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经济实力会否取代军事力量?

liaowangzhisheng 2011-08-24 17:13:59 作者:约瑟夫•奈(来源:CNN) 编译:晏如 总第142期 放大 缩小

冷战落幕,一些专家宣称“地缘经济”已取代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将成制胜关键,很多人认为这种变化将开启由日、德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目前,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的提升将标志着全球均势出现根本性转变。但此类观点却忽略了军事实力在全球政治中的作用。这些人认为一个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很快也会在军事上跃居主导地位。他们显然忽视了这么一个事实,即美国是在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70年后,才成为军事超级大国的。

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孰轻孰重

政治观察家们很早便对“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孰轻孰重”的课题展开辩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乃是实力的根本,政治结构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19世纪的自由主义者都认同这一假设,他们相信随着贸易和金融相互依赖性日渐增强,战争将不复爆发。然而就在1914年,英国和德国还是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这并未阻止一战的爆发,而这场战火更是令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倒退了近半个世纪。

军事力量被一些人视为世界政治的终极表现,仍需以繁荣的经济为基础。但在当前世界,经济或军事实力孰轻孰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许多关键课题,如金融稳定和气候变化,仍是军事力量无力解决的。

目前,中美两国在经济上高度相互依赖,使许多分析家对两国的经济关系与“权力政治”之间的关系多有误解。诚然,中国可以通过抛售所持有的美元储备来胁迫美国屈服。如若中国真的这样做,不但会因美元的贬值致使其所持有的美元储备价值下跌,也会减少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导致中国工人失业,引起社会不稳。换言之,这样做无异于将自己推向火坑。

要评估经济相互依赖能否起到作用,需要探讨不对称平衡的情况。以中美的例子来看,情况就像“金融恐惧平衡”——与冷战时期美苏军事相互依赖,两国都有实力通过核战争摧毁对方相似。去年2月,一些中国高级军事官员对美向台出售武器表达强烈不满,呼吁中国政府出售美债作为报复,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军事力量不可小觑

经济资源既能产生软实力,也能带来硬军事实力。一个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能为发挥硬实力所需的军事资源提供资助,还会成为各方争相效仿的对象。欧盟在冷战结束后拥有的软实力和当前中国的软实力,都同它们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密不可分。

在当前这个世纪,经济资源日益重要,但若因此而否定军事力量的作用就大错特错了。正如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所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接受这样的事实,暴力冲突在我们这一代不可能完全被消灭。有时候,一些国家会发现,使用武力——单独或联手——不仅必要,也是符合道义的。”

即使当前国家间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可能性低于以往,战争的巨大影响还是会驱使国家领导人决定购买巨额的军事保险。如果中国的硬实力强大到足以威胁邻国的程度,后者就可能会采取这样的保险政策,而美国则会成为提供此类军事保险的最大供应商。

这就显现了军事实力的重要角色。一些分析家认为军事力量的功效面临很大的限制,已不再能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终极标准。然而,军事实力无法在任何情况下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它已失去所有作用。毋庸讳言,它依然是重要的实力来源。

市场和经济实力有赖于政治框架,而政治框架不仅取决于规范习俗、政治体制及关系,还取决于“强制力”的使用。一个有秩序的现代化国家,应该对武力的合理使用享有垄断权,并能确保国内市场有效运作。在国际层面上,秩序比较脆弱,即便是很小的对使用武力的担忧,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发挥稳定的作用。

事实上,军事力量之于安全的作用,就像氧气之于呼吸:直到它变得稀薄时才能引起注意,并成为最主要的关注点。在21世纪,军事力量的效用虽无法与19世纪和20世纪时相提并论,但它仍然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要素。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