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习近平重提延安“窑洞对”的历史背景

liaowangzhisheng 2013-04-22 17:46:19 王铁群/文 总第202期 放大 缩小

 

2012年12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走访各民主党派。在民建中央,他强调当年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要理解习近平强调历史周期律的意义,就需要了解中共在延安时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民主思想。

中共中央从1937年1月进驻延安,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共10年时间。在这10年中,中共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为主阵地,大力抨击国民党的“训政”,努力传播民主的价值和正义性,形成了丰富系统的民主思想。

“选举权是一个民主国家的人民所必须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

《新华日报》发表的很多文章都强调,定期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是民主国家的根本标准。

1944年2月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论选举权》,文章指出:“选举权是一个民主国家的人民所必须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如果人民没有选举权,不能选举官吏和代议士,则这个国家决不是民主国家……凡是真正的民主国家,就必须让人民享有选举权。”文章指出,选举必须是真正的普选制,而不能预先规定什么资格条件,“不仅不应该以资产多寡、地位高下、权力大小为标准,而且也不该以学问优劣、知识多少为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能不能代表人民的意思和利害,是不是为人民所拥护,因而也就只有让人民自己去选择。”相反,“如果事先限定一种被选举的资格,甚或由官方提出一定的候选人,那么纵使选举权没有被限制,也不过把选民做投票的工具罢了。”

之所以强调选举是民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基于主权在民原则。主权在民,意即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国民全体,全体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立法和行政等机关来行使主权。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民主的正轨:毫无保留条件地还政于民》,文章解释了主权在民原则:“什么是主权在民?依照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是人民对政府有选举权和罢免权,对政制法律有创制和复决之权……因此,建设一个国家的民主,第一个标志,第一个步骤,就是把上述四权交给人民,不作一丝一毫的保留。”文章强调:“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不是正轨,只能算是变态,就不是民主国家。”《新华日报》强调“民主的才是合法的”,只有民主选举的政权才能代表人民行使主权,而通过暴力手段或假民主产生的政权,不仅不代表国家主权,反而是国家主权的侵害者。

中国共产党的媒体强调民主选举、主权在民,成为赢得民众、反对国民党“训政”的锐利武器。

“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美国民主,认为美国民主是民主的“活广告”,它为中国做了民主“示范”,是中国民主的“先驱”。

毛泽东十分推崇美国民主,他要求“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士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他应当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谈论民主。美国官员应当对中国官员谈论民主。”他强调中国人欢迎美国对中国施加民主影响:“我们并不害怕民主的美国影响,我们欢迎它。”

《新华日报》大张旗鼓地介绍和宣传美国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

每逢7月4日美国国庆日,《新华日报》都要发表文章纪念。

1943年7月4日《新华日报》发表《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文章赞颂民主的美国:“167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斐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

1945年7月4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象征民主自由的日子》。社论评论说:“今天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这是一个自由和民主的象征的日子,这是一个由人民的力量在世界上建立第一个共和国的日子。”文章指出:“从美国的革命历史,从美国人民爱好民主自由的传统精神,从美国人民的真正利益,我们深信美国将继续罗斯福的民主政策,不会忽视世界各处,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声音,人民的要求。”

每逢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的诞生日,《新华日报》也发表文章纪念。1945年4月13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纪念杰斐逊先生》,文章指出:杰斐逊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和倡导的《权利法案》,已经成为民主世界的基本价值观:“人有天赋的人权,人的自由与尊严不该为不正势力所侵犯与亵渎,人民是政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这从18世纪以来,应该早已经是全人类共知公认的常识了。可是,在今天,在20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还有根本不承认人民权利的法西斯蒂,还有企图用不正暴力来强使人民屈服的暴君魔鬼,还有想用一切丑恶卑劣的方法来箝制人民自由、剥夺人民权利的‘法规’,‘条例’,‘体制’;还有想用‘民主’的外衣来掩藏法西斯本体的魔术家和骗子,那么我们在今天这个民主先锋的诞生的日子,就格外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也就格外觉得杰斐逊先生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了。”

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宣传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顺应了世界民主大潮的,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要建立的是“自由民主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重要的国情是缺乏民主。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在答中外记者团时指出:“中国是有缺点,而且是很大的缺点,这种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周恩来也强调中国没有民主,1944年,他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上说,孙中山“遗嘱中说,国民革命的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我们知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外独立,对内民主。可是孙先生已经逝世19年了,这个目的,还没达到……民国本是应该实行民主的,但国民党执政已经18年了,至今还没实行民主。这不能不说是国家最大的损失。”

中国共产党强调,党和军队要牢记实现民主的任务。1941年1月30日《新中华报》发文指出:“我们革命,为的是推翻那不是民主的政府。”“革命的目的,是为老百姓求自由。”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及其军队“永远不会忘记革命的任务是争取中国的独立自主与人民的民主自由”,因此,“凡是八路军、新四军所到之区域,只要可能的话,就不能不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45年7月初,毛泽东在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窑洞对”时指出,中共已经找到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毛泽东还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将来要建立的国家是“自由民主的中国”。他在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刊登的《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中,解释“自由民主的中国”的内涵:“‘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他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可见,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自由民主的中国”,是普选产生的,是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的三民主义为原则的,以罗斯福的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为特征的新中国,她包容了今天所说的民主的一切“普世价值”!

“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

中国共产党对独裁专制深恶痛绝。1940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讲话,痛斥一党专制:“许多国家都挂起了共和国的招牌,实际上却是一点民主也没有。中国现在的顽固派,正是这样。他们口里的宪政,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是在挂宪政的羊头,卖一党专政的狗肉。”

1941年10月28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结束一党治国才有民主可言》,文章强调:“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文章指出,只有多党竞争,党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有人说,国民党有功民国,不可结束党治,使之削弱。不知国民党今日的弱点,都是在独揽政权之下形成的。当其他党派起来竞争时,国民党只有更加奋勉、添加新血液、振起新精神,日趋进步。因此结束党治,不会使国民党削弱,只会使它加强起来。”

1945年1月28日《新华日报》发表友谷的文章《是不是代用品呢?》,文章指出,一党专政下的所谓国会和舆论是“代用品”:“法西斯国家中也有国会,有舆论,但国会和舆论都在法西斯的统治包办之下——是代用品!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作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

刘少奇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发出的庄严的历史承诺:“有人说: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污蔑。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

《新华日报》还以“一党独裁,遍地是灾”为题发表社论,明确表示:共产党绝不搞一党专制。

“通讯与言论自由,乃是民主自由的基本要素”

言论出版自由是基本的人权,是民主的基本内容。《新华日报》发表了大量文章,抨击国民党政府对媒体的管制,痛切呼吁新闻自由。

1945年3月31日《新华日报》发表《新闻自由——民主的基础》,文章指出:“统制思想,以求安于一尊;箝制言论,以使莫敢予毒,这是中国过去专制时代的愚民政策,这是欧洲中古黑暗时代的现象,这是法西斯主义的办法。”文章指出:“新闻自由,是民主的标帜;没有新闻自由,便没有真正的民主”、“一个国家,如果其所统治的人民没有起码的说话自由,则其统治必属独裁。而以现时术语称之,则为法西斯的专制,断乎不能是民主。所以争取言论和通讯的自由正就是争取民主的先着”。

1945年9月1日《新华日报》发表时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九一”记者节所感》。文章说:“今天是什么日子?不是束缚人民言论自由的法西斯虐政业已打倒、四大自由列为宪草?不是戈培尔已经在播音机前面死掉了?”但在中国,“有消息不能报导,有意见不能发表,每天做应声虫,发公式稿,替人圆谎……把中国新闻事业的声誉和地位作践无余;而使我们羞惭的是在这么长的年月中,中国新闻记者竟默认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不仅不能用集体的力量来打碎这种铐在手上的链子,挣脱缚在喉间的绳索,居然有不少自称新闻记者的人为这种制度辩护,用国情不同之类的话来替这种制度开脱,甚至有人由新闻记者摇身一变而为检查官,用剪刀和红墨水来强奸人民的公意。”

1946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陆定一的文章:《报纸应革除专制主义者不许人民说话和造谣欺骗人民的歪风》。

文章说,现代报纸是为民众提供真实消息的媒介。然而“专制主义者不要人民聪明懂事,只要人民蠢如鹿豕……戈培尔的原则,就是把所有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等完全统制起来,一致造谣,使人民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全是法西斯的谣言,毫无例外。到了戈培尔手里,报纸发生了与其原意相反的变化,谣言代替了真实的消息,人民看了这种报纸,不但不会聪明起来,而且反会越来越湖涂。看德国,不是有成千成万人替希特勒去当炮灰么。”所以,专制媒体“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对于国家民族,是一种毒药,是杀人不见血的钢刀。”

中共对新闻自由的这些阐述振聋发聩,对今天的媒体传播业具有巨大警世作用。

中共媒体还批驳了“素质论”、“民主动乱论”、“稳定压倒一切论”等反对民主的种种借口,并在边区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民主选举和建立“三三制”政权的民主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民主思想和实践,赢得中国大多数人的拥护,他们跟着共产党,向着自由,迎接民主的新中国,终于在1949年把共产党举到了执政的地位上。

今天,习近平重申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对话,就是鞭策和警示中国共产党人要兑现民主诺言、走民主之路,实现中共早在“二大”就制定的民主纲领,把中国建成“真正民主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

(作者系河北大学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