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惊人浪费背后的“社会黑洞”

tebiebaodao 2013-03-23 15:57:40 总第196期 放大 缩小

  去年5月,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掀起了一股美食热潮。这部关注美食的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媒体又一次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人们的餐桌上,不过,这一回关注的可不是饮食中的伦理、文化,而是惊人的浪费。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据青岛一家媒体报道,在青岛市市南区海景花园大酒店一楼举行的一场联谊会上,25桌酒席上除了自己的员工,还有部分银行、政府部门负责人。在宴会结束后,记者发现,“清蒸清斑、脆皮芝麻鸡、三丝鱼肚羹等菜肴都剩了大半,主宾区用来招待银行和机关领导的大圆桌上,海参、鲍鱼更是原封未动摆在那里”。

  “一桌菜吃一半,扔一半;鱼没动几筷子,还像条整鱼,就倒掉了;还有没吃一口的大馒头,也被扔掉了。”这些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的场景,一经媒体的报道和呈现,随着视角的转换,突然就有了些刺眼的感觉。

  其实,更刺眼的还有平时公众感受不到的数字:据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大、中、小三类城市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每一年仅餐饮就浪费食物蛋白质800万吨,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能满足1.3亿人所需。每年,中国餐饮业要倒掉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但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这些浪费的原因除了中国人好面子的习惯,以及餐饮业积习多年的最低消费政策外,最根本的浪费源还在于公务宴请。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不久,政府会议、宴请明显减少,酒店上座率立即表现出明显下降。

  在舆论和监管的强大攻势面前,公款吃请浪费之风得到明显遏制。遏制浪费腐败如果不是一阵风,那就得做好长期较量的准备。

  奢侈浪费不仅在餐桌

  这些年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确实让一部分先富了起来。可能是因为穷习惯了,中国人一下子还学不会如何去当好一个富人。特别是外国人眼里,富裕的中国人,突然就成了“有钱花不完”的形象。

  有这样一个中国人,她在国外的超市购买大量物品,从家庭日用品到孩子的衣物,从品牌时装到馈赠礼品一应俱全,从热奶器、拔奶罐、储奶器等喂养用品,到孩子的清洁用品,棉花、棉签、棉球等,还再有就是1岁以后的奶粉40罐,各种阶段的尿不湿10大箱、婴儿衣服从6个月的开始一直买到5岁……最后,订了个集装箱才把这些东西搬回中国。

  如果说这些东西都是生活必需品,是对中国婴幼儿产品质量不信任造成的话,那么,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爆炸式的发展,却与餐饮浪费一样,都是把资源消耗在了面子上。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在欧洲的累计消费达到500亿美元,在海外的消费达到1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另有报告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今年有望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一。

  看来,中国人不仅舍得在吃上花钱,在手表、皮包、香水等物上也有如此惊人的购买力。现在,在欧美的奢侈品商店,商家都要求店员会说上几句简单的汉语,为了接待中国消费者,几乎所有柜台都可以使用中国的银联卡刷卡消费,以使消费进入“零障碍”。

  奢侈和浪费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时候很难区分开来。制造奢侈品的过程,同样存在极大的浪费,只不过这些浪费不像食品浪费那样一眼便知,它浪费的是国外的劳动力和资源,而为换取这些“浪漫的耗费”,则需要中国消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来换取。

  现在,中国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为世界所瞩目,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国家还不断提出扩大消费的政策。但在消费的背后,却是日益严峻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社会危机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看来,消费驱动增长就像汽油驱动汽车一样,是要排放“污染”的。

  经济发展了,中国人也越来越有钱了,口袋里有了钱之后,自然提高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产品的质量、安全更为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但时下,许多国人的消费观扭曲,不仅在饮食中消费超出肚量,在生活中也攀比之风盛行,盲目消费、奢侈消费成了资源浪费的黑洞。

  从治理浪费开始整顿官风

  浪费是表,腐败是里。就像媒体分析的那样,舌尖浪费是三公消费,奢侈品消费是情人经济,这两者都与腐败脱不开关系。近两年,官员腐败问题多发,无外乎两个渠道,一个是食色,另一个就是金银。公款吃喝坏了官风,包养情妇坏了作风。而管住舌尖腐败,无疑是整顿吏治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口。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提出要“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的细致和坦率,并指出“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

  中央反对奢侈浪费的号召,已经成为中央媒体的一致行动。前不久,某中央媒体刊发评论,特意强调目前中国仍有1.22亿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的国情,指出,反对奢侈浪费涉及到“维护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因此“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严格开展各项监督检查,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可见,遏制浪费除了是一场社会生活运动,更在政治上似有所指。

  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九十多年,在以往的宣传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强调自己能靠“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艰苦朴素的作风赢得民心。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老百姓是比以前富裕了,但一些领导干部的骄奢作风却更加严重,出行要封道、吃穿要特供,在贫困、教育、交通、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多发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显得特别刺眼,也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从近期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考察线路不难看出,参观复兴之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向前发展看广东改革前沿,向后回望有河北贫困山区。中央正向外界透露出积极变革的信号,同时又充分认识中国的历史和尚不发达的国情。这是一个务实的信号,同时也是一个积极变革的开始。

  由此看来,反铺张浪费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而切实整顿吏治、不断推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