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高考作文题折射出的教育问题

liaowangzhisheng 2012-07-11 14:15:14 方绍伟/文 总第174期 放大 缩小

 

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一公布,立即引来了像往年一样的热议。出题确实是难,值得理解,可往年的题目再不靠谱,也不像今年的题目这么不靠谱。网上已经传开,安徽卷的题目《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被评为“智商最低的作文题”,辽宁卷的题目(《大隐隐于“乐”》)被评为“对考生最不负责任的作文题”。全国课标卷的题目(《船主和漆工》)则被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但在我看来,《船主和漆工》其实是“最吓人的作文题”。《船主和漆工》的题目是这样: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船主请一位油漆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油漆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油漆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油漆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看完题目和材料,考生似乎可以从三个方面确定立意:第一是有善心,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二是善有善报,好人能拯救生命,最终还会获得额外报酬;第三是知恩图报,喝水不忘挖井人。

但是,如果这三个立意能够穷尽这道题的“材料内容及含意”,那这个作文题就是非常完美。可是,考生现在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化的商品社会,他们还知道高考题目可能会考他们所意想不到的东西,另外考试的紧张还必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思路。考虑到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高考作文题目就不能有任何漏洞。

即便没有漏洞,考生都有可能“瞎想”;如果真有漏洞,那问题就是事关数百万考生了。不幸的是,《船主和漆工》偏偏存在不止一个严重违背常理的大漏洞。

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句话看,船主显然知道船底有洞。问题来了,船主明明知道船底有洞,为什么不马上请人修?油漆工都能想起叫来为什么不同时叫来修船工?或者为什么不让油漆工顺便修一下?难道油漆比补漏还重要?为什么又没提醒孩子们不要驾船出海?忘记一个环节(没请人修)有可能,三个环节(没请人修、没让油漆工顺便修、没提醒孩子们不要驾船出海)都忘记就有违常理了。即便油漆工就是能身兼数职的修船工,船主却只说刷漆而不先修那个自己知道致命的洞,那问题可能就更大了。

更加严重的是,“做善事”的漆工也有大问题。为什么漆工没有提醒船主看见船底有洞?漆工的修补是否就一定可靠?“举手之劳”的修补会不会因为顺便为之暂时堵住而使得一但远离海岸就更加危险?

现在已经有人传出说法:有个考生考试时是这样认为的,当船主知道那几个孩子是二房与别人所生,顿生杀心。孩子的亲生父亲化妆成漆工将孩子救下。

难怪《船主和漆工》被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因为题目的漏洞比题目里的“船底漏洞”还要大,而且大得惊人。船主可以是忘事、失责,甚至是“坑子”式的蓄意谋杀(即可能用油漆掩盖船的漏洞,出事后骗取保险金,补洞的报酬也可能是封口费);而漆工不仅不是“有善心”,反而可能是敷衍了事、毫无职业道德,而且根本不作通报。如此,原来以为百无一失的三个“立意”就已经不再顺理成章,“善心善事、善有善报、知恩图报”就变成了“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

不管这道作文题是选自有破绽的虚构故事,还是来自确有其事的真实生活,在事关数百万考生分数的问题上,现在最大的问号是:如果有考生从“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方面去写,他们最后会不会受到不公正的扣分?判卷标准和改卷人会“敬业”吗?最后会不会船主的船没进水而考生的脑子却被进水了?

争议的焦点在于,一方面可以认为:不能什么事情都往坏处想,油漆工就是修船工,补漏洞就是举手之劳。另一方面又可以认为:船有漏洞不补反漆,也没提醒孩子们不要驾船出海,实在是有悖常理。在这个争议焦点背后的更大问题是:如果我们肯定正面的作文立意而惩罚负面的作文立意,如果我们的教育“都往好处想”而现实却“常往坏处去”,我们的教育会有什么比“高考作文得分”更严重的后果?

上文提到,我们的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已经变得日益复杂,腐败之风和败德之象几乎已经渗透到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每个角落,以至于我们的教育也已经陷入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境地。这就是说,我们的书面教化已经与现实教化日益脱离,就像学生们的“成语新编”所说的,“知书达礼”的意思是: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学校里老师教了“书面意思”,学生们一回到现实里,还得被迫琢磨“书面意思是什么意思”。书面教化大多是“真、善、美”,现实教化却经常是“假、恶、丑”,你说我们的学校教育会出什么问题?很简单,书面教化会受到学生们的怀疑,书面教化会很少有人信,书面教化于是不能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形成稳定的预期。结果又会怎么样?也很简单,学生们会被迫形成一种“双轨思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就是我们都看到的,学生们也懂得了“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说的”,“让说的不是让做的、让做的不是让说的”。我们的教育希望的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可实际的效果却往往是一阴一阳、两面三刀。长此以往,大家就都知道,书面教化是用来“应付”和“掩饰”的,大家都只是“让面子上过得去”和“说说而已”;如果你真的按书面教化来,现实里你自己反倒会显得“很傻”、“很不懂事”。

也许有人说:不就是一道高考作文题吗?它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不就完了吗?较什么真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快就确立所谓的“双轨思维”。学生们变得“世故犬儒”的确可怕,但更可怕的,却是一些学生对“阴一套、阳一套”的困惑、惶恐和不知所措。

你想想看,书面价值在学校里和课本上被拔得那么高,我们甚至还有很多神圣的仪式去美化那些书面价值,可一到现实里,现实教化却在无情地否定和毁灭书面教化,这样的落差怎么会不给学生们的“幼小心灵”造成冲击和震颤呢?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当然是,在大多数学生缓慢地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学生还是“见人说人话,见鬼也说人话”,或者是“见人说鬼话,见鬼也说鬼话”,甚至是“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

拿今年这道高考作文题来说,多数学生会往“善心善事、善有善报、知恩图报”(“见人说人话”)等方面想,但一部分学生必定会往“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见人说鬼话”)方面想,还可能有少数的把两者混起来写进答卷。这就是所谓的“扭曲”和“错乱”,这当然表明我们的教育不仅很虚伪,而且很失败。

可这还不是最不幸的。最不幸的是,面对这种局面,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是老老实实地承认现实教化的存在和作用,而是像鸵鸟那样把头埋进沙里,甚至认为现实教化不好只是因为书面教化还很不够,结果,改造现实教化的问题就被取消了,书面教化就继续着自己的苦口婆心和歌舞升平。就像那句套话说的:我们的“主流是好的”。

结论很清楚,制度文化的问题既然在学校教育那里触及和解决不了,学校教育就只能回避它,并继续不顾逻辑地把书面假大空的道德文章进行到底。这时,谁还把高考作文的不公平扣分当回事呢?中国的教育在起码的道德问题上就是这样失败的,除非我们把培养“阴阳人”当成了成功。

套用一下高考作文题的话说:中国的教育有“漏洞”,你说是该“补”呢还是该“漆”呢?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