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看不见的隐私争夺战

shehuiguangjiao 2012-06-04 18:28:12 文/谢區旸 总第170期 放大 缩小

 

近日,地铁安检再度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有媒体质疑已实施4年之久的北京地铁安检制度成为摆设,一位媒体记者带着管制刀具连续进出地铁站,却没有被地铁安检人员发现。

同时被质疑的,还有地铁安检制度对公众隐私权的侵犯。在网络上,不断有网友“吐槽”被安检员窥探隐私的事情:有人按要求过了机器安检,然后发现机器后面的安检员在嘲笑自己包里的某样东西;有人选择人工安检,却被安检员胡乱翻包。

上海市民张小姐非常积极配合地铁安检,但有好几次却听到了安检人员在议论自己包里的东西,因此感到“心里很不爽”。“一次在五角场,我自觉放包安检,一名安检人员一边看屏幕一边用很失望的口气对旁边人说:才一个苹果一个鸡蛋而已!”张小姐质疑,安检人员的这种行为和窥探别人隐私有什么区别?

北京的小乔也是个典型的地铁一族,但凡出门必坐地铁,考虑到安检浪费时间和侵犯隐私,他几乎每次都不愿意配合。“能闯则闯,能绕则绕,每年除了‘两会’和党代会期间,其他时候都不会很严。”

即便偶尔能逃过地铁安检,小乔还是逃不过无处不在的公共服务对隐私的侵犯。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无处不用的身份证登记信息,已经令现代的都市人的隐私失去了其应有的含义。

除了公共服务领域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商业也不断在攫取广大公众的个人信息——从最早北京六里桥地区公开叫卖个人信息,到现在各种个人信息倒卖网站猖獗。看看身边,绝大多数人都能隔三差五收到手机短信,卖车的、卖房的、培训机构的、保险公司的、贩卖假证的,各种各样的都有。

公共服务和商业领域显然已有对个人隐私的争夺之势。而回到个人,对隐私的保护的意识逐渐觉醒,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立法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摄像头:公共管理的最大法宝?

北京朝阳区居民李女士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每天上班,李女士都能通过幼儿园的网站看到女儿在幼儿园的实时情况。“其实就是个摄像头,再联上网,这样就能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受委屈。有了这个,就安心多了。”

李女士也有不喜欢摄像头的时候,每次回家进电梯,她都下意识地站在摄像头正下方,“那儿是盲区,不然让它照着,真别扭。”

和李女士一样,面对日益增多的摄像头,人们既爱又恨。

如今,无论是道路、商场、银行、学校还是街头,摄像头已经随处可见,其应用的范围、发挥的作用,也在日益扩大。

在北京朝阳区安苑里小区,一名物业管理员说,由于每个单元楼道和电梯都安装了摄像头监控,小区内基本没有发生失窃。管理员说,以前人来人往都靠人眼观察,现在在屏幕里面一目了然。

除了安全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纠纷的增多,摄像头俨然成了不可或缺的“目击证人”。无所不在的监控提高了公共安全度,却也增加了人们心理上的不适感。摄像头泛滥,也引发了隐私被侵犯的风险。

比如2008年上海地铁录像泄露事件。地铁站台上,一对依依惜别的青年男女,缠绵亲热。这一热恋场景,被拍成2分48秒的视频,镜头还进行了中景、远景的切换,甚至还有两人表情的“特写”。 据上传者称,视频来源于地铁站监控录像的画面,拍摄者则是地铁公司的员工。这段视频在当时成了各大视频网站的热点,点击量不断攀升,随之更是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被拍事主要状告地铁公司侵犯隐私。

摄像头下,我们还有隐私吗?在一次次监控信息被泄露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发问。很多人感到,有了摄像头,安全的确更有保障,但“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中”也给人造成一些压力,会感到不自在、随时“被盯着”。

李女士说:“今天谈论别人的视频被上网,明天我们也可能成为受害者,所以见了摄像头,我总想躲开。”

根据一项公共场所摄像头的隐私权问题的网络调查,49.14%的网民担心公共摄像头暴露隐私问题,56.86%的网民在摄像头下担心会走光或泄露私密信息等个人隐私。

不管你怎么担心,摄像头都已经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最大法宝,各个城市都在大力推广摄像头。据统计,全国摄像头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总数已经超过100万。$nextpage$

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北京某大学的大四学生小张抱怨,曾接到某科技公司业务员打来的5次“回访”电话,不堪其扰。小张回忆说,今年4月份在一场大型招聘会上,一名自称是某科技公司的业务员拿着一叠登记表主动与他交流,并拿出一张登记表请他填写。谁知几天后,该业务员便开始频频给他打电话,电话中并不提及录用等事宜,只是不停地向他推销该公司的电子产品。

还有更过分的。今年4月,吴先生的车险临近到期,各种各样的车险推销电话和短信不断进来,有一天竟然最多接了十几个电话,同时还收到十几条短信。“有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真是神通广大,都能详细地说出我的车型、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我车子买来两年,今年是第二次投保,这些保险公司是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的?”吴先生不解。

实际上,每年定期接受保险公司车险电话和短信的狂轰乱炸,已经几乎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车主“固定曲目”。

除了这类“固定曲目”,也有一些阶段性的“临时起意”。比如在银行刚开了一张卡登记了手机号码,接下来的一周或者几周时间里,各种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买房买车的电话会集中打进来。

小孩儿刚半岁的欧女士,也经历过这样的集中骚扰。去年11月,欧女士在北京某医院生完小孩儿,从出院的第二天起,每天就有好几个推销电话打到欧女士和她丈夫的手机上。从奶粉、衣服,到玩具、亲子班,各种推销,应有尽有。“最多的还是剃胎毛和给小孩儿拍照片的,有几个公司每天一个电话,怎么说都不管用,往往是一个电话接一个短信。”欧女士说,这种状态一直维持了一个月,“到三个月以后,剃胎毛的没了,拍照片的还有。”

欧女士很清楚是谁把自己和丈夫的联系方式泄露给了商家,“除了那家医院,还能有谁?”更要命的是,医院很有可能把更多的信息泄露给了商家,比如小孩儿的生日、健康状况等。

吴先生也知道是谁把自己的信息泄露给了保险公司。“肯定是卖我车的那家4S店,否则不可能清楚地知道我的车型、车牌号码等信息。”

吴先生表示,即便知道是谁泄露了信息,又能怎么样?

事实上,个人信息倒卖早已成为一种产业。一些专门的信息买卖网站早已出现。

今年4月20日,公安部部署全国20个省市区公安机关展开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统一收网行动。4天内,北京、河北等省市区公安机关全线出击,摧毁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平台和“资源大户”161个。

警方介绍,泄露个人信息的源头大都是相关单位或部门的“内鬼”。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涉案信息内容包括金融、电信、教育、医疗、国土、工商、公安、民航等多个部门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

据警方介绍,部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中有机会接触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是泄露信息的“源头”,隐藏较深。而直接从“源头”获取信息的“中间商”,在向各地批发、零售信息的同时,相互不断买入新的信息,掌握着海量数据,构成兜售个人信息的数据平台。

而“中间商”构建的强大的数据平台,最终流向了各种商业公司,包括保险公司、银行、汽车4S店、房地产开发商,甚至一些非法调查公司、讨债公司等。

保卫隐私无章可循

面对公共服务和商业领域对个人隐私的争相侵犯,公众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的意识也逐步觉醒。

然而,意识虽然觉醒,但是公众保护自己隐私能够采取的方法却没有多少。

不愿意配合地铁安检的小乔,也只能偶尔躲避的方法,“碰上风声紧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使用了。即使每次都能逃过安检,但也都要和安检员一番争吵,很影响心情。”

更多的人甚至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3.0%的受访者在遇到个人信息遭泄露后,只能选择默默忍受;15.6%的人会查询谁是泄露者;10.4%的人会去举报;6.0%的人表示无所谓。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是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方法,但事实上这一办法很难行得通。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曾指出,当前法律实践中一般将泄露个人信息视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侵犯个人隐私权应承担的责任多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而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证明难度非常大。这样一来,由于受害者诉讼成本过高,也缺少法律援助,所以就算赢了官司,也很难得到适当赔偿。这等于是从另一个角度鼓励了泄露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

目前中国法律体系中对个人信息泄露有所涉及的,是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该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但因为只有《刑法》有相关规定,更多的一般性法律、部门规章等末端法律制度的设计却没有涉及,因此,总的来说,法律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制度还不完善。

另一部具体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正在立法当中。

据悉,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课题组,承担《个人数据保护法》的研究课题,并草拟了一份专家建议稿。2005年,将近8万字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完成。但是直到现在,该法仍未出台。

上述调查发现,在公众保护个人隐私无门的今天,94.5%的人希望《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出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