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舆论为什么嘲弄“公知”

liaowangzhisheng 2013-03-23 21:53:56 林晓珊/文 总第193期 放大 缩小

  在一个急剧变迁的时代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恰如刚刚走下神坛的公共知识分子,从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到沦为娱乐的谈资不过是短短数年时间。时下,“公知”一词已经同“小姐”、“同志”等词汇一样被贴上了新的标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一个正义凛然的形象沦为街头巷尾的笑料,“公知”可算是近年来遭受污名化最为典范的案例。一时间,“公知”中的“公共”俩字丧失了其应有的本意。

  这并不是一个反智的时代,然而舆论对“公知”一词的嘲弄与攻击,实际上折射出了人们对当前社会的普遍焦虑。从古至今,人们对知识分子的角色和担当都有一种神圣的期待,人们把知识分子看作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道德底线的守护者。尤其是在礼崩乐坏的年代,知识分子就像是社会的守夜人一样,守护着那份良知,并时刻保持着对破坏社会公共利益的警惕。事实上,知识分子身上那种最可贵的精神气质就在于他“公共性”的情怀,在一个什么都与私人利益挂钩的年代,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一颗能够关怀公共福祉的美丽心灵。

  “公共性”是一个具有多层内涵的概念,它一直以来都是中外政治哲学中的热门议题,然而,公共性却是在现代性的视阈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现代性的过程中,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得到不断的彰显。但人们很快发现,一方面,作为人的重要一部分的公共生活却日渐衰弱,如在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无不在诉说着公共领域的萎缩;另一方面,个人生活却依然时常遭遇到公共权力的干扰与破坏的困境。说到底,公共性的问题就是在现代性的过程中公共生活如何可能的问题。而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恰恰就体现在对公共生活的持续关注上,在如何协调私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私人生活被侵扰的困境以及如何预防公共生活的日益衰弱等一系列问题上,知识分子应始终对其保持敏锐的批判立场。

  因而,当媒体不失时机地数落“公知”的宗宗罪恶时,我们不要忘记了,找回知识分子业已失落的公共性,重塑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去掉加在“公知”上面的引号,重新为公共知识分子正名才是守护社会良知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很显然,不是所有会读书识字的人都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也不是所有关注公共议题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公共知识分子。刘易斯•科塞笔下的知识分子是为理念而生的人,爱德华•萨义德眼中的知识分子是有能力“向”公众以及“为”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齐格蒙特•鲍曼则更为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分子是要超越对自己的职业或艺术流派的偏爱和专注,关注真理、正义和时代趣味这些全球性问题。在较早明确提出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美国法学家波斯纳的论述中,公共知识分子指的是美国当代社会出现的在自己专业范围之外就公众关心的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热点问题在各种公共媒体和讲坛上发表评论的人。由此可见,在这个多元分化的文化群体中,不管是葛兰西所区分的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还是福柯所辨明的普遍知识分子和特殊知识分子,都是指向了一个事实,即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意味着至少必须具备独立性和公共性的这两种最基本的品质,前者以独立的人格精神为担当,后者以公共的社会福祉为使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砥砺。没有独立的人格,就不会有公共的情怀;缺乏为公众发声的使命感,个人的信仰终将失去价值。

  如是观之,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是体现在为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面向公众发言,为公众利益而思考,不管是作为立法者的知识分子,还是作为阐释者的知识分子,“公共性”应当是其最珍贵的人文情怀。在笔者看来,公共知识分子并不是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另类,更不该是那已被严重污名化的“公知”,恰恰相反的是,公共知识分子是所有号称为知识分子的人当中最为首要的特质。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前面的“公共”二字并不是一种类别区分,而是对其本质的一种突出强调,是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最基本的属性。任何背弃“公共性”的知识分子,都将丧失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样的,任何以一己之私亵渎公众情感的知识分子都将被扫入历史的垃圾筒。我们已经深刻地体悟到,伴随着公共性的消失,是知识分子的沦落,知识分子从神坛走向祭坛,其命运又将陷入悲催的轮回之中。而更深层次的影响,不是局限于知识分子群体自身的命运之中,它更像一个爆发的火山,撼动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秩序,撕裂了所有成员的信仰体系,这才是我们焦虑的根源。

  我们知道,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群为公共理念和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社会菁英,但不能否认的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知识分子也成为了泥沙俱下的亚文化群体,其阶层本身的分化程度不亚于个体间的差异。不同的立场决定了他们以不同的姿态面对公众,并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发声,而不再是纯粹的为弱势群体呐喊。在众声喧哗之中,我们听到的除了网民对伪公知的口诛笔伐之外,也听到了站在不同利益立场上的公知与公知之间的攻讦谩骂。最终,一方面是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加剧了“公知”的污名化过程,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市场化和职业化使他们不再是曼海姆意义上的“自由的漂移者”。唯其如此,我们才愈发感觉到,在“砖家”满天飞的现代社会中,找回知识分子失落的公共性、重塑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是何等的重要。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