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吴敬琏:推进改革需要经济学界一起努力

fengyanfengyu 2013-03-27 23:09:36 熊光楷/文 总第191期 放大 缩小

 

1994年10月25日,在薛暮桥从事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60周年之际,刘国光以后学的身份向薛暮桥致敬。同时向薛暮桥致敬的还有当时远在美国斯坦福的吴敬琏。吴敬琏在致敬信中提到,早在1959年准备中宣部召开的全国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讨论会时,自己就曾是薛暮桥的助手。1984年以后,吴敬琏又曾与薛暮桥朝夕相处,共同工作。从吴敬琏致敬信的恳切言辞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老一辈不同年龄经济学人的集体向心力。

对于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吴敬琏说:“我把这一奖励看成对我国经济学家群体对改革作出的贡献的肯定和表彰。”

吴敬琏说,中国经济学的成长道路是不平坦的。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但即使在“左”毒横流、经济科学处境最差的岁月,有科学良知和公民责任感的经济学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吴敬琏还说,改革开放以后,尽管经济学的研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改革的阻力还很大,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也并不分明。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改革靠的是经济学界的集体奋斗。吴敬琏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1990年7月在中共中央召集的会议上,年过八旬的薛暮桥带领刘国光和吴敬琏与主张计划经济取向的经济学家们对垒,“充分显示了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经济学家的集体力量”。

今天,说起吴敬琏,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他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我国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作出的诸多贡献。例如,在我国推动市场取向改革的过程中,他对比较制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的市场经济”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以他为主提出的“整体改革”的主张;他对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规划的研究,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与企业管理研究;他对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要性的研究;他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的诸多建议,等等。可以说,吴敬琏以他的亲身经历,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2003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经济学年会上,吴敬琏提交了一篇题为《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的论文,并以此发表主题演讲。他说,我深深地为中国这20多年来所取得的进步而感到自豪,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我也想与经济学界的朋友们共同回顾改革的历史,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在其中的作用,从而明确我们作为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篇论文后来被刊登在《经济研究》2004年第二期上。2005年,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准备编选一套“中国经改历程”的图书,其中就包括一册吴敬琏的文集。吴敬琏将这篇论文作为压轴之作,放入文集。文集取名《改革的轨迹》。2005年10月,我得到了吴敬琏签名的《改革的轨迹》。

2007年2月8日下午,我应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邀请,就“当前国际政治外交形势”给委员会的专家们作报告。同时受邀的还有吴敬琏,他的报告内容是关于我国的经济问题。吴敬琏本人也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可惜的是,由于我的日程安排较紧,那天作完报告就匆匆离去,没有来得及聆听吴敬琏的报告,对此我深感遗憾。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