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转型升级曙光初现幸福东莞初具雏形

zhuantibaodao 2011-03-21 23:05:55 本刊记者 陈光宗 特约记者 纯子 总第126期 放大 缩小

东莞是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在历经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中低端制造业的高度聚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原材料、劳动力以及用地成本上升等问题使东莞意识到过去严重依赖外销出口、人口红利及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早在2007年,东莞就意识到了经济转型升级对建设“幸福东莞”的重要性,迈开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金融危机促东莞转型升级提速

从2008年开始,东莞在广东省率先探索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仅仅两年多,东莞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成功实现了就地转型升级,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与此同时,还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

东莞是中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外贸依存度曾一度达到200%。在金融危机中,严重依赖外销市场的东莞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东莞被推到转型的路口。

金融危机后,东莞加快引导企业转型,通过帮助企业搭建内销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外销转内销。现在,东莞内源型经济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超过60%,新增自主品牌众多,2010年广东内销1.1万亿元,东莞就超2000亿元,占全省五分之一,成为了“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

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东莞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快第三产发展、发展园区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推进“三旧”改造等方面多管齐下,经济转型升级曙光初现。2010年,东莞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作为东莞经济的重中之重,2010年东莞外贸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了东莞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2010年东莞进出口贸易1213.4亿美元,增长28.9%,占全省15.46%,出口696亿美元,占全省15.35%,进口517.4亿美元,占全省15.6%。

东莞转型升级的推进,为建设“幸福东莞”夯实了基础,为东莞敲开了“幸福”的大门。

幸福东莞赋予转型升级更高使命

在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的新时期,东莞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这一核心战略,在继续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赋予了转型升级新的历史使命。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东莞历经了30多年发展后,以其雄厚的实力肩负起人们对“幸福”的期盼。幸福在哪里?幸福又是什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城市能够带来的幸福并不是GDP的数字增长,而是体现在收入增加,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民生改善中。

对于“幸福东莞”的定义,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给出了回答。他说,什么是幸福东莞?幸福东莞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包括生态文明、精神文化、安全保障、权利诉求、尊严体面、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追求的满足,是贯穿于整个“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价值。

刘志庚指出,东莞要实现实实在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幸福,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幸福;要实现长久的幸福,而不是靠牺牲长远发展而获取的眼前幸福,不能用牺牲将来的幸福换来现在的幸福;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而不是少数人的幸福;要实现全面的幸福,而不是单一的幸福。

东莞市长李毓全说:“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对东莞这个城市后续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们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现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老百姓能通过改革开放,家家户户生活得到提升,幸福感就会明显增强,实际上对我们整个国家都是很好的宣传。”

幸福对于东莞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李毓全指出,建设“幸福东莞”,东莞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有竞争力。首先东莞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方向明确,还有政策支持,并取得了好的效果;其次,东莞的城乡一体化步伐快,基层实力强、基础扎实,社保城乡一体化也比其他城市优越,将来各镇街要按“小市富县”来配套。

“十一五”期间,东莞战胜了金融危机,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可以说,“幸福东莞”已经初具雏形,但东莞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十二五”时期,东莞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保障、文化素养等,以增强人民幸福感,向着“幸福”的更高层次迈进。

着眼于“十二五”东莞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幸福城市的具体方略,一幅描绘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活有所乐民生蓝图已缓缓展示在世人眼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