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留学热潮升温海归就业压力增大

liaowangzhisheng 2012-01-21 12:08:26 文/童剑 总第157期 放大 缩小

  随着留学热潮的进一步升温,近年来,回国发展的“海归”人数在激增,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63.22万人,估计“十二五”期间,留学回国新增人员将达到50万人以上,这也预示着“海归”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就业市场中,“海归”一直是个热门的词语。一个时期,海归曾一度被“高学历”、“留洋经历”、“眼界开阔”之类的评价包围着。在激烈的竞争中,那些脱颖而出的“海归”更被视为“幸运儿”的典范。从最初的光环笼罩到“海待”等现象的出现,“海归”的就业形势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海归”水土不服,短时间难以适应国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一些华而不实、眼高手低的“海归”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出去时千挑万选,回国后千差万别。“海归”们抱怨缺少慧眼的伯乐,殊不知用人者看他们时已经掠去了那道曾经十分耀眼的光环。

  从海归到海待

  中国最近的一次留学大潮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初期的留学生皆为公派,都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千挑万选,多是“精英”出国。由于是公派,除非特殊原因,学成返国是必然选择。这一批高端人才随即进入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有企业就业,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民间,这个时期的海归是精英和人才的代名词,从各种海归人才引进计划中给予免费落户、人民币一次性补助、解决配偶、子女的工作和就学等诸多优惠就能看出。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CCG)发布的《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曾提到海归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传统的科教文卫领域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的54%,都有留学经历。在金融领域,正是由1988年3月留美学生王波明、高西庆联合向政府提交建议书,此后才有中国最早的证券机构联办成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大部分都由海归创办和管理。甚至在政界也不乏万钢、陈竺等一批海归高管,有统计称“十六大”356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6.2%有海归背景。

  中国海归的光环开始褪色始于2006年。从1978年到2009年底,留学回国人员达49.74万人,近50万海归在中国找工作,机遇多,挑战也不小。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市场,陡然增加的就业压力也传导至海归群体。2004年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工作部有关海归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中,71.3%的海归在回国后至少6个月才找到工作;一年以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占10.2%。2005年HR实验室对1500个海归样本的统计结果,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不得不暂时待业而成为海待。2007年慧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2007海归人才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六成半左右的企业认为海归的就业形势一般。

  高投资,低回报

  海归性价比低,3000元初薪与内地大学毕业生相差无几,背后是至少几十万元的留学投资。

  不仅海归就业难,步入中国职场的海归们拿到高薪酬和高职位的也为数不多,起薪一般是3000~5000元,薪金要求5000~8000元的占27%,而真正拿到5000~10000元的只有15%。一份对在广州市留学回国人员的调查显示,海外留学生中,除了博士的实际收入多于预期外,硕士、本科及专科生的实际收入都低于其预期收入。尤其是海归的初薪工资水平持续下降,2011年仅为3000元,与中国一般大学应届毕业生相差无几。但他们在海外求学的投入却远高于国内。粗略计算,如果出国留学需要60万人民币,假如留学者回国后的月薪是1万元,那么至少需要5年挣回成本,如果月薪在5000元,那么需要10年收回成本。如此低的性价比常常让海归们悔不当初。

  本世纪头十年的出国留学大潮中,体制外自费留学生占到总数90%以上,出国目的显然不像“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那般单纯。这一时期出国留学没有选拔标准,甚至连学费和语言的门槛都一降再降,学习优异者可以留学,投机钻营者可以留学,奋发图强者可以留学,家财万贯者也可以留学,于是留学生这个群体也成了三教九流的大杂烩。其中不乏一部分并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而是仰仗父母有钱玩乐享受,花几十万混一张洋文凭,却证明不了任何能力的“镀金”海归。

  留学生队伍良莠不齐

  中国青年报记者袁铁成2002年在日本、德国对中国小留学生进行调查和采访后出版《留学与垃圾》一书,描述了众多留学生出国后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表现糟糕。在另一位留学生王莒宁的讲述中,国外纯开放式的环境让语言不过关的中国留学生更加封闭,只能每天混迹于中国人的圈子,基本上躲避和老师的主动交流,成为课堂上“沉默的大多数”。生活上,不少有钱学生频繁出现在赌场、酒吧、夜总会;平时考试漠不关心,一到考试和写论文就熬通宵、临时抱佛脚或者雇佣“枪手”。

  自2010年中国职业经理人唐骏学历涉嫌造假被媒体公开后,“野鸡大学”的说法被国人熟知。事实上,为出国、为毕业不择手段,买卖学历、代发论文、代为在海外出版论文书籍、夸大成绩等在留学生圈子里屡见不鲜。Zinch China咨询公司为美国多所高校招收中国学生,该公司采访了代理中介和招生顾问以及200多名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90%以上的学生提交了虚假的推荐信;70%的学生由他人代写自己的申请论文;一半的学生提交了伪造的高中成绩单。

  2008年10月,法国土伦大学发生了一起暴力袭击事件,一个应将一大笔钱交给中间人的中国学生在校园遭到攻击。警方对该大学行政部门的调查发现,当考生为中国人时,考试过关机率明显提高。几乎100%的中国学生都能拿到硕士文凭,其他国籍的人,包括法国人,获得硕士文凭的比例也只有60%~70%。当年土伦大学中国学生暴增,约有650名,其中100多名新生不会讲法语。4年来,几百位中国学生从企管学院取得文凭,中国学生的注册率越来越高。

  不仅留学生主观上有“买学历”的动机,跨境教育机构和私立学校也看中巨大利润,在没有得到国家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情况下,授予欺诈性的或毫无价值的学位造就了一批冒牌留学生。教育部自1993年到2010年1月总共发布的47条留学预警中,共有34个涉及到留学教育服务质量的预警公报。2003年法国东部某大学的几百名中国留学生向当地政府和校方提出抗议事件,就是由于该大学只有350名学生的接待能力,却招了500名中国留学生,他们缺乏生活设施,教学水平也得不到保证。2009年澳大利亚环球教育集团破产,旗下5所私立学校倒闭,约3000多名学生受到影响,其中有中国学生1265名。

  留学生质量的另一个考察角度是回国率。教育部2009年公布的数据称,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公费、自费等各类出国留学生总数达139.15万人,其中仍留在海外的有近100万人,只有39万人归国,回国率仅为28%。这就意味着,本就良莠不齐的留学生队伍中,多数人可能是在国外难以立足才回来。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来自美国奥克里奇大学联合会的调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理工类博士学位后4~5年内仍继续居留美国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留学生的居留比例。2002年在美国获得理工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共2139名,其中92%到了2007年还留在美国。

  “务实”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

  海归的光环逐渐褪去,大多数企业在雇用海归留学生问题上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一项关于回避雇用海归留学生的原因调查中,“认为没有必要”的回答占一半以上,“要求的工资偏高”的占39.7%,“熟悉国内环境”的占25.8%。这些遭遇就业难的海归有一些共同特点,在海外没有工作经验,并不能发挥相对本土人才的国际化优势,在国内也缺乏工作经验,跟“老外”没有区别,缺乏熟悉本土的竞争力;在国外就读的相对本土大学也并不是很好的学校,专业能力与成绩并不怎么样;能力没有问题,但期望值过高;需要一个适应、过渡的过程。

  具体而言,目前有57.24%的海归专业为经济管理类,选择工科类专业的总比例为26.31%,其中计算机电子通信类专业最多,而理科类专业所占比例最小,还不足5%。鉴于此,专业过于集中在商科的海归并不是企业最短缺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甚至在很多企业家看来,不少海归的最大优势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在专业学识上、创业能力上,与国内一些顶尖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太大竞争力。

  “务实”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有公司HR会明确要求海归在国外同行业企业中真正从事过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不是一些低层次、接触不到企业核心管理理念和技术的辅助性岗位,而这恰恰正是许多海归的软肋。有关留学生调查显示,没有工作经历的海归占比例在一半左右,年龄越小,该年龄阶段中这类比例越大。但在就业市场上,同时拥有两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和一年以上正式工作经历的海归最受国内企业欢迎,其中已经在企业中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比例超过了九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