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

shehuiguangjiao 2013-08-21 20:55:01 本刊特约撰稿人 徐冰/文 总第214期 放大 缩小

 

“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这个话题在近期居然争论得火热。一个原本常识性的东西,竟然引发如此之大的谈论兴致,大体凸显了两个问题:其一,社会的言说环境必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否则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哪里有什么争论的价值;其二,就当下的中国而言,这个话题显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很多人来说,它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你却根本绕不过去。

马云和柳传志

事情的起因缘于柳传志。今年6月份,在一个企业家的小范围聚会上,柳传志说了这么一段话:“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

柳传志在中国被称为是“企业家教父”,他的这番话虽然一开始是在内部小范围内所言,但却被发布到了“正合岛”上。而这个“岛”,是一个有2000多位企业家的社交网站,几乎聚集了当前中国所有的明星式企业家。很自然,柳传志的话立刻就引起了剧烈争议,并被概括为“在商言商”“不谈政治”由“岛内”扩散到“岛外”,由一个原本带有私密性质的表态,蔓延为一个近似公共的话题。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其中最为激烈的,当属女企业家王瑛,她因柳传志的这番话愤然退出了“正合岛”。

到目前为止,围绕柳传志的“在商言商”“不谈政治”的争论,虽带有公共议题的色彩,却仍然主要局限在企业家以及知识分子阶层,并没有发展为一个社会性的公共事件。实际上,在中国目前更为社会化的几大门户网站上,很少见到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人们对此争论的了解,更多是通过微信这个更为圈子化的工具。

柳传志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从现有的信息中尚难揣测。但是很快另一个事件,则对“在商言商”“不谈政治”加上了让人想象的注脚,而这一次,则是马云。

马云5月30日接受了《南华早报》的专访,这个专访于7月13日刊登于《南华早报》中文网。其中,在关于企业要做最正确的决定时,马云居然谈到了“六四”这样的“敏感词”。随后,阿里巴巴集团以及专访的记者都发声明表示“错版中颇多语焉不详”,但《南华早报》编辑部也发布声明,“对该报道的真实性确信不疑”。

柳传志和马云,一个“不谈政治”,一个却是“谈政治”,由此,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变成一场没有多少理论水准,反而颇多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争论。

企业家谈政治的权利和义务

从表面的逻辑来说,“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这样的话题,浅白得近乎无聊。作为个人来讲,一个企业家是否“在商言商”“不谈政治”,本质上是他的个人权利,外人无缘置喙。而出于企业现实利益考量,企业家尤其是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家,却应谨慎言行,以免因自己出言不慎而对企业带来无法预计的冲击。

在随后的争论中,上述对于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的认识,好像占据了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舆论对于企业家的政治站队,还是抱持宽容的态度。

毕竟,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社会责任,但他们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做好,只有把企业做好,才能对股东、对自己、对消费者有所交代,并进而对社会有所贡献。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一大成果,就是涌现了一大批联想这样的企业,涌现了一大批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企业以及中国的现实。如果我们不刻意回避这样的现实,我们就能够理解而不是去片面解读柳传志的“在商言商”“不谈政治”。

因此,企业家是否谈政治、该不该谈政治,是其权利而不是义务。

但是这样的看法,显然也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甚至,上述看似占据主流的认识,也未必真正契合公众的态度。毕竟,目前在网上能够很容易就看到的观点,就是这么一个“主流”认识,而其他的“非主流”认识,却很难传达出来。

共识网的一个小调查,就很形象地展示了“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的不同观点。这个调查共分四个选项,截至笔者翻阅之时,共有1311张投票,其分布是这样的:一、企业家的天职就是赚钱,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45票,占比3%;二、中国的政治太复杂,企业家应该远离政治,否则容易身败名裂。122票,占比9%;三、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政治,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522票,占比39%;四、良好的商业环境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公正的法律环境。621票,占比47%。

看到共识网的调查结果,是否还会认为谈不谈政治,是企业家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呢?当然,共识网的价值取向,使得其读者大都持有相近的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调查也存在问题。但是,针对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的争议,真实的情况显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么单纯。在一定意义上,所谓的个人权利之说,已经脱离于现实。或言,在当前这样社会失范的时代,以个人权利去应对是否谈政治,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和稀泥。

当前对企业家的期待

在许多人眼中,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寻常之人,他们因为成功而占据并且能够动用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社会资源,他们因为成功而成为社会以及个人的标杆。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权利的确不能完全涵盖成功企业家的全部,社会对成功企业家寄予了厚望。即便这种厚望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企业家的承受能力,甚至还带有一定的道德绑架成分,但是这确是真正的现实,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成功企业家看不到乃至刻意无视这样的现实,只能说这样的企业家有意狭隘抑或自私。

因此,柳传志的“在商言商”“不谈政治”之所以引发争议,实质在于他让对他充满期望的人们感到了失望,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公众当然有对企业家要求过多的偏颇,但公众更多的还是对于企业家的宽容。正如“退岛”的王瑛所表示的那样,柳传志可以不说话,但他不应该“以其影响力说这种话”。假如说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家应该谨慎言行,而非“以其影响力说这种话”,是否也属于不谨慎的言行?

我个人赞同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以及如何谈政治,本质上是其个人的权利,尤其在当前的情况下,不能强人所难。但是我也主张,在强调个人权利的时候,应该有最终的底线。坦率地说,柳传志让我失望了,而马云,更让我失望。

从另一个角度,柳传志的“不谈政治”,何尝不也是一种“谈政治”?政治无孔不入于我们这个社会,无孔不入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并且是强烈的影响,正所谓你不谈政治,政治却要谈你。如此,每一个人其实都在政治化生存,大企业、明星企业家尤其如此。

尽管有些失望,但希望却也并未消失。我们没有身处柳传志所身处的位置,很难准确把握他的所思所感所决定的他们自己的选择。从积极的角度,我更愿意相信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的看法:“他不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人,不是对当下热议问题没看法,一个没有看法的人怎么会这么有主见,但是他怎么去表达,怎么去实现这个看法,要谨慎的选择。这不是犬儒主义,因为企业家身上还背负着一些其他人没有的重要职责。”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