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强行侵入的影像

liaowangzhisheng 2011-12-24 23:38:13 文/张天蔚 总第154期 放大 缩小

 

我的一位摄影师朋友曾经不无得瑟地夸耀说:“我的长镜头一举,快门哗哗一响,迷倒女生一片。”而以我对他的了解,如果没有长镜头的装饰,不会有太多女生为他倾倒。

不过这倒暗合了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的说法:相机的造型和结构,都很容易让人对其产生某些性方面的联想。为了恪守我们早已习惯的“尺度”,我回避了她所使用的那个直接而触目的男性器官称谓,但即使复述得如此隐晦,我想大多数读者还是能立刻明白我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也正如桑塔格的进一步推论:无论多么生动和神似,这种直接的隐喻和联想还是过于肤浅,这个联想后面更深一层的隐喻,其实是在“拍照”过程中,摄影者借助相机对被摄对象的侵犯和强暴。

除了出现在新闻事发现场的摄影记者,拍摄行为最集中发生的场合,无疑是旅行途中。有人把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的行为,不无刻薄地归纳为“上车睡觉,停车撒尿,到点拍照”,我则把它改造成了更简洁的“我到了,我尿了,我照了”。但这种以景点留影为目的的拍照行为,产生于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共舞,倒不太具备侵犯和强暴的特征。真正的侵犯,是那些四处端着长枪短跑,拉开架势准备“捕捉”些什么的人们。

在以前的一篇博文中,我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在藏区,尤其是牧区,当我们“明目张胆”地将镜头对准藏民时,总是男性藏民表现得警惕而不够友好,甚至威胁动粗或以“天价”而拒绝拍照。而女性藏民却大多友好和善,积极配合。总想拍的更“真实”,因而被拒绝最多的腾云(一位驴友)认为,这现象证明男人与外界交往较多,因而“学坏”亦重;而女人相对原生,因而亦更纯朴。而我以为,男人,尤其是传统社会形态下的男人,总是承担着“守土”之责,对一切侵入者保持警惕。而穿着鲜艳的冲锋衣,举着相机瞄准他们的我们,实际上是一群精神上的入侵者,那种不由分说的姿态,其实很不友好。

写下上面这段话的时候,我还没有读过桑塔格的著作,但我在实际行为中的直接感受,竟与她通过“读图”而归纳出的理论如此惊人地一致,可见摄影这一行为所隐含的意味是如此地显著,以致根本不是什么需要发现的秘密。

其实即使没有相机构造引发的联想,拍摄行为本身的侵犯意味,本来就在于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关系之中,捕捉与被捕捉、记录与被记录,本身就是一种并不平等的关系。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可以佐证这种关系:同样是出门旅游的中国人,出国游客手中的相机,大多对准同行的旅伴,为其留下置身异域的倩影;而在国内旅行,尤其是深入偏远乡村的时候,游客们手中的相机却会不自觉地对准粗陋的村舍或沧桑的面孔,却很少对准自己的同伴。在通常的理解中,贫穷的乡村更震撼人心因而更值得记录,也就更容易成为摄影者关注的对象。但每个摄影者都心知肚明的是,对着贫穷而沧桑的面孔举起相机时,他的心里会更加自信和坦然,这种心理的优势让他可以不费踌躇地伸出镜头,甚至从来都不用费心考虑,出现在他镜头中的对象,是不是愿意被他的镜头所“捕获”。

在一次藏区的旅行途中,摄影行为的强迫和侵入意味,竟以一种残酷的面目呈现在我面前。

在旅游大潮的裹挟之下,圣湖纳木错也无可逃遁地被开发为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当地藏民提供了生意,孩子们的生意,则是露出灿烂的笑容,依偎在游客身边充当留影时的活动道具,前提当然是游客要为此付出一点微薄的代价。我的一位同伴揽着三个孩子,留下了一幅颇为温馨的画面之后,却为几块钱而和其中一个大约6、7岁的女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我的同伴坚持事先约定的每人一元的价格,女孩却执拗地要求以快门按下的次数收费。这场年龄悬殊、语言不通的争执,由于双方的坚持原则、各不相让而变得极其荒诞。过早介入商品交易的孩子,在与各色游客的斗智斗勇中变得狡诈、刁蛮,在各地景区都是寻常的景象,但眼前这个女孩却不惜翻滚在地、哭号不已,其弱小身躯表达着远远超出几块钱得失的委屈和愤怒,她的充满恨意的眼神明确无误地告诉我这一点。在我如数付给她所要求的几元钱之后,小女孩拉扯着妈妈的藏袍蹒跚远去,她的仍在抽泣的背影,让我相信刚才的一幕至少不是完全的演戏。那么,究竟是我们的哪些行为,触怒了这个已经会在镜头前绽出职业笑容的女孩?把女儿临时“租借”给游客拍照,然后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地观看着这一幕的母亲,心里又在想些什么?

除了挣到几块钱之外,游客们的拍照行为几乎不会在这些游荡在湖边的女孩生活中,留下任何有形的印记,尽管在不同的镜头前面反复绽放的笑容,会跟着无数相机的主人流散到她们从来不曾听说过的地方,但她们自己却几乎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笑脸。可是这段必须不断面对各种镜头的童年经历,注定会在她的心里留下什么,而且作用于她未来的生活,只是这一切她们自己或许并不自知,那些曾经租用过她们的游客,对此也无暇顾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无数个强行介入到“原生”景区的镜头,固然为那里的百姓带来经济的改观,但伴随着哗哗的快门声而倾泻到他们生活中的“现代文明”,究竟在他们原生的文化基因中嵌入了些什么,或许是拍摄的我们和被摄的他们都还无法获知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