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港校凭教育理念吸引内地“状元”

jujiaogangaotai 2011-08-04 17:38:26 编辑组稿/王云伟 总第140期 放大 缩小

 

自香港高校开始在内地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以来,每年高考放榜后,舆论总会传出港校又从清华北大手中挖走了多少“状元”。有统计称,2010年,香港大学录取了10位内地“状元”,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了17位,加上其他港校,竟占了当年总数的一半左右。而在2004年前,清华北大还能悠然地囊括几乎所有顶尖学生。

香港以弹丸之地,只凭数间大学之力,数年间就吸引了中国内地高考“状元”中的半数,这一现象早已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结果似乎仍未帮助内地高校提高竞争力。今年北京的三名文科“状元”就都弃北大而选择了港大。

很多人将香港高校在高考招生中的惊人竞争力归结为高额的奖学金、优秀的师资和国际化的环境。这些条件确实是内地大学短期内无法赶超的,虽有一定的诱人之处,但却不是根本原因。港校的吸引力一方面来自大学本身,另一方面则来自香港社会。

就高额奖学金而言,港校录取的学生中,只有半数左右能获得全额或者半额奖学金。未获奖学金的学生,其高考分数也往往达到内地优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却依然情愿自付每年高达15万港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成本到香港上学。这就说明,港校的引人之处在别处。

内地顶尖大学在师资和国际化方面虽然还落后于港校,但差距已经拉近不少了。只是这些硬件条件却改变不了港校和内地大学的最大区别,那就是港校教育更符合大学的理念,更有益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大学不同于政府,不是强调灌输和纪律的地方;大学也不是工厂,不是强调利益和效率的地方。大学就是大学,是让每个人更好地发现自己、开发自己,为走出大学走向社会做好准备的地方。

当然,港校的竞争力与香港社会总体的吸引力也分不开。不少内地学生到香港上学后,就表示自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为这个宽容温和的城市而感动。根据统计,在香港读书的内地本科生,大多数都留在香港工作或者深造。这么说来,港校不仅是在为自己争夺“状元”,也是在为香港社会争夺“状元”。而不少尖子生即便留在内地上大学,最终却不一定会留在内地工作。因此,两地高校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实质上是两地的人才争夺战。大学的吸引力,与大学所在地的吸引力是紧密相连的。

但是另一方面,一个社会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正是由这个社会之中的大学所培养的人创造出来的。因此,内地大学如果要提高吸引力,除了提高硬件条件外,更应该意识到要改变教育理念,培养拥有独立人格,且具备对良善社会识别能力的学生,才可能通过他们去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的社会,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不堪一击的招生竞争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