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北京奥运精神,你在哪里?

liaowangzhisheng 2012-08-02 18:13:52 舒行/文 总第176期 放大 缩小

 

伦敦奥运已经到来了。备战、参赛、向奥运记录和世界记录冲击、预测中国在奖牌榜上的排位、披露各种赛前花絮……这恐怕是现在中国的体育团队和中国的新闻媒体最为忙碌的焦点。

对中国公众来说,除了被这份热闹所感染,除了对中国团队的夺牌前景抱着良好期盼和怀揣着某种忐忑之外,也会自然而然回想到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想起4年前的那些激动、那些热情以及4年前中国申办举办奥运会的艰辛与甘苦!

然而,在所有这些眼下的热闹和对以往的回忆背后,还有一种更为微妙的、不可名状的感情在撩拨着中国公众的思绪,就是觉得奥运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正在渐行渐远,甚至有一种时过境迁的疏离之感。

那么,这种感觉又是来自何处呢?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奥运精神并没有扎下根来,没有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没有化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呢?奥运圣火熄灭了,难道曾经在中国人胸中燃烧过的奥运“心火”也熄灭了吗?

与“更高更快”的奥运口号同样,北京也响亮地提出了“绿色、人文、科技”的口号,更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理念。对照今天的中国和首都北京的现状,我们是更接近了这些口号和这些发展理念,还是无视了它们,遗忘了它们,甚至于是抛弃了它们?

还记得4年前,各服务行业怎样要求每位工作人员用咬筷子来体会把握微笑的尺度吗?还记得那时的广播电视中教授一百句奥运英语的节目吗?还记得不少大中学教师(包括在华在京工作的外国人)走上街头纠正不规范的中外文用语吗?还记得在骄阳似火的街道边那些随处可见的小黄帽志愿者吗?还记得没有口臭没有异味没有汗渍只有清凉只有洁白椅套的公交车出租车空间吗?所有这一切都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消失了,而且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文明从来不曾在这里驻足。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不断失守以及文明建设的止步不前,让一度炫目的北京奥运精神黯然,也让中国人曾经有过的文明之举如昙花一现,成了过眼烟云。此时,“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除了只具有口号上的意义之外,恐怕剩下的仅是回忆的甜密与沉思的苦涩。

除了绿色奥运的时过境迁之外,人文奥运与全民健身在今天的状况也不乐观。按理说,作为人文大国的中国和人文大都城的北京,在奥运精神所唤醒的浓烈文化气息中,应该对文化艺术的内涵,有着更加清醒深刻的认知、更多的人文关怀与更多的文化自觉。然而,遗憾的是,奥运精神所唤醒的浓烈文化气息,却压不住权力场的愚蠢与财富场的贪婪。越来越多带有历史人文符号的故居、遗址、地标式建筑被粗蛮地拆除,被横强地摧毁;越来越多的民营书店、报刊亭、图书馆、私人博物馆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画廊、小剧场和演出场所在沉重的税负下苟延残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剧作家、美术家、社会科学家为生机所迫纷纷转行或半转行,菲薄的收入和窘迫的生存状况,消磨着他们的艺术才华,窒息着这里的人文氛围。

此外,不断曝光的体育场所的奇缺和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使全民健身计划形同虚设,使曾经一度遍布中国城乡的公共体育器械和设施破旧不堪。硬件不足加上应试教育的胁迫,使中国青少年的体育水平逐年滑坡,更使大中小学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这其实是在给我们的民族未来敲响了听不见的警钟。

这就是北京奥运会举办4年后的现实,这就是所有有识之士疾呼留住奥运精神、不能时过境迁的依据,也是中国普通百姓感觉“奥运不在奥运走了”的真正原因。也许,伦敦奥运会是一个新的刺激,能让同样举起过奥运圣火的中国人重新记起对世界的承诺。酷暑时节,我们每天在这点数着中国体育军团的金银铜牌时,是否也能静下心来想想奥运精神的普世价值,看看它们究竟能不能植栽于民族的肌体。

古人云,桔生南为桔,生北为枳,叶虽相似,其味不同。中华民族需要不走样、不变味的奥运精神,需要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活力。在伦敦奥运开幕前夕,笔者只想再说一句话:留住奥运比举办奥运更难!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