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孔庆东爆粗背后的左右之争

liaowangzhisheng 2011-12-01 11:31:46 文/丁咚 总第152期 放大 缩小

 

孔庆东再次爆粗口破口大骂南方报系记者。这位记者在“记者节”前一天对他提出采访请求,结果遭致一顿不分青红皂白的“泼妇骂街”,收到一份绝对不菲的“大礼”。不仅如此,这位“北大醉侠”显然醉得不轻,以致神情恍惚将他的骂语接二连三捅到微博上,并自称是“八路军骂汉奸”以引蛇出洞,引出更多无良媒体,让网友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这位近些年来“以骂求名、以贱求敌的娱乐圈教授”(评论人叶匡正语)此番骂阵让人大开眼界之余,也引起了舆论的鼎沸,从知识界到普通网民,公众绝大多数都为他的低级恶劣的言论不齿和愤怒,甚至有人建议北大清理门户,开除败类。

从目前公众舆论的反响来看,大家最不满的是他毫无顾忌满口脏话,以北大教授的身份行市井小民之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辱斯文,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但孔教授骂人并非始自今日。他早就说过“记者现在是我们国家一大公害”,“这些记者排起队来枪毙了,我一个都不心疼。”叶匡正说,孔庆东已成了一个过气的“名人”,早年在写作上树立的一些名头这些年呈下滑之势,不再受公众关注,相反,他“从骂中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乐趣,于是便把自己后半生的事业,押在这种粗口文化上了。”

在我看来,公众舆论真正应该关注的不是孔教授大放厥词,胡言乱语——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这等人大有人在,不会因为他一个人而让世风发生显著改变,我注意到,在众口挞伐“孔叫兽”的同时,也有一批人在为他打圆场,甚至喧嚷着捋起袖子来一齐上阵,展开骂战,矛头指向“汉奸媒体”以及所谓“汉奸”。换句话说,孔庆东不孤单,在他的身边,还有一群人持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在他身后,还积聚着一批公众力量。

这股力量就是邓小平曾经高度警惕的“左”派势力,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存在,而且,动不动就组织起来,对着中国社会的良知力量进行“炮轰”、“围剿”。他们大约自己都自觉底气不足,所以只能依靠人海战术来获得论理的优势。

这些人大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着“雷语”吸引人注意,以此扩大宣扬其观点,以影响世道人心。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一家网站,孔教授、司马先生、还有一位现在几乎不写博客(如果写,也只写那些遵命文章)却自命为名博沙龙“主席”的人,都是那里的座上宾。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遗老遗少的典型气质。他们念念不忘那段令所有正直人都难堪的历史,希望中国重新回到过去,再度成为“小国寡民”的国度,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无所不在,并将权力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建成抵御西方“普世价值”和“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铜墙铁壁。

在很多人看来,左派都“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既得利益者的“同盟军”。他们并不是真的得势,真的是个“人物”,甚至利益集团也并非真的打心眼里瞧得起他们,把他们放在“智囊”的位置,只不过是将其当作工具。

相应地,在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里还有另外一群人,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众多渴望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权利都获得解放的普通大众。这些人自觉与利益集团保持距离,随时睁大眼睛,一旦发现他们滥用权力,侵害民众利益,就会予以揭露和批判。尽管被“左派”冠以“右派”的标签,事实上,这些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出于自我的价值认知,并没有事先将自己划入哪一类。

因孔庆东骂记者事件在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上爆发的骂战,实际上是当今中国左右之争的一个缩影,是无数左右对阵中的一个新例子。而我们从以孔庆东为代表的新左派的公开言论中,也大约可以一窥其本质。

邓小平说过一句话,“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因为他是亲身感受到左的严重后果的。

(本文由“选举与治理网”特约供稿)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