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长风破浪越三载 直挂云帆济江海

zhuantibaodao 2012-06-13 12:13:54 本刊记者/王云伟 总第171期 放大 缩小

 

 气势雄伟的崇启大桥建成通车为江苏沿海开发及全面小康建设乃至中国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实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启东市全面步入桥港新时代。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委外宣办主任司锦泉(右一)与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闻联合会会长、本刊社长张国良(右二)在南通市考察沿海开发成果

蔚为壮观的江苏如东洋口港

江苏省沿海办副主任王由礼(前排左五),连云港政协副主席、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俞向阳(前排右四),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邸占山(前排左二),连云港沿海开发办主任李莉(前排右二)等领导与采访团在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标志前合影

 

2012年5月21日至5月25日,本刊记者有幸参与了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沿海办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中国江苏网承办的江苏沿海开发三周年大型新闻行动。从南通、启东、如东、东台、大丰到盐城,再从盐城至连云港。5天马不停蹄地密集采访报道,记者亲身体验并深切感受着江苏沿海各地“沧海变桑田,天堑变通途”。所到之处,一派欣欣向荣、红红火火景象,一股“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气息迎面扑来……

放眼江苏近千公里的海岸线,沿海开发热潮一浪接一浪。三年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盐城、南通这三座在地标上被划作“苏北”的城市与大海定下盟约,以己之力,发展“蓝色经济”。三年后,沿海三市2011年完成生产总值8262.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3651元,城市绿化率为55.2%,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规划的第一阶段指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苏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沿海经济“洼地”纷纷揭去“欠发达”的标签,让祖祖辈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照进现实。

南通:举全市之力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5月21日上午,江苏沿海开发三周年大型新闻宣传活动仪式在南京启动后,我们首批港澳台媒体采访团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委外宣办主任司锦泉和江苏省沿海办副主任王由礼、江苏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处长张冠军等领导陪同和带领下驱车前往沿海开发城市首站——南通市进行采访报道。

采访团一行先后到访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华强文化科技体验基地、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苏通产业园区和清华同方等,对南通的工业科技、文化、船舶制造和经济社会发展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

据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介绍,南通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濒江临海,靠近上海,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14座城市之一。深入江海联动战略,南通现已全面迈入了桥港新时代,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通车,沪通铁路力争年内动工建设,南通将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洋口、吕四两大深水港正式通航,将分别建成国际资源港和重要的电煤港,南通彻底结束“有江无大桥、有海无深水港的历史”。南通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有长江干线堤岸166公里、海岸线206公里。

章树山说,南通港列全国沿海港口十强,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3亿吨,是国家开放口岸、国家主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重要成员。南通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纺织业是南通的“母亲工业”和支柱工业。近年,南通积极推动纺织业向高端转型升级,成为世界三大纺织品集散中心之一和中国纺织指数发布中心。此外,南通又是建筑之城、教育之城、文博之城、体育之城、长寿之城、平安之城和新侨之城。

章树山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两大跨江通道开通,洋口和吕四两大深水港通航,特别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他相信南通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当天晚上在南通文峰饭店宴请港澳媒体采访团。他说,南通的沿海开发潜力无穷,目前正处于关键阶段,未来商机无限。张国华表示,沿海开发是南通新的增长极、新的竞争力和新的发展优势所在。全市上下正肩负起这一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的状态,全力推进沿海开发取得新的业绩。南通将进一步突出滨海资源科学利用,加强整体统筹和资源配置。进一步突出滨海现代化城市建设,建设好临港新城,统筹好城乡发展,优化好生态环境。进一步突出功能开发和开放开发,坚持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加快建设港口功能性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服务功能。进一步突出人才支撑和机制创新并重,把优秀的人才聚拢到沿海开发一线,努力创新管理机制、融资机制、围垦机制等。$nextpage$

启东: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

5月22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江苏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启东采访。五月的启东海风劲吹,一样火热的是这片土地燃烧的激情,更有那随处可见的大开发大建设的壮丽画面。在实地考察了崇启大桥、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恒大海上威尼斯等地后,启东市委书记孙建华,启东市长徐锋,启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男男等亲切会见了采访团一行。

启东市委书记孙建华首先介绍了启东市的基本情况。他说,启东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黄海、东海、长江三水交汇处,三面环水,形似半岛,是江苏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在江苏沿海地区中,启东拥有紧邻上海的区位条件、濒江临海的资源禀赋、互通衔接的交通优势、崇文尊教的文化传统、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等五大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

在谈及启东市推进沿海开发的工作举措时,孙建华说,近年来,启东切实按照中央、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融合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牢固确立“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全力以赴打基础、创特色、谋长远,加快建设江苏沿海开发先导区、接轨上海港口城、江海交汇宜居地,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沿海区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特色产业的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前沿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统筹发展的示范区,有力地推动了启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谈到独特的区位优势时,启东市长徐锋如数家珍。他说,“一座大桥,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格局。”2011年12月24日,随着崇启大桥通车,一条沿着江苏东部海岸线蜿蜒而行的大通道已然成形。崇启大桥将长江南北紧密连接在一起,为沿海产业带的隆起,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今,气势恢宏的崇启大桥上,南来北往的车辆每天川流不息。这座助力启东经济社会腾飞的金桥如长虹卧波,牢牢地牵起了长江南北两座城市的手,也静静地打开了沪苏对接的北大门。

“崇启大桥全线贯通后,从启东1208平方公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开车到上海境内,都不到一个小时。黄金海岸与黄金通道交相辉映,启东一下从曾经的‘经济末梢’站到江苏沿海开发的最前沿。”启东市长徐锋这样阐述。徐锋表示,启东将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战略优势,全面放大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吕四大港加快开发的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好江海两大资源优势,做好产业互动联动、促进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海洋工程与重大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江海旅游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集群。

如东: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

5月22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如东采访,考察了建设中的洋口港、太阳岛LNG等项目。当我们的双脚踏上如东这片热土,如火如荼的沿海大开发气势迎面扑来。通过实地采访,记者深切感受到如东人民你追我赶、勇争一流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据陪同记者采访的如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余晶介绍,如东是江苏省的海洋大县,拥有长达106公里的海岸线,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江苏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唯一可建30万吨级码头的天然深水港址,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今后五年,如东将围绕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的目标,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港口引进、科技驱动、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能,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沿海经济带集聚,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爆发式增长。

在下午的记者见面会上,如东县委副书记、县长潘建华介绍了如东县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如东是江苏沿海开发14个县(市)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港口引领、科技驱动、城乡一体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聚力沿海开发,始终坚持科学开发、互动开发、聚集开发、生态开发、创新开发,邀请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一航院等科研院校进行了沿海大开发的顶层设计、规划,体现了环保、生态、优质优用、可持续四个原则,产业由低层向高层、分散向聚集、同质化向产业链发展,单一的基础设施配套转向生产性、生活性功能配套,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经济总量得到不断扩张,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8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到去年已升至第56位。目前,正集聚要素、集聚产业,突破港口开发,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

东台:科学规划,推进“绿色沿海”战略

5月22日晚上,采访团一行来到盐城市下辖的县级市东台市采访,东台以其绿色沿海开发的先进理念吸引着众人的目光。23日早上,盐城市委常委、东台市委书记张礼祥亲切会见了我们港澳采访团。他介绍,近年来,东台抢抓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持续推进“绿色沿海”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台特色的沿海开发之路。依托沿海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能源、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绿色能源形成了应用与制造互动、风电与光伏互补的发展格局。预计到“十二五”末,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达250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力争建成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县(市)。

此外,绿色食品产业重点发展绿色肉制品、生物保健品、特色海产品深加工,到“十二五”末产业规模可达200亿元,更大范围辐射华东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坚持集约节约开发沿海,科学实施百万亩滩涂围垦,全力打造国家级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高效利用滩涂资源,实行“风、光、渔”空间立体布局,着力构建循环经济链,打造全国最大的沼气发电站,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3日上午在参观走访东台市沿海风能和太阳能新能源互补项目的过程中,特别是当站在中节能光伏电站制高点,环顾四周,近2000亩的沿海地区上,高空风叶迎风摇动,地面光伏电板与阳光辉映,地下深挖式水产养殖初现端倪,风能光能应用与现代农业的立体格局,成为沿海一道独特的风景。

陪同采访团一起考察的东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志军告诉记者,在沿海开发的招商引资中,东台因其沿海优势,重点发展了绿色能源产业中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形成了风电与光伏——“风光互补”的发展格局。

大丰: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

在荒凉的盐碱地上,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在浩瀚的海洋当中,建起一个个“海上发电厂”;将滩涂地转化成中国的“新加坡”……这不是梦想,而是大丰市大丰港正在创造的奇迹。

23日中午,采访团来到“湿地之都、麋鹿故乡”——大丰市采访。一下车,印入记者眼帘的是英姿勃发、一片繁忙的大丰港。记者在大丰港风电产业园看到,总投资30亿元的金风科技在大丰设立了海上风电研发生产基地。一期工程2.5兆瓦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已经实现批量生产,近期开工建设的二期工程主要从事6.0兆瓦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研发和制造。金风科技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建设一个个“海上发电厂”,也就是漂浮式风力发电站,将风力发电机安装在一个个“小船”上,并结成等边形,固定在海洋中的某一个坐标上,为大丰人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

据大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平介绍,大丰港坚持“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沿海开发总原则,坚持港口、港区、港城“三港联动”首先重金打造港口、港区、港城规划,与“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相衔接,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相适应,加快转变经济方式,港区经济发展全面进入项目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目前,大丰港全面开工建设石化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木材产业园、风电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石材产业园、海港新城和海洋科教城等重大项目,并加大投入加快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具备了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陈平认为,借助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显著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和广阔的经济腹地,再加上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大丰市赢得了理想的发展机遇。

盐城:“沧海靓城”尽显创新伟力

在中国万里海岸线上有个罕见现象: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盐城市,市区和5个沿海县的县城,都建在远离海边的地方,最近的距海26公里,最远的竟在70公里之外,就像是在躲着大海!千百年来,盐城人对于大海既热爱,又无奈。常常叹息:“盐城的海,丑滩薄水,靠不上!有海等于没有海!”与当今多数沿海城市相比,盐城是个“经济洼地”。 如今,这个罕见的现象发生了奇特的变化。

2009年6月,国务院公布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盐城沿海开发注入强大动力。按此规划,盐城将建成一个特大型沿海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农副产品和能源供应储备基地、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基地。

5月23日下午,采访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盐城市环保产业园、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城南新区等地,一座朝气蓬勃、现代化新城展现在大家面前。盐城——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带着无限激情与渴望,大步迈进全国乃至全球的最前端。

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国强自豪地对记者说,发扬顽强的创新精神,盐城人打破了“淤泥质海岸不能建大港”的“金科玉律”,挤进了“中国沿海港城俱乐部”,激活了沉睡千年的茫茫滩涂,拥有了现代意义的海洋经济,扭转了“有海等于没有海”的历史颓势,从此真正拥有了大海!魏国强表示,对于盐城来说,就是要抓住现在的机遇,即沿海开发机遇、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和省委省政府决心振兴苏北的机遇。盐城在全省的位次从过去的第10位已经赶超到现在的第7位,差距在缩短。“接下来,我们要从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两方面赶超苏南。”魏国强说。

“盐城人沿海开发的实践,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抢到了发展先机,为中国沿海开发提供了珍贵的新思路。今后的盐城,肯定会更加令人赞叹!”江苏省沿海办副主任王由礼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连云港:以实力昂起江苏沿海开发龙头

5月24日至25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大圣故里、山海连云”——美丽的连云港采访。大家深入到连云港徐圩新区、连云港港、连云新城等实地观光,亲眼目睹了连云港市沿海开发战略实施三年来所取得的喜人成果。

连云港以港而兴,因港而名。连云港古称海州,海运事业可追溯到2000年前,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日本,当时就是选择在连云港出海的。唐朝时,据史料记载,连云港一次可停泊大船10艘,装“珍货数百万”。在上世纪初期,孙中山先生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出在连云港建设东方大港的伟大设想。

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三周年来,作为沿海开发的桥头堡——连云港的沿海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连云港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省世介绍,连云港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自然而然成为了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的三年中,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连云港港口集聚优质发展要素,2009年、2010年、2011年港口连续三年实现吞吐量过亿吨,连云港港口运输的三大特色陆桥运输、铁水联运、海河联运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陆桥运输承担了国内总量的60%的运量,保持着大陆桥过境第一大港的地位。连云港港口的疏港航道实现通航,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骨干路网初步建成,内河港一期6个泊位建成,海河联运功能基本构建。空港临时开放获得批复,并成功首飞韩国首尔。

作为全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连云港港口优势显著,开放载体优势明显。连云港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外向型经济指标排名在苏北靠前。同时连云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具有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

连云港正高高昂起江苏沿海开发龙头,彰显着港口城市特色。连云港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连云港决心在服务江苏和中西部地区中实现自身发展。按照省委的要求,连云港作为苏北城市,发展时序要和全省同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迅速明确思路:经济结构调高调优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同步推进。一方面将继续降低GDP的单耗,继续培育高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依托港口,在沿海区域大力发展“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临港产业”,壮大实力高昂“龙头”。“‘龙头’需要靠实力来说话,目前连云港虽然进入了跨越发展的快速通道,但实力还不够,我们将牢牢把握弥足珍贵的战略机遇期,使连云港成为江苏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早日把连云港建设成国际化现代海港城市!”

江苏沿海开发越三载,直挂云帆济江海!

本刊记者在参加“江苏省沿海开发三周年大型新闻行动”采访的数天时间里,虽然每天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但每天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江苏沿海正在激荡一股新的发展大潮,这股热潮的主旋律就是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共同富裕,富民强省。”通过此次沿海行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远立意、精心规划、科学安排,有力推动。仅仅三年时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从几组数字可以看到江苏沿海开发三周年的喜人成果:2011年江苏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8262.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3651元,城市化率为55.2%。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苏南、高于江苏平均水平。

三年来,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4%,高于江苏省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7.6%,高于江苏省14.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7%,高于江苏省5.5个百分点。2011年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高于江苏省1.4个百分点,投资总额三年来连续跨越4000亿、5000亿、6000亿大关。

美哉!江苏沿海开发越三载,直挂云帆济江海!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