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新主权与新边疆:网络边界再认识

tebiebaodao 2012-04-16 15:46:14 文/高红冰(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秘书长) 总第163期 放大 缩小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普及,各国在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局设立“信息海关”,试图对网上信息的流入或流出进行监管,传统思维方式下的“网络边疆”由此产生。

到2011年底,互联网已渗透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21亿人,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人。未来5年,全球上网用户将超过30亿人,中国上网用户将超过8亿人,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主流上网方式。互联网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的同时,也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现实的挑战。

近年来,美国政府先后出台国家网络政策,创立网络空间司令部,加紧打造网络空间的攻防能力,筹划制定系统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获取制信息权,同时,也将互联网政策从单纯的技术垄断、技术控制,发展为推广美国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围绕互联网的“信息主权”和“网络边疆”的争夺,需要在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和认识“信息边疆”的含义、结构和要素。

修建“信息长城”

1987年9月20日,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教授在中国境内通过X.25数据网拨号上网方式登录国外网络,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通向世界”。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可以认为,这是中国人为保卫网络边疆、悍卫国家利益最早自发采取的行动。

1996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国务院195号令),采取互联网络、接入网络和用户三级管理,首次以政府行政立法,分级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国际联网行为进行管理。该法规规定,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的信息和淫秽色情等信息。

这一年,美国《连线》杂志以封面文章报道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封面文章标题这样写道:全球最大的防火墙(The Great Firewall in the world),文章暗指中国政府像当年秦朝修建万里长城一样,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长城”和“信息海关”,监管来自境外的一些反政府、极端主义和不法组织的信息和网站。

从“网络边疆”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对互联网采取管理措施,中国并不是第一家。实际上,早在中国政府发布国际联网暂行规定之前,新加坡就颁布了《广播法》和《互联网操作规则》。《广播法》规定了互联网管理的主体范围和分类许可制度,《互联网操作规则》明确规定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内容提供商应承担自审内容或配合政府要求的责任。根据这两部法规,威胁公共安全和国家防务、动摇公众对执法部门信心、煽动和误导部分或全体公众、影响种族和宗教和谐、宣扬色情暴力等都被规定为网站禁止播发的内容。新加坡政府认为,作为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积极介入互联网管理。

2002年,普京就职总统不久后,俄议会就通过法律,允许政府监控那些利用网络的非法活动,规定司法部门和新闻部门有权在未得到法院批准的情况下,关闭任何被认为是极端主义的网站。另外,俄罗斯所有纸介和广播媒体的网络出口都必须向政府登记。俄杜马信息政策委员会加大立法力度,追究极端主义网站拥有者及运营商的法律责任,重拳捍卫“网络边疆”。

在互联网在全球进一步普及和渗透过程中,各国政府通过立法、行政和技术等各种手段,规避跨国界的信息传播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与冲击,同时也在积极地利用信息传播,提高国家战略软实力,增加主权的控制能力与效力。

重识“信息世界新边疆”

信息边疆,也称为网络边疆,被普遍认为是继海、陆、空传统边疆和太空边疆之后的第五边疆。重新认识信息边疆,树立新的网络主权概念,像捍卫国家陆地、海洋、天空主权那样捍卫国家网络主权,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国家主权的新要求。

从法理角度,主权国家在信息网络空间拥有的自主权和独立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主权国家对跨境数据流动的内容和方式的控制权;二是对本国信息流出和流入的行政管理权和司法管辖权;三是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权。以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为基础,国家信息主权包含“六要素”,即:信息技术研发、生产、使用的自主权;信息产业的发展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权;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权;信息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权;信息人才的培养和拥有权。

当前,互联网正悄无声息地穿越传统国界,将地球上相距万里的服务器和信息节点连接为一体,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穿越地理国界,这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地理防卫格局,给传统观念以巨大冲击。在信息时代,相对于有形实体空间,无形的网络空间更容易遭到入侵和破坏。统计资料显示,现在90%以上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漏洞,特别是特殊的行业和部门如金融、保险、政府等更是首当其冲。网上购物时的信息、个人的邮件、信用卡的帐号和密码,商家的信息数据,甚至一些政府在网上传递的资料频繁地受到截获,并以维基解密方式公开。可以认为,这些不断发生的涉及国家命脉的信息安全挑战,正在影响着国家安全和主权。$nextpage$

守卫“网络边疆”

在现实生活中,边防、海防、空防上国家主权受到挑战,往往会引起全面关注,而对互联网空间中国家主权受到的挑战,一般不容易引起关注。与传统实体空间相比,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无界性、联通性。有人认为,互联网无边界,网络不应设防,政府不应控制信息在全球的自由流动。也有人认为,那些涉及国家主权和国家重大利益的跨境信息流动必须进行严格管制。那么,网络边疆在哪里?我们应当在哪些地缘或者物理关口守卫网络边疆呢?

1.互联网域名和根服务器系统

在全球互联网运行中,根服务器系统负责对域名进行指派、分配和管理。全球一共有13个互联网根服务器单位,10个在美国,另外3个分别在瑞典、日本和伦敦。因此,全球大部分的域名和地址信息发自或经过美国。

负责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的机构(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由克林顿政府于1998年10月创建,美国商务部授权ICANN管理这13台根服务器,并拥有随时对这一管理权的否决权。美国商务部还曾宣布,将坚持保留对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的监控权。这一声明表明:美国掌握着全球互联网基础资源的最终控制权。

掌管根服务器运行,就如同掌管中央各部委机要交换站一样。对根服务器的运行控制,实质上是对整个互联网的最终控制。互联网域名,特别的国别域名,表征着一个国家的网络与信息主权。美国没有设置自已的国别域名,而是直接使用(.COM),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其致力于实现互联网全球统一性的政策和努力。中国的国别域名是(.CN),是经过艰难的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国外转移回来的,原国务院信息办授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运行管理中国的国别域名根服务器。为了提高域名解析效率和系统安全性,CNNIC将国外若干个根服务器引入国内建立镜像服务器,这些都是维护国家信息主权和国家战略利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就每个国家专属的互联网域名(即,国别域名)而言,应是该国网络边疆的无形部分,不容许别国随意屏蔽或进行各种违法活动。然而,2004年4月ICCAN利用对根服务器的控制权,接受了一些政府的指令,断掉了域名(.LY)的解析,导致利比亚在互联网上消失了三天。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域名(.IQ)的申请和注册工作被终止,相关后缀的网站全部从网络中消失。

2.互联网基础设施

互联网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媒体。一个国家的互联网络基础设施,是国家网络边疆的有形部分。正像公路系统由国道、城市干道、辅道共同组成的一样,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由骨干网、城域网、局域网层层搭建,使得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能够随时同整个世界连为一体。

大力投资建设互联网宽带基础设施,是拓展国家虚拟空间和网络边疆的战略措施。拥有自主可控的网络基础设施,设置网络国际边界路由交换设备,进一步加强对境外流入流出的信息管理。建立互联网骨干网交换中心和互联网应急管理中心,抵御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保证网络运行整体安全性。将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关系到国计民生领域的国家核心网络系统,视为国家网络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肆意破坏。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并将重点发展互联网安全管理,保证国家网络的安全与稳定。

3.云计算和海量数据

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是战略资源,土地是人们通过耕作获取食物的来源,分封诸候,封建割据,人们争夺的是土地资源。在工业社会中,石油和煤炭是战略资源,工业经济大规模生产需要的能源、动力和生产资料,来源于石油和煤炭。在信息社会中,计算和数据是战略资源,比特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性资产,谁拥有和控制互联网的计算能力和全球性的海量数据,谁就取得了信息边疆的控制权。

目前,谷歌的目标是整合全球的信息资源,其在全球运行着100多万台服务器,拥有海量的数据,是全球内容资源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脸谱的目标是连接全球70亿人口,短短数年间,其已经拥有9亿多用户,排在中国、印度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人口国家。苹果iphone手机在全球销售已经超过1亿台。谷歌、脸谱和苹果这些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创造和整合全球企业商业数据和个人信息的巨大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这些信息包括大量遍及全球的各国企业的在线商业数据,各国国民上网的行为信息、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和文件资料等。可以视为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信息主权之一。近期有媒体报道,谷歌承认,根据美国《爱国者法案》规定,把其在欧洲资料中心的信息交给了美国国家情报机构。

各国企业的在线商业数据,全面反映着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也反映着国家经济运行的动态情况。而个人信息,也就是国民在线数据,蕴含了海量国民的身份信息、网上行为信息和文件数据,能较为准确的反映该国整体上的网民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互联网应用状况、网民行为特征等信息,体现该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状况,了解该国舆论热点、民意走向等。

未来10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主权、网络边疆的问题将不断兴起和呈现。企业的互联网平台和商业生态系统将成为竞争焦点和主流方向,如,谷歌安卓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腾讯、阿里巴巴、电子港湾、亚马逊等互联网公司的开放平台,等等,正在将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电子交易行为,快速迁移到互联网平台上去,可以认为,哪个国家拥有互联网平台和网络生态系统,信息主权就在哪个国家手中。

2009年,微软宣布“依美国政府禁令,切断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和朝鲜五国的MSN即时通讯服务端口”,导致这五个国家的用户不能正常登录MSN服务。可见,一个依赖别国而不能自主运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国家,对网络边疆是没有任何主权和控制权的。

互联网,这个高速发展的新物种,正在缔造着一个国家的新主权,正在布防着一个国家的新边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