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总第141期锋言锋语

fengyanfengyu 2011-08-13 18:54:22 总第141期 放大 缩小

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我们相信真相本身的力量。我们同为人类,拥有共同的爱心、悲伤、羞耻,也有责任通过信任和尊重,构筑一个命运的共同体。真相的价值,生命的尊严,相信最终会因为我们的坚持而获得。

——南都社论《痛悼遇难者,叩问责任人》

在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倾斜的中国,生于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人别无选择。但他们来到大城市后才发现,在大城市生活,要处处当忍者,他们已经成了大城市的“人质”。

——《中国周刊》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可以让女人感觉到幸福:一个是奥迪,另一个就是迪奥。”这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裸婚时代》的一句对白。当物质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择偶跨越不过的门槛,我们还有理由相信爱情吗?“裸婚”是坚持了爱情至上,还是对将来不负责任的行为,谁又能给出答案?

——《新民周刊》

诚如一些人所说的,微博开房的局长救了王功权,郭美美又救了局长,北京大雨救了郭美美,不过从当下来看,北京大雨也没救得了郭美美。这是一个不缺热点的时代,苦乐自知的只是事件相关的人士。

——《南方人物周刊》薛芳

北京东城和崇文、西城和宣武已经并区整整一年,上海也撤销了卢湾区和黄浦区,成立新的黄浦区。城市区域合并是大势所趋,但背后,却牵涉了复杂的利益争夺,变动最大的就是机构的精简和公务员的安置。

——《中国经济周刊》

今天的《环球时报》被贴上了越来越多的标签——“愤青大本营”、“爱国贼老窝”、“商业民族主义”等等。毫无疑问,《环球时报》是一份拒绝平庸的报纸,但正如一位论者所说,在今天的中国,拒绝脑残,比拒绝平庸重要得多、急迫得多。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北京给予非京生源毕业生进京指标名额为6000个,比去年大幅下降1/3以上。专家解释称,北京户口已经不能阻挡外来人口的涌入,它所阻挡的是外来人口得到相应福利待遇的权利。

——《中国经济周刊》

在第一支城管队伍出现14年之后,“城管”一词在中国已经不仅仅代表一种城市管理体制,代表一类执法队伍,更成了独具一格的形象化符号。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它是街头和虚拟世界里围观性公共事件的当然主角;在政府部门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的时代“气场”下,它亦沦为习惯性被调侃、被“恶搞”的另类,也许只有中国足协,才能有得一比。

——《南风窗》

中国的年轻人,在他的成长历程中,从未被鼓励去发现世界发现自己,他只是选择最主流的出路。这当然是最安全最舒适的,但他也并未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无限可能的人来看。

——刘瑜《我总忍不住打破周围沉默》

自由的新闻界的确有可能发生丑闻,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领域都无法避免的。但也正是自由的新闻界,才更有可能将丑闻揭露出来——要知道,这一丑闻不但卷入了媒体,也卷入了警方等政府机构。揭露这一丑闻的过程,本就是新闻界自由行使监督权的优秀范本。

——张伟《窃听丑闻不能成为新闻管控借口》

市场经济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和弱点,为保障市场的完善有序和 健康发展,建立一整套成熟的法律规则和监管机制是极为重要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包括法律规则在内的各种监管制度的真正落实。因为只有在市场环境诚实守信和规则制度明确落实的保障下,市场主体才能够展开良性的竞争,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独特优势。

——季静《“达芬奇事件”能否触痛监管的神经》

借着地铁“开错方向”,更有必要反思,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有几何?可以看到,在地铁“开错方向”之前,上海地铁的故障和事故一直不断,包括扶梯事故、列车相撞、列车停驶,列车撞人,屏蔽门夹死乘客等等,最夸张时,甚至一天内发生四起事故。类似情况在其他城市同样存在,以北京为例,这些年地铁安全同样状况不断,屡屡叫人心惊。别把地铁“开错方向”当成偶然,别忙为没有任何伤亡感到庆幸。惟有对每一次地铁故障和事故追根溯源,剜肉挖脓毫不手软,地铁安全才能找回迷失的“方向”。

——新京报《别把地铁“开错方向”当成偶然》

故宫不只是要分析事故原因、个别检查其文物保护的制度漏洞,更要系统地检视其文物保护理念、制度、管理、执行的积弊,建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专业的现代文物保护体系。做到了这些,才能重获信任,才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改进,使文物在故宫里就如同进了安全的港湾。

——陈家兴《监守自损文物,故宫如何补漏》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我想,要想预防和避免或者挽救桥梁坍塌悲剧的发生,就必须对桥梁提前进行问诊,有病就得提前医。如果桥梁在设计中就能早早地将混凝土耐久性等问题考虑进去;如果承建公司能够严把工程质量,如果监管部门能忠于职守、严格把关,如果管理部门能够在使用中经常性检查、维修和加固……我想也就不会有人闲着没事在网上大发“牢骚”抱不平,也就更加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了。

——蒋志平《不怕桥梁“软骨”,就怕有病不医》

难能服众的获奖人员让“脊梁”奖变成“戳脊梁”奖。某些公众人物凭借名气获奖,二三流名人只要交钱就可以入围,随便画几幅画、出几本书就可以被选上,在业界小有名气就可以问鼎……这样铸就的“脊梁”,放眼随处都是,其实一地鸡毛!如此“脊梁”评选,不是首例,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例。有人巧借名目卖“荣誉”,有人别有所图买称号,两下各取所需。如此“双赢”,破坏的是社会公信,损伤的是真正的荣誉。

——王月《“脊梁”奖,怎么成了“戳脊梁”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