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大部制改革时机并不成熟

tebiebaodao 2013-04-02 11:05:42 ■汪玉凯/文 总第200期 放大 缩小

 

在改革的推进策略方面,本轮大部制改革体现出稳步推进、循序渐进的策略。之所以如此,在笔者看来,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从目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改革的整体局面看,显然大规模进行大部制改革的时机并不成熟。

首先,中国正在经历着十年大换届的过程之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想对国务院组织架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即使勉强调整了,问题也会很多。因此,目前只能针对政府管理面临的一些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进行适当调整,尽量减少由于政府组织结构不合理对公共治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很显然,本轮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实施,距国务院组织结构优化的定型目标,尚有较大距离,也就是说,这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其次,相对定型的国务院大部制的科学结构,需要有一个好的顶层设计,以及各方面的共识。如果没有这样一些条件,就会加大改革的盲目性。显然,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形成广泛共识,都是需要时间的。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酝酿讨论,是很难达成这样共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部制改革不应该是神秘的改革,而是要相对透明和公开,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才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少付成本。

第三,最可能成功的改革策略是,在国家十年换届完成之后,在经过几年的实践,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比较集中的调整一次,对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大部门进行幅度较大的调整,并和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的调整整体考虑,然后使之逐步法定化,相对稳定。同时,还要对今后调整政府组成部门的权限严格限制,设立相应的程序,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政府核心组织架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可以避免领导人个人的随意性。而对于政府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以及议事协调机构,要进行必要的功能调整,可以考虑把直属机构更多地改造为执行机构,实现决策和执行的相对分离,并给予政府首脑较大的选择和调整权限。至于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相对定型的理想数量,笔者认为以20个左右为宜。与此同时,要对大部门的主要领导人的选拔上,尽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性任命。至于地方的大部门制,应当给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有比较大的灵活性,从根本上打破中国长期形成的机构上下必须对口的传统思维。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