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复兴指数与发展陷阱

tebiebaodao 2012-09-27 20:02:35 秦晓鹰/文 总第181期 放大 缩小

 

复兴指数的闹剧

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句口号,中国老百姓是太熟悉了。无论是大会还是小会,无论是发文件做报告,大领导小领导常会把它作为结尾,以提振士气鼓舞人心。久而久之,这口号也就带上了某种理想的华彩,成了中国人心目中一个努力奋斗的长远目标。

但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这个宏伟的长远目标,竟然已经很快就要实现了!这个需要中国人努力拼搏的奋斗过程和这场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强国富民的“接力赛”,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近终点、胜利在望了!

这种从天而降的喜讯并不是笔者的主观臆造,而是实实在在出自国家发改委某专家之口,并且还有精确的数据做支撑。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某位所长言之凿凿地声称,早在7年前的2005年,中华民族复兴的指数就达到0.4644,即完成了46%的既定任务;而在两年前的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更是高达0.6274,即完成了近63%的复兴任务!两年就提升了近20%,这样算下来,我们距离大功告成的日子还会远吗?

尽管这位专家为此举出了29项指标构成,以证实自己的结论。但笔者与几乎所有的社会舆论一样,仍然认为这一指数完全是脱离实际、脱离亿万公众的感受、也脱离国际社会认可的“闭门造车”,是唯上媚上的吹拍之作。不过,本文并不想对这种不靠谱的荒唐的“复兴指数”再多加议论,更不想对这类经常口出雷语,挑战公众常识的“研究成果”大加挞伐。因为比这种沾沾自喜更可怕的是,这位专家在公布此项“研究”成果时还透露,早在2005年做出那个46%的“复兴指数”时,“上面”(意指上级首长?中央决策层?不得而知)就曾表示,这个指数已经被估算低了。客观数字竟还有高低之分?!真是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从这个小插曲中不难看到,好大喜功,热衷于数字游戏的,大有人在,绝不仅仅是几个等因奉此的“砖”家有此偏爱。因此,我们要郑重地期望那些头脑发热的权威和决策部门能够直面现实,能够明白:在今天中国还有不少老百姓为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就不了业而犯愁的时候,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下中国经济还在下行、还面临着许多发展难题的严峻挑战面前,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只能靠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靠蹩脚的数字游戏去制造什么虚幻的繁荣。

这件事倒让笔者想到了迷狂的1958年“大跃进”。就是在那一年,中国高层提出了要“超英赶美”;也在那一年,又提出了“钢铁元帅升帐”、“喝令三山五岳开道”、“一天等于二十年”等等口号;还是在那一年,有人认为“我们可能会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不过“要等到苏联宣布进入共产主义之后,我们(中国)再宣布”,“要谦虚一点,总要比苏联老大哥晚一点嘛!”可是,虚狂的“大跃进”之后,就是从老百姓到国家主席的孩子都被饿得饥肠辘辘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连繁华的大上海都开始印制只能买半两粮食的粮票的窘迫,就是连政府总理用餐时摆上一小碟花生米都觉得奢侈的极度穷困!这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大灾难造成了大量的非正常死亡。在不久前出版的中共党史第二卷中对此就有惊人的记述。如此深刻的教训难道真的会如烟飘逝了吗?中华民族难道真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吗?我们的专家难道一个个真的是混迹于名利场、权力场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吗?

发展陷阱的边缘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又临近了一个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边缘。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 Trap)是世界银行早在2006年就提出的概念和观点。它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导致了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以至社会动荡的一种状态。事实上,在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如果既不能重复又无法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早期发展模式,就必然会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在经济快速发展时积累的种种矛盾就会集中爆发,增长机制、发展模式以及全社会、全系统性的管控风险会不期而至,至此,真正的危机也就到来了。

当今世界已经有许多国家都在这个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面前打了败仗,吃了苦头。最典型的就是拉美一些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尽管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仍在竭力寻找摆脱困境的动力和希望。

那么中国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按照世行的标准,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但是,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或是羞羞答答拐弯抹角地承认也罢,人们都已经看见中国今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与“中等收入陷阱”所包含的各类特征和病症,极为接近。为便于表述和对照,我们可以先将其他国家在踏入“中等收入陷阱”时出现的症候,综合为11个方面。它们分别是:1、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在劳动力红利消失的情况下,既无法在工资成本方面与更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2、广大公众出现了新的更为强烈的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诉求,以致出现“民主乱象”。3、贫富分化加剧,收入差距已触及或超越了红线,仍不见好转。4、腐败多发并呈弥散状。腐败使外来投资减少也使本国资金出现外流。5、过度过快的城市化使城市边缘化问题日渐严重,贫民窟的存在大大加剧了社会管理的无序和紊乱。6、金融体系脆弱并举措失当秩序无常。7、就业愈加困难,失业与隐形失业不断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8、信仰缺失,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治安状况不佳。9、社会公共服务短缺,社会保障不健全或非常缺失。10、污染加重,生态环境十分严峻。11、各类资源供应紧张,尤以能源不足为甚。而人才储备的缺乏加上人力资源配置的混乱,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乏力。

笔者相信,凡是多少熟悉一点中国当前实际情况的人,看到“中等收入陷阱”的这11个特征,一定会惊呼:中国与之何其相似,何其接近呵!而在区域发展的落差方面甚至更为严重。但是笔者以为,中国要想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阴影,并非无计可施,分配公平、反腐败、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公民社会等等,都是可以一显身手的方法。同时,也不是无可借鉴。我们的邻邦韩国就是世界公认的跨越了这种“陷阱”的国家之一。但是,无论是采取何种方法还是进行何种借鉴,都要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承认危机,决不能被以往的业绩冲昏了头,沾沾自喜。孰不知,“螺丝壳中做道场”的妄自尊大,本身就预示着危机。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执政党来说是能否继续承担社会发展“领航者”角色的巨大考验;对国家与民族来说,则是能否真正跻身中等发达国家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民族复兴”的长跑不但远没有到接近终点,却恰恰处于一个非进即退、胜败攸关的关口。

寄望第三次领航

为此,笔者斗胆放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处在为民族和国家实现第三次领航的关键历史时期。

第三次领航中国,当然是相对第一次与第二次而言。

第一次成功的领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标志。“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这是毛泽东追悼张思德的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中说的话。这也是共产党人在承担民族救亡领航者重任时的坚定信念。怀抱着这一神圣信念,作为领航者的中共,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受尽苦难的中华民族,摆脱了屈辱,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站立起来。从黑暗走向光明,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领航的胜利与辉煌。

第二次成功的领航就是自1978年以来时值今天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搞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就会被开除球籍”,邓小平的这些铿锵话语和话意,令几乎每个中国老百姓都耳熟能详、铭记在心。正是这第二次领航的成功,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国家实力,我们的人民才有了初步达到小康水准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才有了在当今世界上不可小觑的国际影响。

但是,大国地位并不等于强国地位,初步实现小康并不等于全体人民的富裕与安康。由于封建因素和“文革”遗害的存在,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和地区发展水平的悬殊,由于旧有社会经济矛盾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新出现的矛盾相互纠结,由于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多元化、碎片化造成的冲突,由于在劳动力构成中“金领”、“白领”以及“知识蓝领”的大量增加所产生的对公民社会的强烈诉求,又由于在国际依存度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的不断波动与低迷对我们的不利影响……中国又一次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也许有人会担心地说,尽管上述所云均为事实。但这样一来,是否就意味着对以往成就与业绩的否定?笔者以为,大可不必有这番担忧与顾忌。因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一个历史学意义上的“繁荣的危险期”,其前提还是“繁荣”。它又是哲学意义上的螺旋式上升中的重复对应,其前提还是“上升”。它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促进生产力的再解放,其前提还是“促进”。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在同一个前进方向上的再接力,是消除国家发展的负动力,为社会生产力寻找更大空间的努力罢了。可见,这种努力并不是另起炉灶,与否定抹煞前人的业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事实上,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这个“第三次领航”的历史性任务就已经奏响了序曲、拉开了帷幕。从中共十六大到十七大的十年中,执政党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就从来未敢有过一刻的停歇。无论是把“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还是提倡“学习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无论是制定东中西部递进型的战略发展规划,还是实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这种旷世般的资源整合与调配;无论是以取消农业税为代表的数十项惠农政策,还是投入巨额资金的棚户区和老旧房的连片改造……我们都看到这种执政的努力、执政的追求和执政的谋划。但是,这还仅仅是“第三次领航”的开始,更多更大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依然摆在中国执政党的面前。碍于本文的篇幅所限,对于如何打破坚冰、避开泥沼,不能详述。但有一点必须提出,那就是中国亿万公众,包括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在殷切地期望。人们期望在这个艰难与希望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的领航者能够洞察民意,在宏观的决策和战略上,在微观的政策与措施上,都能够从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出发,坚决地与垄断性的利益集团实行有效的切割;在反对与遏止腐败,保证政府昌明,建立社会诚信,实现德治与法治并重上痛下决心;在社会财富的一次分配中力求公正,在二次分配中实现公平;在国际事务中维护祖国的尊严、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总之,坚定源自信念,清醒源于忧患,国家发展的领航者不需要吹捧,更不需要罗列往昔辉煌的成绩单。那些劳什子的“民族复兴指数”并不是标出暗礁与险滩的航海图,而仅仅是麻痹神经的一纸骄兵宣言。而骄兵者,必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