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转变作风改善党群关系

tebiebaodao 2013-03-23 19:55:06 总第194期 放大 缩小

 

中共政治局在2012年末制定的八项新规,虽然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却击中了要害。作风问题的背后是权力的监督问题,是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作用问题。

战争年代领导干部能够深入群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不仅是领导干部自身的安全之需,革命之需,也是他们真诚地认为,自己是与群众平等的一员,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当下的形势和任务虽然和革命时代有别,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甚至改革早期也有别,但本质是一样的。因为,中共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过去群众选择了党,并不表明以后乃至永远都会选择党,党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办法只有一个,即如党的宗旨所言,全心全意、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假如以为搞经济建设就可以不要群众,不依靠群众,不再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不去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甚至践踏群众的权益,党就会被群众所抛弃,若要群众服从自己的领导,只有用暴力来胁迫,但暴力下的服从,从来都是很脆弱的。

事实上,即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也同样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经济工作虽然有其专业性和复杂性,一般民众由于知识所限,可能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但并不表明政府在决策和政策制定中,就可以不让民众参与进来,吸取他们的意见。道理很简单,经济工作的最终结果会影响到群众的利益,经济增长的成果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虽然从总体看,经济增长会使得全社会受益,但具体到某个人、某个群体,却可能受损。当多数民众并未在经济增长中受益或受益不大,那么,横向比较,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被剥夺感和失落感,这个时候,党和政府如果不去采取措施补救,而任此种收入分化扩大,久而久之,群众肯定会对党和政府会产生离心力。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带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

所以,在中共长期执政的环境下,一刻不能离开群众,需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领导干部把群众看作是被领导和管理的对象,眼睛就只会向上而不会向下,不会俯下身来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更不可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群众中,这是各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政策失误和腐败的原因之一。而八项新规,则是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制度保证。

群众路线其实就是民主路线。从群众路线的含义看,它指的是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实际上阐明了党和政府的权力来源,即来自群众,只有群众才赋予了党和政府的合法性。

虽然中共并未通过竞选的方式组成政府,但权力来源的本质与竞选是一样的,即通过群众以另一种方式授权给党和政府,这种方式就是,党和政府以自身对群众的服务,来赢得人民群众对自己的认可和支持,从这个意义说,群众路线也是民主路线。从而,不走群众路线,不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的权力基础就会失去,执政的合法性就会丧失。

中共的发展历史也证明,群众在党的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因此,重拾群众路线,学会做群众工作,处理好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是目前转型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紧迫课题,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当下改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党风,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思想和认识问题。只有思想和认识端正了,才能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正视群众的利益诉求,并采取有效措施从制度上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

鉴于大多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中群众路线丧失已久,要恢复过去党的优良传统,仅仅靠相关的制度去督促是不够的,需要在全党开展一场新形势下的以干部的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为主题的教育运动,在这场干部教育运动中,创新群众路线,把考评的权力归返给群众,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会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扎实改进作风,视群众为主人,改善党和群众的关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