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实话实说214

fengyanfengyu 2013-08-21 20:59:49 总第214期 放大 缩小

 

看了《李某某案:法律和舆论的交锋》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前几天在百度贴吧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自称:“我的名字叫做赵天一,现在同学们天天笑话我,怎么办呀!”。且不论这个贴子内容是真是假,李某某案件毫无疑问已经成了当下全民关注的“时尚大片”。但是正如作者说,这种娱乐化的围观背后,是对司法审判的严肃监督。我想,随着网络文化不断发展,必然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娱乐化的围观”中来。今天是围观李某某案,明天也许就是陈某某案、赵某某案。司法审判机关必须习惯于网络时代的这种不严肃的甚至娱乐化的监督方式。我们也必须明白一点:娱乐化的监督也是监督,网络民意也是民意。也许围绕着李某某案有各种的谣言、有各种的猜测,甚至口水仗,但这正是网络时代的新型监督形式,必须重视。

——上海读者 李颜

《权贵和“大师”,谁消费了谁》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少“大师”。几千年来,受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向来对于“世外高人”有着一种莫名的情节。姜子牙、鬼谷子、诸葛亮,这些远离“庙堂”之外的世外高人,总是让权贵趋之若鹜,争相拜访。而到了现代,“大师”们不用隐居了,但是仍然要保持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往往需要依靠“空盆来蛇”、“空杯变酒”这种把戏来维持。而“大师”地位的体现,则就又要依靠“合影经济学”了。就像作者说的,如果来访者对大师的神功和法力稍微露出什么质疑,王林就会指着与这些高官的合影说,“他们是吃素的吗?我假的了吗?”神秘感加上“合影”制造的地位,这大概就是一个“大师”的速成之路了。不得不让人感慨,大师简直比钢铁更容易炼成。

——西安读者 赵爱丽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