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三公消费”的前世今生

liaowangzhisheng 2011-08-13 19:00:37 文/刘汉鼎 总第141期 放大 缩小

 

2011之夏起始的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势将延展为一场“漫长的战役”。原来向社会承诺的公开时间表——今年6月,实际上只是这场战役“打响”的时间,而远非“总攻”的时间。

这么说,并非因为依照温总理要求,按时公开了“三公”经费的部门仅有科技部一家。在中央和社会舆论的一再催逼下,拖拖拉拉两个多月之后,才有“清汤寡水”的中国工程院一户跟上;又一个多月后,才差不多所有部门、单位陆续摊开自己的账本。——晚仨月俩月时间公布,实质上没什么大不了,大家几十年什么都不知道也过来了,不争朝夕。那些躲在周末、躲在官方网站的边角,甚至内页的不情不愿的小伎俩,也统统不算什么。毕竟公开了,而且以后,次次都得公开。

预期这场战役将会漫长无比,不是因为这次公开得拖拉,而在于:它发起很容易,最终获胜很难;既然发起了就不能输,不获胜就不能收兵;于是,发起者就要不断投入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不断宣示决胜意志,不断拉长战线……然后,胜负仍然在未定之天。

“三公”——中央部门工作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其实有更严格些的定义,加了“用财政拨款开支的”这样一个限制词。于是,在自家单位所属宾馆、招待所请客,肯定就不算“公务招待”了,它可以在承包上缴利润中扣抵,不必动用财政经费。

“公务招待费”,前世叫做“公款吃喝”,可称得上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当总书记的时候,据说就专门数过,建国以后到当时,中央关于治理“公款吃喝”的红头文件就已经发过40几个!

谁都不会认为当今公款吃喝问题比以前轻。但在“三公”之中,所谓“公务招待费”所占比重已是小头之小头!在6月底人大常委会批准的2010年财政决算中,“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公务招待费”才15.28亿元,比另两个“公”差远啦。

即使如此,可怜巴巴的“穷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宣布去年的“公务招待费”仅5.84万元,仍然遭遇网民的一片斥骂——你一年才吃了这么几头牛,好坏一正部级单位,糊弄谁呀?

中共建政62年来,辛亥革命100年来,中华人文创始5000年来,想管住官吏嘴巴的,从无成功先例。先秦时期领导干部闹待遇,就叫唤“食无鱼啊出无车”,不给鱼给车就歇工。毛主席那时候的点子是,每隔个几年搞一场运动,让群众把干部普遍揭批一个轮回,嘴馋的“四不清”官员肯定要吃些苦头。但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脸色看上去比较好、不怀孕肚皮也有些凸起的,仍首数“当权派”。文革中,沂蒙山区老家批斗老县委书记,其真正激起了“民愤”的罪状是:在县委招待所请客,竟然一顿饭吃了100多元!——那时的100多元,约相当于现在10000多元不止吧?

80年代胡(耀邦)赵(紫阳)反“公款吃喝”,采取的措施是“数盘子”——每餐标准限定“四菜一汤”。结果,盘子越来越大,逐渐大到“无底”。山东潍坊有一道名吃叫“朝天锅”,锅有汽油桶那么大,多少菜都在这一只锅里煮,菜品无穷无尽,却只算是“一菜一汤”。吃死你,还能赚个廉政模范啊!

这多少年治不好、死不了的“富贵病”,如今能治好么?人家都说,真正治“公款吃喝”比较有效的,还是干部体检时医生们发出的“三高”恐吓:大鱼大肉是找死,绿色蔬菜最可爱,以及科学养生知识的普及。

老话说:“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车费比饭费狠多了。另外,到今年,中国已加入WTO整10年。大小官员赴世界各地考察,基本上等同于在“村”(地球村)里逛逛,“因公出境”的人次大增。在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面前留下“大声喧哗”、“随地吐痰”、“钱多人傻”不良印象的同时,“因公出国(境)经费”也就逐渐由一小“公”变成了大“公”。

我记忆中,中央治理有关“三公”的痼疾,最有效的一次,是1998年尉健行当中纪委书记时搞的“一刀切”——公车必须一律国产,并且限制排量和总价!当时,省部级以上官员——以下的也有不少——座驾都已经到了奔驰、宝马级,“凯迪拉克”、“林肯”、“凌志”、“公爵王”等等豪华车品牌,其“美誉度”都是八九十年代作为官员座驾标志而普及起来的。有些发达地区乡镇长也坐奔驰,那不叫摆谱儿,显摆的是政绩!中纪委一声令下,“奔驰”们纷纷入库,配置顶天的“国产”品牌车也无非“奥迪”,次一等的当时只有“桑塔纳”。各级官员们一片哄骂——“崭新的奔驰车锁起来,另花三四十万买奥迪,制造新的浪费”……纪委硬挺住了,至今中国上下“官车”仍然奥迪当家,实践证明节省了巨量的钱。

当时政策的缺点是,没想到车价后来会变得如此之低。限价十多年没变过,当年买一辆桑塔纳的钱,如今已经够买一辆奥迪。新华社跑汽车行业的某青年记者,多年来一再通过“内参”提意见,呼吁公车购置费用标准要随市场价格浮动,直到今年,相关政策才做出一些调整——这种官员们悄悄占便宜的事儿,他非要挑明了吆喝,你说烦人不?

再后来,有人想把它“深化”一下,收公车,发车补。试点了若干地方,车补发了不少,但公车仍在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古以来,官老爷出门就得坐轿,并不是怕亲自走路累着。即便对车补很满意且很不在意“官威”的人,也得顾及同僚的感受——别人都坐就你不坐,显你腿脚好还是你觉悟高啊?所以电视剧里我们看到,刘罗锅怕轿夫累着时,就装模作样在透底儿的轿子里站着走,还是不敢自己步行。

现在好赖已经有90多个部门、单位把“三公”公开了,但公开的质量不高,主要是细化不够。“宜粗不宜细”,“大数好通过”,你懂的。

而在中央机关和直属单位晒“三公”之后,地方政府如何跟进?各省总得让驻外办事处的同志们先探探左邻右舍的动静,没人争这个先进,只要别太“后进”就行。磨磨蹭蹭省一级搞完,市一级再继续龟步。等“公开”到县一级的时候,我敢说,糊弄事儿的全套手段,就都已经在摸索、交流中完善、成熟了——在维护既得利益的问题上,官僚们的智慧绝对是无穷的。

所谓知易行难。中国要改革,大家都同意。应该怎么改,大家都清楚。但哪样改能改成,不会从既得利益集团坚硬的南墙上撞回来,那就难说了。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正平曾指出,要治理官员腐败还不容易吗?只要加强大额现金管理一条措施就足够了。他说得很对,但为什么没人愿意搭茬儿呢?一个优秀的反贪局长,天天加班加点,得罪的官员也仍是有数的;而一个真正优秀的预防腐败局长,袖手坐在家里,也会把满天下的官员全得罪!加强现金管理和“三公”公开一样,之所以难以推行,正因为它们都是釜底抽薪的招数。你就算是灶王爷,想釜底抽薪,也要先征得锅们同意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