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维稳旧思维损耗政府公信力

tebiebaodao 2013-06-15 21:30:26 刘文宁 李文/文 总第206期 放大 缩小

女子“自主高坠身亡”因一个不靠谱的传言而招致近百人聚集;“一闹就停”的PX魔咒再次在昆明上演;复旦学子投毒案牵出19年未解悬案——梳理近日北京京温女子跳楼事件、昆明PX项目遭市民散步抵制、朱令被投毒案,检点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得与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解决新问题需要新办法,维稳旧思维损耗政府公信力。

风起于青萍之末:

击退传言在信息公开

5月3日,安徽籍一女子在北京京温服装商城内坠楼身亡,网上出现传言,“被7名保安强奸,警方拒不立案”。5月8日,近百名外地来京人员在京温商城前聚集。后警方公布事发录像,排除中毒、性侵害和他杀可能,认定“系自主高坠身亡”,事态平息。

一起普通的自杀事件被一条传言演绎、妖魔化成惊天冤案,传言激活、激化警民对立情绪以及弱势群体不信任警方的社会心态。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在《不信任砌成中国墙》一文中说,中国没有“柏林墙”,但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墙”却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

老百姓成了“老不信”,甚至于公众宁肯相信未成年的孩子,也不相信一级政府部门。北京一名11岁的小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做了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测试,在随机选择的14种鲜蘑中发现有13种经过漂白处理。而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所做的调查称,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蘑菇97%未检出漂白剂,可以安全食用。而一项对1100多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相信小学生的检测结果,只有8个人说他们对政府部门的检测有信心。

毫不夸张地说,目前中国的政府公信力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获取社会成员对于政权所维护的政治秩序、政府决策及其所倡导的价值给予承认、遵从、维护和支持的一种能力。它不仅关系到政府影响力和权威性,也直接决定着其执行力的强弱。有调查表明,在中国,中央政府的公信力最高,省级次之,地级再次,县级最差。

法律界有句名言,正义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击退传言、化解纷争的利器是对相关信息的主动公开、迅速公开和全面公开,即符合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所说的处理公共危机的“三T”原则:“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all”(提供全部情况)。而政府遇事企图对有关信息加以掩盖、隐瞒和拖延,属于维稳旧思维,容易导致公信力丧失。而政府一旦丧失了公信力,即使后来向社会公告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公众依然会猜测不已。

捂不住就拖:

应对失倨之举

怕家丑外扬,怕影响社会稳定,有的地方对突发事件瞒报不报。天津莱德商厦大火、什邡事件、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都是因为政府封锁信息、媒体失语、公众失明,导致事态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与维稳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捂不住、瞒不了,有些官员就企图躲和拖,不表态,不回应,期盼避过风头,等待新闻后浪推前浪、前浪淹没在公众视线外,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网络上有个说法,“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因为动车,赖昌星只火了半天。”

可如今媒体越来越长记性,对“烂尾新闻”穷追不舍。朱令案可谓一个例证。4月16日,媒体报道复旦投毒案,有人联系到类似的19年前清华投毒案,并追问为何至今悬案未破,受害人朱令因中毒而彻底改变的生活轨迹,刺痛着公众的神经。没几天,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新闻热点转移,对朱令案的追问淡褪。但“五一”过后,追问声再起。终于,5月8日警方出来回应称,由于“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灭失”、“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等原因,最终导致朱令案“无法侦破”。

不透明是“阴谋论”的温床。在朱令案中,因为缺乏权威信息,围绕着扑朔迷离的案情,真假难辨的种种内幕,各种罪行的严厉质控,“舆论审判”的偏激情绪,“权大于法”的揣测推断,令公众越来越焦灼,也透支了人们对司法的信心。“朱令案”也许会让“拖派”的心计落空。19年前投毒案,今天网友还记得清清楚楚。应了那句老话,“老鼠药放在灶台上,早晚是事”。

七年前发布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理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迅速+精准+诚恳”,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的“六字秘诀”。

迅速:即回应速度要快,不能因害怕“言多必失”而回避矛盾、“沉默是金”。一旦反应迟缓,真相还在提鞋子,谣言已跑上大街了。即使事件发生之初,真相并未水落石出,可以了解多少公布多少,持续跟进,不给谣言滋生的空隙。在“两个舆论场”——以党报、电视台、都市报等传统媒体为主的主流舆论场;QQ、微博、论坛、社区等以互联网传播为主的民间舆论场——同时出击。利用手机短信、户外显示屏、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介公布信息,让真实信息迅速占领所有空间,避免谣言的滋生和传播。

精准:即回应质疑要有针对性,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打太极”、南辕北辙、左腾右挪,回应内容“零信息”、“负信息”。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政府怎么处置?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如果是人祸,责任人是谁、如何处理责任人?针对公众的质疑,要以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事实、确凿的证据,有理有据地逐一回应。不要陷入“习惯性否认”,即每有负面新闻,不做调查,第一时间张嘴否认,最终结果是否认的“真相”获得了官方承认。

去年12月6日,《财经》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举报刘铁男涉嫌违纪,数小时后,刘铁男供职的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罗昌平所言“纯属污蔑造谣”,“正在报案、报警”。5个月之后,刘铁男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当初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的乌龙回应被指“家奴”所为,令政府部门蒙羞,此类教训实在应该认真汲取。

诚恳:即不要居高临下,不要低估网民的智商,不要为了推卸责任而打埋伏、掩耳盗铃、躲躲闪闪,不要把公众质疑视为“成心捣乱挑刺”。结论性的“自证清白”、封闭式的“欲说还休”,很难取信于民,反而可能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导致信任缺失、矛盾激化。对于工作失职失误,要勇于认错,及时从严从重处理相关责任人。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建议:面对负面新闻,官员应快讲事实、多表态度、慎讲原因。

尊重公民权益:

解毒的良药

突发公共事件大多与公民权益保障缺失有关,如因工资、福利、补贴、低保未满足心愿而对政策不满;对官员腐败、执法不公不满;对征地、拆迁、陪偿不满;农民负担过重;农村中因争夺山林、矿山、水源、草地而产生的纠纷;环境污染等。

时下中国正进入“环境敏感期”,环境污染成为继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之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第三驾马车”。

5月4日,昆明市民聚集在昆明市中心的南屏广场,抗议即将在昆明安宁新建的炼油项目,因为公众担心这一重化工项目特别是其下游产品PX项目会严重危害当地环境及百姓健康。昆明市政府于3月底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项目经过最严格审查审核,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但“只见调查结果、不见调查过程细节”的回应并未释疑。5月10日,昆明市市长承诺,对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副产品配套项目,“大多数群众说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上;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

要么“一闹就停”,要么“迁址复出”,在昆明之前,这种故事在厦门、宁波、大连等地重复上演。PX项目成了高敏感符号,所到之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先是政府决策秘而不宣,后是公众在习惯性恐惧中反对,散步抵制,最后,政府在压力下不得不放弃。每一次拉锯,官民关系都会受到一次伤害,都会进一步强化对PX项目的刻板恐惧。公众的敏感和恐惧是公众对政府信息历史欠账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隔着一层“无知之幕”,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坏消息。尽管专家开始为PX袪魅,解释PX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其毒性和汽油同一等级,其生产、运输、贮存的技术也相当成熟,如美国休斯敦PX工厂距城区仅1.2公里,日本横滨PX工厂与居民区只一路之隔,但中国大多数公众缺乏对PX相关信息的了解,缺乏对企业和地方环保承诺的信任,容易对PX项目“有罪推定”,催生恐慌心理甚至各种风波。

人道,民主,法治,科学,廉洁,文明,服务,效能,改革、创新,是现代社会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十大要素。其中,“人道”指政府要以人为本,珍惜人的生命,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民主”指政府按照民主原则和程序行事,“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它们对建设、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作用举足轻重。

公众视PX项目为“洪水猛兽”,根本一点,是对自身权益缺乏保障的焦虑。“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改变缺油少气历史”,“改善国计民生”——对于政府言之凿凿的PX项目的重要意义,公众并不买账。在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时,让百姓“顾全大局”、“着眼长远”之类的说辞,只会得到一片“嘘”声。公众担心:事先不跟我们协商,是不是地方官想借这个项目出政绩,而拿我们的健康当儿戏?即使地方政府有心借此提振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可如果处理不好项目与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难免会出力不讨好,政府公信力也大大受损。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好政治没有捷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众的质疑,关键是用公开求得公信,用对话取代对立,用尊重民意避免漠视舆论,改变封闭的“政府+企业家+专家”的精英决策模式,让公众通过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参与重在民生项目的前期决策,尽可能降低对公众生活的干扰和影响,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阻力。

两年前,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由“治安”改为“管理”,两字之差,预示社会治理由过去单一强力控制向社会综合协调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的协调,以及背后的多元化利益诉求。

检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管治旧思维,突破老百姓成“老不信”的窠臼,重建政府公信力,任重而道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