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梦”的目标:建成全面小康

tebiebaodao 2013-03-27 22:53:38 ■曹新/文 总第191期 放大 缩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期盼。中共十八大对中国人民郑重承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梦想期盼

什么是小康?我们一直借用了古代所讲的小康的概念。历史上说的“小康”,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小康”与“大同”是中国儒家学派用以描述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礼记•礼运》中的“大同”讲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小康”讲的则是“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系的社会。《孟子》一书中则把当时的小康生活描述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我们一般所讲的“小康”,就是沿用过去广泛流行的关于小康生活的概念,即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比较殷实。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康的涵义和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古代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的形容,发展到对现代意义上的更高生活水平的描述,小康概念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小康生活也具有了新的特征。它既反映了历史的进步,时代的特征,又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和范畴,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结晶和理论创造。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和“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1986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对小康的含义进行了具体解释。此后,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了中国共产党阶段性奋斗目标,中共十二大以后的历次中共代表大会都做了专门阐述,内容不断丰富。最初是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小康,到中共十二大首次使用了“小康”概念,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共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共十八大又一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表明中共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不断完善提高。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小康社会指的是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生活状况或一个历史阶段。从其一般特征来看,它具有阶段性和客观性的特征。所谓阶段性是指小康是在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下的定义,具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所谓客观性是指任何历史阶段的人类生活均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水平,小康水平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阶段。从其现代特征来看,它相当于当代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现代小康水平具有的主要特征是指人均GNP达到中等国家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国家平均生活水平;社会整体水平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以上;社会风尚和道德意识显著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日益充实,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千年梦想和期盼已经日渐成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美好蓝图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描绘了一幅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今后五年,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决战阶段,这一时期至关重要。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蓬勃生机,是与中共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分不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必须突出科学发展主题,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始终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民主法治更加健全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之一。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人民扩大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努力做到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保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实现。

(三)文化建设大大加强

“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将日趋旺盛,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这个新要求,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民具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人民的生活水平来看,要使人民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物质文化生活有更大改善;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增加城乡居民居住面积,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满足居民精神消费需求;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人民安居乐业得到保障,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真正小康”。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发展不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要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节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社会,是人与自然相和谐、持久永续发展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立生产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动力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清晰的行动指南,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

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和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注重数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通过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不仅要注重经济总量的扩张,而且要注重经济结构及运行质量;不仅要注重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且更要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要求。

(二)改革开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改革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的必要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必须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开放,以改革促稳定,以改革促和谐。必须坚持改革方向,增强改革动力,推进改革深化,统筹改革全局,协调改革利益,共享改革成果。改革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为开放创造条件,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一句话,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始终不渝地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作者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