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文化舞袖江苏挥洒古风新韵

zhuantibaodao 2012-07-25 18:19:53 王宏伟 董晨 徐宁 薛颖旦/文 总第175期 放大 缩小

 

省领导观看今日江苏摄影展

2011年,江苏省人均GDP突破9500美元,已实现全面小康。站在“两个率先”的新起点上,如何让江苏的文化建设与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相得益彰,让富裕起来的百姓,享受更好的文化生活,已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全新课题。

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去年起,江苏将文化建设工程列入全省重点实施的“八项工程”,吹响了文化强省建设的集结号。近年来,色彩斑斓的“文化江苏”画卷正徐徐展开: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文化惠民、精品生产齐头并进,文化产业破茧而飞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化建设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期”。江苏的目标是,力争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

精品生产,艺术创作形成“江苏现象”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但艺术生产长期以来却处于“有高原,无高峰”的胶着状态,缺乏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扛鼎之作。而近两年,江苏艺术创作已由“瓶颈期”跃入“井喷期”,一批“江苏制造”的优秀作品享誉全国,形成令业界瞩目的“江苏现象”。

去年6月,顾芗凭苏州滑稽戏《顾家姆妈》获得江苏首个、全国第六个“梅花大奖”;8月,作家毕飞宇的《推拿》将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收入囊中,这部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以表现“尊严”为主题,传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江苏影视剧佳作不断,《十月围城》、《辛亥革命》、《人间正道是沧桑》、《建国大业》、《秋之白华》、《山楂树之恋》……有评论称:“他们仿佛在一夜之间站到了行业的领跑线上”。

从零起步的江苏动漫,这两年也蹿成了“大个子”——年产原创动漫已达5万多分钟,优秀动画片数目全国第一。无锡慈文紫光出品的动画片《西游记》,以单集10万美元创国产动漫海外销售纪录。

江苏文艺创作共同的特点是:观照现实生活,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

苏州滑稽剧团是艺术关照现实的一个典型样本。这几年,他们不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传奇故事,而是专注于表现凡人小事,执着于现实生活、草根情怀。《一二三,起步走》关注城乡结对办学,安小花成为新一代农村少女的艺术形象;《青春跑道》关注中学生早恋问题,讲述了如何处理青春期激情与困惑的故事;《顾家姆妈》讲述了保姆阿旦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弃婴的故事,诠释了母爱的力量和伟大。前两部剧分别演出4000余场和1600余场,拿遍全国大奖。《顾家姆妈》不久前刚刚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奖”。团长徐春宏说:“扎根现实生活,和百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忧虑,一起面对,作品就一定能引发共鸣。”

同时,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使江苏文艺创作散发出独特的“江苏气派”。5月25日,投资1000万元、无锡歌舞剧团创排的舞剧《秀娘》在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该剧运用浪漫而现代的意识流表现手法,以奔放的舞姿、大气的音乐、唯美的服饰,再现一位东方刺绣大师的感人形象。去年国庆节前夕,交响锡剧《天涯歌女》在常州首演,该剧讲述常州影星周璇的传奇人生,锡剧、魔术、杂技、舞蹈、交响乐、合唱团等多种艺术形式“混搭”,堪称传统与先锋的一次对话。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部剧的出品方都是地级市,但调动的资源却是全国的。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吸纳、整合国内甚至国际最优质资源,强强联手,共同打磨,已成为江苏精品创作的基本路径。

文化惠民,从“有”到“好”的嬗变

到美术馆看画展、在古戏台品昆曲、去文化站上网冲浪、在农家书屋读科普书……江苏已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率超过90%。

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后,如何让百姓享受更优质的内容服务?“十二五”期间,江苏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为群众文化权益充实新内涵。江苏于去年提出在城市打造“15分钟文化圈”、在农村打造“十里文化圈”的概念,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民生。

根据要求,全省公益性博物馆、美术馆展厅面积50%以上用于基本陈列,展品定期更换;政府以项目补贴、委托生产等形式,支持文化单位生产更多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

江苏文化惠民,正经历从“有”到“好”的精彩嬗变。这种嬗变或许就体现在一两个细节的改变:美术馆里有了可供观众休息的长椅,图书馆有了盲人预览室,博物馆对文物说明从“注”到“释”……这些细节,让公共文化服务变得更加温情和人性化。

5月22日,江苏省委宣传部16辆文化惠民流动舞台车赠送仪式在常州举行。像这样的“文艺大篷车”,江苏近年已向基层文艺团体送出70多辆。为了让文化“流动”起来,江苏投入大量资金、借助图书配送车、文艺大篷车、文化船等流动文化设施,让文化的灯火照亮了乡村田野。

不仅要把文化送下去,更要让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这两年,江苏的文化惠民已从单向的“送”演变成精彩的文化互动。

为了给乡土文化一个展示的平台,没有围墙的“梦想剧场”已遍布江苏大地。吴江“十镇联动”文艺巡演已成为品牌,一台节目巡演10个乡镇,演出者都是来自吴江10个乡镇的农民与外来工,相声、小品、评弹、快板、二人转、上海说唱、越剧表演唱、舞蹈等节目丰富多彩。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群众不光是文化的受惠者、享受者,更是文化的主人翁、创造者。有了他们的参与,文化惠民真正汇入了文化民生的时代交响。

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正快步迈向数字时代。在无锡市数字农家书屋中心竟找不到几本纸质书,该中心打造了一个数字平台,有超过110万本电子图书、11万种电子期刊、400多种实时电子报、长达百万分钟的视频资料等可供读者免费浏览。

新媒体时代,公共文化服务被赋予独特的数字化魅力。目前,江苏正从巩固拓展传统渠道阵地向互联网等新兴传播载体转变,加快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数字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程,把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打造成文化惠民新平台。$nextpage$

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新引擎

走创新引领、科技驱动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之路,已成为江苏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江苏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征途上,处处可见科技这根魔棒带来的惊喜。

一年前,常州“嬉戏谷”主题公园还是一片荒地,一年后,这里已是全球游戏迷的心中圣地。英雄门、摩尔庄园……原本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场景,“落地”变成了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区。这一切,全靠科技魔棒的灵光闪动——世界最大的图形芯片公司Nvidia和嬉戏谷签约,提供最先进的三维立体影像内容,让虚拟照进现实。

在江苏,像嬉戏谷这样的文化科技型企业近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文化产业中一道抢眼的风景。插上科技翅膀,越来越多的新兴文化企业开始加入全球竞争——尚阳凭世界一流的2D转3D技术,让著名导演徐克将3D版《龙门飞甲》的后期制作留在了尚阳;苏州蜗牛公司仅用3年时间就成为收入超亿元的网游知名企业……江苏文化产业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科技的催化作用,让这种增长不是量的叠加而是质的飞跃。

在这场科技革新中,传统的旅游和演艺产业实现华丽转身。去过无锡灵山的人不会错过大型多媒体佛教音乐盛典《灵山吉祥颂》,它将原创音乐、高科技数字影像、现代舞美与互动体验完美融合,奉献给观众一场美妙的视听享受。让这一切实现的,便是高科技的三维立体舞台。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正鼓起文化产业远航的风帆。常州淹城由北京奥运开幕式团队打造的声光电水景秀《梦回春秋》,将观众带入如梦似幻的场景中;淮安几个年轻人推出的“掼蛋”网,将传统的扑克牌局搬到网上,评估值暴涨至3000万元左右……主动牵手现代科技,让江苏的文化产业迅速升级换代,成为全省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发展文化产业,如何既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优化资源配置,又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控优化产业布局?江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让两只手发挥合力。

除直接输血外,各级政府不遗余力推动金融部门加大对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江苏省文化厅与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签署了100亿元的意向性综合授信合作协议,用于支持全省优质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的发展。苏州文广新局与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支持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信贷总额达100亿元。

“今年产值10个亿,明年可望达100亿。”5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研讨会上,董事长恽如伟对园区发展充满信心。该园区是江苏五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之一,主打数字游戏开发,自去年开园以来如裂变般高速发展,盛大游戏和清华紫光等一批国内顶级文化科技企业纷纷加盟,产业集聚效应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科技创造品质,文化创造品牌。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和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科技创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引擎。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江苏文化DNA

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核心竞争力。南京的中山陵和云锦、苏州的古典园林和昆曲、徐州的汉墓、宜兴的紫砂、扬州的漆器……这些文化DNA,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文化符号。

江苏文化遗产保护有一连串骄人的成绩:今年4月,盱眙大云山西汉王陵考古获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扬州作为牵头城市的8省35个城市联合推进大运河申遗进入冲刺阶段;江苏共有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入选“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非遗项目8项,数量全国最多……

江苏的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树立了一个典范,在守护精神家园的同时,承担起弘扬地域文明、提升社区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考古曾获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在遗址7.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被规划为遗址博物馆、湿地公园和观光农业区等部分,使遗址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实现共赢。而从城市功能来说,鸿山遗址所在的无锡新区是经济区,而鸿山遗址则在其中开辟出一块文化区,使城市功能更加丰富和平衡,这种和谐发展是大遗址保护的最高境界,被国家文物局称作“鸿山模式”而在全国推广。

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凝固的历史,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活着的历史。江苏共有昆曲、古琴、云锦、雕版印刷等8项“世界级非遗”,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共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7人,人数全国最多。

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2001年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起国家每年拿出1000万扶持资金,同年“昆曲义工”白先勇到苏州昆剧院,两岸三地艺术家联手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并开始全球巡演,观众超过16万人,70%以上是年轻人。在排了全本《长生殿》后,现在白先勇又组织排演《西厢记》,婉转缠绵的昆曲唱腔演绎出穿越时空的魅力。

江苏还借鉴自然保护区模式,开创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去年7月,淮安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挂牌,随后南京高淳村俗、泰州姜堰清明习俗文化和连云港的海洋山地文化都被列为文化生态保护区。这种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活态保护的模式,是江苏的一个创举,也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贡献。

链接

名词解释

三强目标:江苏将于2015年建成文化凝聚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

江苏精神:2011年10月,江苏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委会确定,新时期江苏精神由“三创”深化拓展为“三创三先”,即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并正式写进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数字说话

江苏建有5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10个国家级和2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重点文化企业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30%左右增速。

江苏有农家书屋1.7万家,有线电视用户数达1988万户,入户率83%,居全国省级第一。全省平均每周增加一家影院,每10天增加9块银幕,增速全国第一。

江苏设有初始规模为20亿的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每年2亿元的江苏文化产业引导资金5年累计扶持524个重点项目;今年将从省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财政资金中拿出5亿元,以债权和股权形式,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

亮点呈现

文化体制改革领跑全国: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集团、凤凰集团、省广电网络公司和省演艺集团等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锋队和排头兵,江苏省及13个省辖市先后两次全部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丹阳丹剧总团等一大批基层院团,在改革中复活、成长、壮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文化走出去:无论是江苏交响乐团的《茉莉飘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获得全场起立鼓掌8分钟的礼遇,还是《百家金陵画展》在卢浮宫精彩亮相,抑或是中意文化年江苏文化周、土耳其“感知江苏”文化节,一批打着江苏烙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牌,正尝试用“世界语”来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江苏文化特色,并赢得国际共鸣。

文化圈:城市“15分钟文化圈”,即市民走出家门15分钟,就能找到图书馆、文化馆或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十里文化圈”,即在每一户农民周边十里内要有公益文化服务场所,到2015年,江苏县县开通汽车图书馆。

江苏文化板块:继凤凰置业后,去年12月上市的凤凰传媒,成为中国传媒第一股,在出版产业界产生标杆意义。江苏有线和幸福蓝海也将于今年完成上市工作。在2015年内,还有常州恐龙园、苏州蜗牛、无锡慈文紫光等13家文化企业上市,形成资本市场上的“江苏文化板块”,打造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

超百亿骨干文化企业:江苏将培育5个销售、资产超百亿骨干企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省广电集团、江苏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广播电视台、龙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减税:在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内并经确认的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五年之后属先进技术文化企业的要延长三年减少10%征收企业所得税。

打造人才高地:江苏提出,努力造就百名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千名重点文化人才、万名基层文化骨干,使江苏成为更富吸引力、更具创造活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江苏对获得“梅花大奖”的顾芗和“茅盾文学奖”的毕飞宇给予重奖,用百家金陵等品牌活动来聚集绘画人才和作品。同时,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经济、金融和科技人才加入文化行业,在条件成熟的国有企业实行期权、股票激励。

文化蓝图

6%: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其中新兴文化产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

18%: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契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鼓励推动电影院线和演出院线向县乡延伸、演艺团体到基层演出、新闻出版单位推出适应农民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居民文化家庭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8%以上。

文化产业带:沿沪宁线新兴产业带:以数字出版、动漫游戏、高科技文化制造业为重点。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带: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轴线整合开发沿岸楚汊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建设无锡清名桥、镇江西津渡、扬州古运河、徐州窑湾等七个项目。沿海洋文化产业带,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为基点,规划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加快港口文化、渔业文化、海盐文化、海上休闲项目开发,打造沿海文化旅游新干线和海洋文化休闲产业带。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南京为主体,苏州、无锡和扬州为两翼,重点发展数字图书、数字报刊、互联网出版等门类,到2015年总产出超过1000亿元。

抢救文化遗产:江苏将每年修复10个名人故居、古居民抢救保护项目;每个省辖市都有1处以上大型考古遗址公园;鼓励建设地方博物馆,扶持民办博物馆,到2015年实现“县县有博物馆”;重点建设苏州桃花坞、无锡惠山古镇、南通濠河、徐州户部山等10个重点历史文化街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