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细节、变化与中国未来

tebiebaodao 2013-03-31 17:20:12 王冲/文 总第187期 放大 缩小

11月15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至此,这场举世瞩目的大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会议期间,国际传媒、港澳台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和剖析,从报道中的细节和关注点,可以看出各国对中国局势的判断和对新一代领导人的期待。

细节里的十八大

十八大,除了庄严肃穆之外,也有诸多令人回味的细节,为媒体所津津乐道。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版图的缩影,大陆31省市区加港澳台,统统都有厅,然而各厅分布并非照版图位置排列,这可苦了媒体。11月9日一天开放25个省市区代表团让媒体采访,记者们在大会堂内赶场,“五小时逛完大半中国”。

台湾《联合报》感叹道,人民大会堂内,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北京怎么走”;刚从大会堂上海厅出来就有人问:“新疆怎么走?”

人民大会堂宏伟得宛如迷宫,尽管服务员知晓位置,但“先直走上二楼,再右拐直走”等抽象性话语,还是“迷”倒许多记者。

人民大会堂的设置让人迷路,可官员的衣着却没那么复杂,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分析家曾锐生说:“他们几乎穿着一模一样的深色西装,头发也是清一色乌黑,很难将他们区分开来。”

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11日刊文称,西装并非中国领导人的一贯选择。在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毛泽东穿的是“毛式中山装”。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开始改穿与世界其他地区领导人一样的服装。

《海峡时报》注意到,着装也许会不断改变,但黑发却是中国领导人不变的特征。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在执政几年后头发多少会变得灰白。非黑即白,中国政治人物不会追求其他的头发颜色。

当然,代表们对微博的热情,海外媒体也没错过。

美联社报道说,中共官员正以史无前例的热情拥抱社交媒体。2000多名与会代表中,许多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崛起和十八大报告致以溢美之词。一些代表还将手机拍摄的照片发到微博上,有天安门广场上微笑的代表,还有精心装饰的人民大会堂。

香港大学中国传媒项目研究员班志远告诉美联社,中国官员意识到,在传播性极强的网络环境里,单纯的禁止或干预新闻报道已不再有效。控制信息传播反而会助长网络谣言。

从代表的变化看进步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说,出席会议的农民工代表有26人,比5年前增加了不少。

在广东省代表团的会议上,农民工代表闫文静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一天所作政治报告的内容表示赞赏。她说:“报告提出要让农民工的孩子平等地接受教育,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她介绍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待遇上存在的差异,呼吁加以改进。

中国的农民工人数在逐年增加,去年达到2.5亿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报道认为,农民工代表人数的增加体现出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宗旨。

农民工代表的增加,没有民营企业家代表那么明显。参与中共十八大的民企代表人数,从10年前十六大的7人,增至今年十八大的34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经选举产生的2270名十八大代表中,共有145名企业负责人代表,其中69人来自国有企业、42人来自银行金融系统、34人来自民营企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民企代表人数增加显示中共高度重视及认可民营经济,从而让更多民营企业家有机会参与党的最高决策过程。

改革与路线之辩

十八大,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下一步何处去,也是各国媒体关注和辩论的重点。

《福布斯》杂志认为,实现还权于民,最重要的是将民众的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份颇具影响力的美国财经杂志认为,中国正逐渐让民众在政府政策的制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报道同时指出,平稳安定的生活是中国人民普遍的诉求,而实现这一诉求最主要的是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30年里,人民比以往更为富有,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2012年出现的几起民众对环境恶化事件的抗议,就是人们对经济发展不能牺牲民众及环境利益态度的最好诠释。

发展的路上,腐败不能忽视。

美国之音发表文章提出疑问,中国民众对腐败极为不满,新领导层如何对应。报道援引社会学家王丰说:“我觉得,下一代领导人,他们必须来真正地落实这些大胆的改革。”

俄罗斯之声也关注这个话题。该网站认为,新一代领导人应当在司法改革、社会与政府间反馈机制上采取更大胆的步骤。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也这样认为。不过这位俄罗斯专家同时指出,改革将是循序渐进的,不值得期待会有一个迅速的改变,更不能指望会采取西方自由民主模式。

安德烈•卡尔涅耶夫不认同西方政治学家们的意见,后者认为民主化将削弱党对社会发展的监控。相反这位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高层似乎十分清楚,社会政治机构、国家和社会依存关系机制的改革要求政党进行实时监控,也许甚至要比最近20年经济改革期间控制得更严格。一方面,这可限制政治改革的范围,因为党的领导原则本身不能遭到质疑。另一方面,在习惯了的范围行动,更容易避免动荡。类似的改革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党的自身状况。$nextpage$

韩国《朝鲜日报》则关注未来十年中国如何解决分配问题。

文章认为,中国下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的10年里,中国政府前5年会保持8%以上的增长率,后5年会保持6%至7%的增长率。

文章判断,中国下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会更加重视分配。这是因为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非常严峻,仅仅依靠最低工资制度和税收调整政策难以解决。而中国分配问题的本质就是将国企财富变为民间财富,即国富转为民富。要想改革国有企业实现民营化,必须让掌握国有企业的既得权势力放弃权利。但这可能会削弱政府的权力,因此,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并非易事。

美国玛利华盛顿大学教授勒鲁沙(Larus)表示,大陆的城乡、贫富差距都在扩大,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情况比1984年还严重。勒鲁沙也说,大陆的人口红利下降、社会医疗保险严重不足、国营企业垄断等都是严重问题。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胡胜正表示,“时间会告诉我们,中国能否持续经济发展,将取决于政府能否克服这些问题及挑战。”

对于中国未来的走向,日本《外交学者》杂志问道,新加坡值得学习吗?

中国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的讲师宋雄伟对《外交学者》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已连续赢得大选而且掌权很长时间,却能够确保党的高效、廉洁和活力,令新加坡实现经济上的腾飞。”

中国目前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在摆脱这种陷阱的方法中,减少政府对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干涉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新加坡有效地解决了国内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方法是建立一个优秀的教育体系以培养未来的领导人并采取措施杜绝腐败。对中国领导人而言,新加坡成功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这是真正值得学习的地方。

国际社会对新加坡模式也颇有微词。《悉尼先驱晨报》的国际版主编彼得•哈尔彻说,新加坡对政治、媒体和居住的管制展示了“一种半集权主义和半自由民主的体制”。

香港《文汇报》认为,十八大后中国政改将“积极”和“稳妥”寻找平衡点。

在今日之中国,政改已经到了不推进不行的地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遭遇的几乎所有深层次问题,最后,矛头都指向政治体制。如果不推进政改,其他成果要统统被吞噬掉。

在中国这个社会矛盾比较复杂、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大国推进政改,必须把握好两个“度”。一个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政治改革的承受程度”,一个是“民众对不进行政治改革的容忍程度”。

从这一点来看,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不仅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更把中共反腐倡廉建设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和引导了最广泛的正确方向。

中国在世界的坐标

十八大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国内。

加拿大新闻网站报道说,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总裁胡元豹说:“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会对全世界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加拿大也会受到影响。”

分析家说,对加拿大而言,最好的展望是中国新领导层实行将把中国置于牢固基础之上的改革,同时继续促进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

美国和中国先后产生新的领导人,中美同一时间换届,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据奥地利《小报》认为,中国是矛盾的世界大国。

中国激起了希望和恐惧、钦佩和同情、亲切和反感。新一届领导人希望把这个国家建设成与美国势均力敌的世界大国。北京将如何实现这个角色仍不明确。

短短几天内,两个世界大国选出新一届领导人。两种选举方式很不相同,但中美总把目光投向对方。美国人将中国看成主要对手,正威胁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中国人则把美国视为自己崛起的标杆。早在毛时代就提出至少要与美国“平等”。“第五代领导人”将在未来10年执政中国,实现这个目标将成为可能。

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也怀着复杂心情。过去30年来这个国家经历了蓬勃发展,数亿人脱贫。但进步也付出了代价。有人发问,中国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新领导人承诺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实行根本性改革,以确保发展道路不会进入“死胡同”。北京还努力创建爱国主义情感,把民众团结在一起。

文章的结论是,中国能否成功,是一个长期问题。中国发展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国界。

加拿大,也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