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江苏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zhuantibaodao 2012-07-11 14:43:16 总第174期 放大 缩小

 

华西村45周年村庆

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2%,居全国第一;

作为农业质量安全水平标志的“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达1.27万个,居全国第一;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数达到4.4万个,登记成员数、入社农户比例、社均成员数、出资额等4项关键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全省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增至3030个,2011年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近5800万人次,休闲观光农业总收入150亿元,居全国第一;

2011年江苏省新增8个市、县(市、区)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累计数达到10个,新增数和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生猪、蛋禽、肉禽和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6%、94%、95%和94%,畜牧规模养殖水平全国领先。

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61.2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到12.2%,总量和比重分别居全国第3和第1位;

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家,均居全国第二。

典型故事

种粮大户的喜悦

48岁的汤觉清是溧阳市社渚镇种粮大户,他承包了1320亩地, “去年麦子和稻子都丰收了,麦子亩产900多斤,稻子亩产1270斤,比前年增产两成左右。去掉土地流转费用和所有农本、人工工资,能净赚40万元呢。”

汤觉清21岁时就承包了200多亩地种粮食。“那时候种田可辛苦了,全靠人工,一年忙到头,也没挣到什么钱。如今生产过程已经现代化了,粮价稳定,而且不愁卖,当天收获当天就能卖掉并拿到现钱,所以收入也稳定了。感觉种田越来越踏实。”

在汤觉清家里,记者看到,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烘干机等一应俱全。汤觉清说,别看他种了这么多亩粮食,由于全程机械化作业了,比过去种三五十亩还轻松。技术也上去了,麦种、稻种都是市、镇两级农机部门推荐的;有什么问题,市植保站、作栽站的专家一请就到,现在种的真是放心田了。

一亩地开出一辆轿车

在淮安市宋集乡,有一家名为芳泽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主要种植一种名叫紫苏的植物。紫苏是被卫生部首批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植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杀菌防腐等作用,长期食用对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有明显疗效。所以日本人每年食用紫苏达1000亿张。淮安这家企业种植的紫苏主要出口日本。

别看这种外型有点类似桑叶的草本植物看上去毫不显眼,每张叶子出口价格达7分钱。那么一亩地的紫苏能卖多少钱呢?8万元!现在,这个乡的紫苏种植面积已有100多亩,“而且,我们已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推广种植。因为日本紫苏需求量实在太大了,我们目前的供应量只有千分之一多一点。一亩地开出一辆轿车不再是梦想了。”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农产品工业化经营

高淳县青松水产合作联社由11个水产合作社联合、拥有1199名社员,共有螃蟹养殖面积66800亩。令人瞩目的是,这家联社除了产品姓“农”,经营管理都像现代工业企业。

合作联社负责人邢青松介绍说,合作联社内除了统一供应苗种、统一养殖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等以外,还引进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联社有45名专职营销人员,他们各有分工,有的跑市场,有的跑宾馆饭店;有7辆物流配送车,早上把货拉到南京禄口机场,中午,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的顾客就能吃到高淳的螃蟹。“除了8名专业财务人员、5名管理人员、15名技术人员,联社还有6名专业策划人员!”邢青松说,此外,联社在50多个城市有产品代理商和专卖店。“可以说,我们完全是像卖工业品一样在卖农产品。”

除了管理和营销,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是金融支撑。联社成立了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获得农行和农发行5000万元的授信。所有加入联社的社员,如果资金周转有困难,可以在银行像取存款一样获得贷款。

一座大棚富了一个村

见到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培育村村民沈礼达时,他正在草莓大棚里“挑草”。今年他家一共租种了40个大棚,除了种植草莓、西甜瓜,还开始尝试培育草莓苗。

走进培育村,看见最多的,是瓜果大棚和大棚里挂满汗水的笑脸。10年前,这个在常乐镇22个村中排倒数第二、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后进村,现已是“南通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在培育村基础上,海门建设了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农民家家争种大棚,年人均纯收入18120元,超过南通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914元的近一倍。

一只蟹肥了一个镇

农业不仅仅卖农产品,还可以卖环境、文化、娱乐、休闲,产业链延伸是“抓钱”的重要法宝。昆山市巴城镇就是一个代表——

一路绵延的蟹舫灯火霓虹。当地人介绍,一个蟹舫,一年就做三四个月生意,能赚三四百万。

围绕一只“蟹”,盘活了一条休闲观光旅游产业链。巴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螃蟹养殖,如今螃蟹养殖面积达3.5万亩,年产螃蟹2500吨。去年,一只螃蟹给全镇带来接近30亿元产值,接待长三角游客达150万人次。

没有一亩地抛荒

48岁的李珠宝是东海县驼峰乡农民,他种了170亩粮食,一季稻一季麦。“去年我家纯收入有20万元!”他说,以前做梦也没想到种粮食能赚这么多钱。“我承包的地是比较贫瘠的,因此产量在本地属于中等偏下。但去年小麦每亩收了900斤,稻子每亩1300斤。七八年前我种的承包地是良田,可是每亩水稻最多900斤,麦子只有500斤。这几年,粮食产量提高太快了。”

产量提高为什么这么快呢?“品种不一样啊,还有,植保水平也不一样了。”李珠宝说,最近几年,县农委不断推荐、提供好品种,去年的小麦品种是“烟农19”,水稻是“连粳7号”,都是适合当地栽种的新品种,产量高,而且稳定。“水稻都是机插秧,收割都是机械化的,因此,虽说种了170亩地,却一点不辛苦。过去我家里只种了六七亩地,却累死累活的,因为那会儿没有什么机械。如今,粮食种下去后,农技人员经常上门免费指导,发给我们施肥卡、植保卡,我们按照卡上所说的做就行。如果出现问题,农技人员随喊随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