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发展面临“半城市化”挑战

junshiboji 2010-12-10 18:11:03 丁建兵 总第034期 放大 缩小

 “半城市化”的社会具象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农村人口进城,一直被当做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被局限在次级的劳动力市场,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有限地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种现象被概括为“半城市化”。

与“城市化”相比,“半城市化”的关键就在“半”上,犹如一个人一只脚已经跨进门槛,另一只脚还在门外,是一种分离的社会现象。“半城市化”的社会具象重点表现在3个方面。

一、 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农村流动人口是当今中国城市社会中最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非正规就业将农村流动人口锁定在单纯的劳动力上,没有给予同等的其他权益和发展机会,比如教育和培训机会、社会保障权益等。机会的欠缺和不公正,显然不利于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处在被市场和再分配权力双重弱化的处境: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越来越弱势化;另一方面由于受利益结构刚性化的影响,再加上农村流动人口缺少发言权和影响力,因此,再分配体系难以出现向农村流动人口倾斜的调整和改革,使得他们缺少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撑系统的保障。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教育系统。尽管最近几年政府试图改变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不平等状态,但是效果很不理想。比如各地政府不再允许公立学校向外来人口子女收取赞助费,但各种变相的收费仍然层出不穷;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成本(包括生活成本)太高,使得农村流动人口难以承受;还有不少学校拒绝接纳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歧视农村来的孩子;他们中的不少人不能持续而稳定地在城市上学,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受升学的学籍限制,父母不得不把他们送回农村上学,断断续续的教育不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等等。所有这些因素严重地损害了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益和机会,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老师也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甚至表现出非常歧视的态度。北京一家媒体记录了一个8岁女孩为何离开公立学校的故事:“课间操的时候,我头晕,就回到教室,他们(本地孩子)回来后说丢了一支笔,非说是我偷的,我特别难受,跟谁都没说,压在心里。后来我就让爸爸把我调到这个打工子弟学校来了。”

二、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目前,中国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大多采取3种居住形式,即租简易房子、自搭棚屋、住在雇主提供的房子。从区域上看,他们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虽说还不能用“贫民窟”来描述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条件,但至少可以说他们的居住条件是非常“边缘化”的,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他们是城市低租金、非正式的房屋租赁市场的最大主顾;二是居住在城市最简陋、环境最恶劣、区位最差的房子里。

居住在与城市隔离的“孤岛”之中,使农村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表现为非正常化、隔离化和村落化3个方面。所谓非正常化,是指他们的生活不稳定、不完整,他们中的不少人过着单身生活,生活在同性别的人群中,接触不到异性朋友。已婚者没办法过上家庭生活,有的是与子女长期分离,子女在农村靠老人照看,缺乏父母的正常呵护和监督,从而产生各种社会问题。

所谓隔离化,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只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圈子中和有限的空间里,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与城市居民和城市社会没有联系,更不能分享日趋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的隔离化还表现为缺少公共生活空间。一个在北京工作了6年的农民工没有去过天安门,是因为怕到一些有名的公共场所惹麻烦。绝大多数农民工没去过电影院,因为电影票太贵了,看一场电影少则20元,不少农民工一天的工资收入也就20元。

由于与城市社会相隔离,只生活在自己的群体当中,农村流动人口过着与其在家乡村庄相似的“村落化”生活,由此形成了与城市社会很不相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

三、农村流动人口之所以难以进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子,除了与他们的居住边缘化和经济收入低密切相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社会对他们的排斥。一方面城市已经离不开农村流动人口的工作和劳动,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们长期待在城市,仍然以居高临下甚至鄙视的目光看待他们,甚至将他们“妖魔化”,从而为排斥他们寻找合理的借口。

“半城市化”挑战中国发展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出现过“半城市化”现象,但是他们却没有遇到像中国这样的体制隔离问题。相反,发达国家不断出台一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旨在帮助这些处于“半城市化”的人口早日融入城市社会。如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政府就出台了廉租房政策,来解决这些“半城市化”人口的居住问题。经过第一代农村移民的“半城市化”,他们的子女由于享受到了与城市其他孩子的同等待遇,所以很快就融入到城市社会,从而消解了第一代的“半城市化”问题,使得“半城市化”问题没有在第二代身上延续。

而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制度改革满足不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整合之要求。长期性的制度不整合,将会使“半城市化”成为一种坚固的结构性现象,而且会“不断复制”。最近几年,我国试图从制度和政策上进行改革和调整,消除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歧视性和不公平对待,但由于牵涉到地方、群体利益的调整,因此遭遇重重阻碍,连酝酿近10年的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也遭遇挫折,迟迟不能出台,一些省市在短暂地取消暂住证后又恢复了这项制度。制度和系统层面如此长期的不整合,透过社会行动和心理认识,使得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趋于结构化、长期化和永久化的特征,不少农村流动人口失去了完全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比如,在长时间的非正规就业状态中,农村流动人口享受不到城市社会保障,致使他们难以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由于享受不到晋升的权利,他们在工作技能上得不到快速提高,从而限制了他们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变迁等;他们的子女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从而损害到其子女今后参与高考竞争的能力,更损害到其子女实现向上流动的能力,等等。由此可见,有越来越多的因素阻碍着农村流动人口由“半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这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当然,中国对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定的结构转型性优势:中国还处在社会转型之中,社会结构还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现在到了全面调整城乡关系、迈向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和系统重构与整合阶段,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中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