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走向未来

liaowangzhisheng 2013-04-22 17:49:23 总第202期 放大 缩小

 

我结束了长达一月的美国旅行回到北京。我在想,如果中国走向未来会是怎样的情景。我采访的人中,从在中国有数百万股票的投资人,到给奥巴马政府提供中美关系建议的人,都对中国持负面的态度,同时也对新任的中国领导人扭转局势、进行改革开放抱有很高期望。

新任领导人习近平处境,和在第一个任期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很相似。国内对习近平的期望非常高,以至于就算他做得还不错,也可能让人感到失望。人们从一些改变中看到了希望,比如,习的说话方式和人事任命。

新任外交部长王毅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是前驻日本大使并代表中国参加朝鲜的六方会谈。他还有过处理一触即发的钓鱼岛危机的经验,并帮助中国重新调整中朝关系。

新任财政部长楼继伟,是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门生,在解决中国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会计监管机构的争端上,有丰富的经验和关系。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以及美国企业在华的重要生意。楼继伟曾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令人遗憾的是,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没能成为部长。他曾经批评“不惜一切代价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并试图对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法律制裁。

除此之外,曾经投资中国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曾经对中国改革抱有耐心并相当支持,但现在耐心有些耗尽了。他们指出,中国企业对他们的投资者撒谎,所以,他们现在转向投资欧洲和美国的企业。

现在,所有目光都关注着习近平和新任总理李克强。到目前为止有许多积极的迹象,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都强调要放松管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习近平告诫党内官员要“多思考,多学习”,并专注于实现“中国梦”——就业稳定、教育水平提高、更高收入、更可靠的社保障和医疗条件。李克强说有必要在政府和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政府和民间社会之间,进行“权力分工”。

新一任领导接手过来的中国有大堆不确定性问题。从购买力平价衡量,经合组织(OCED)预计中国会在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可如果想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就必须转变经济驱动增长方式。正如经济学家谢国忠在《财新》杂志上所说:“如果中国继续通过信贷和投资固定资产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一场全面的银行危机将在五年内发生。对新政府来说,治标不治本不是个可行的选择。改革关乎存亡,没有选择。”

去年12月,习近平在“南方视察”之旅中,发出深化改革开放的 “动员令”。根据中国独立记者高于(音译)分析,习近平号召a追求“中国梦”,是为政治改革设下一条底线。他谈到苏联解体时认为,苏联共产党的衰落是因为“没有人可以站出来并坚持”。这话清楚地表明习近平不希望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也不会进行危及政权的改革。习近平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和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正如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在90年前告诉学生的那样:“看中国进化的情形,有两种很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回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羼杂。然而就并不进化么?那也不然,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