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美国衰亡论的兴替

liaowangzhisheng 2011-10-24 12:50:21 作者:约瑟夫•S•奈 总第148期 放大 缩小

 

美国目前正处在一段艰难的时期:2008年之后开始的复苏逐渐放缓,有些观察家甚至担心欧洲爆发的财政金融问题将把美国和世界经济拖入二次衰退之中。

然而美国的政党却依然在预算问题上僵持不下,加之2012年总统大选将近,党派各方的妥协也变得愈发困难——共和党人都寄望于当前不利的经济形势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将奥巴马赶下台。在这个背景下,多方都预测美国将走向衰退,尤其是在中国的对比之下。

这并非只是专家学者的观点。最近由皮尤研究中心针对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其中15个国家的大多数民众相信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在英国,将中国放在霸主位置的民众从2009年的34%上升到如今的47%,而德国、西班牙和法国民众也表现出同样的认知趋势。事实上,此次调查发现,相比于拉美、日本、土耳其和东欧,那些美国最持久也最亲密的盟友们反而对其前景更为悲观。而在美国内部,这一比例也达到50%。

这类美国衰亡论的观点是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缓慢增长和一系列财政问题的体现,但在历史上,这并非第一次出现。

历史上不乏错误估计自身实力的时候。比如上世纪50~60年代,苏联人造卫星的升空使许多人认为苏联已经超越美国;到了1980年代,这一对象换成了日本;如今参照物又变成了中国。但随着美国的负债额在未来十年内逐步等同于其国民收入,且其政治系统又无力应对这个国家所面对的根本挑战之时,“衰亡论”是否会最终取胜呢?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未来政治变革中所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尽管这类因素常常被低估。诚然,经济发展会令中国在权力资源方面接近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然会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强国。

得益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令人瞩目的增长率,中国的GDP必将在十年内超过美国。但若用人均GDP收入衡量的话,中国尚需几十年才能赶上美国。

此外,即便中国没有遭遇任何重大的内部政治危机,当前的许多预测也都仅仅是简单的基于GDP的增长。他们忽视了美国在军事和软实力上的优势以及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不利形势。日本、印度以及其他试图制衡中国的国家都会欢迎美国的存在,正如身处北美的墨西哥或者加拿大会试图与中国结盟制衡美国一样。

从绝对意义上的衰退而言,美国的确面临着许多非常现实的问题,但其经济依旧保有很高的生产力水平。美国在总研发支出、大学排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和企业家指数方面依然稳居全球第一。根据上个月发布的世界经济论坛年度经济竞争力报告,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在全球排名第五,位居瑞士、瑞典、芬兰和新加坡这些小经济体之后,而中国则排在第26位。

此外,美国在生物以及纳米技术这些尖端科技领域依旧位于世界前列,无任何绝对经济衰退的迹象。

许多观察家担心美国社会将逐渐固化,正如100年前正处权力巅峰的英国那样。但不同的是,英国那些工场主的后代在资本积累后转而追逐贵族封号和荣誉,而美国文化却更具有企业家精神,且权力也更为分散。虽然对移民问题的焦虑贯穿了整个历史,美国依然能从移民中获取巨大的利益。据2005年的一项统计,此前10年创立的新企业中,25%都有外国移民的参与。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曾表示,中国可以依靠本国的13亿人口,而美国却可以依靠全球70亿人,并且将这些人力资源在一种多元文化下重新整合,由此产生的创造力是无法匹敌的。

许多评论员对美国低效的政治运作系统表示忧虑。确实,美国的创立者们建立了一个分权制衡的系统,以牺牲效率来保障自由;同时美国目前正经历着一个党派极端分裂的时期。但这种政治风气在美国历史上并不鲜见:美国建国的岁月也并非一首舒缓平静的田园牧歌——政府和政治经常会经历类似的情况,与眼下的情形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正面临一系列的严峻问题,其中包括公共债务、低水平中学教育以及政治僵持。但这些问题只代表了整个国家图景的一部分,而且它们基本上都能在一段时间之内得到解决。

把这些问题与那些基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区分开来至关重要。当然,美国能否实施这些可行性方案依然不确定;有几个委员会已经提交了利用增税和削减开支来改变美国债务上升轨迹的可行方案,但可行性并不能保证这些方案就能得以落实。正如李光耀表述的那样,中国“将会与美国比肩”,但在总体实力上依然无法在本世纪上半叶超越美国。

因此,那些令人悲观的关于美国绝对衰落的预测将被证明与过去的判断一样站不住脚。而在相对意义上,即便“世界其他地方的崛起”意味着美国统治力的衰减,也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霸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