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边塞史诗吟咏记

kejiaoshequ 2010-12-10 18:11:03 楚啸天 总第031期 放大 缩小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榆林境内明长城全长1770里,镇北台被誉为长城第一台,位于榆林城北4.5公里处的红山之上。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

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属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观察所之一,是西北城区长城要塞和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据考证,镇北台是明朝“隆庆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是“蒙汉一家”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

 站在今天的镇北台上,思古幽情油然而生,一幅幅历史画面依稀浮现:边塞高台、孤城、羌笛、胡笳、风沙、寒云、南去飞雁……这一切都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岑参的“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昌龄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恍然间,一个个历史人物跃然眼前:蒙恬长城脚下书狼毫,霍去病饮马翰海缀战袍,哥舒翰横行戈壁屠石堡,范仲淹经略陕北逐元昊……

与镇北台同时修建的“款贡城”则是官方往来的体现。顾名思义,“款贡”就是款待来宾,接受纳贡。历史上,明朝廷为了保障边关局势稳定,安抚牧马南侵的蒙古部落,开设互利互惠的交易市场,化干戈为玉帛,以示修好而专门修建的“官驿”。用来接待洽谈军政事务的蒙古族部落首领和从事边贸业务的使者,并在这里会晤、谈判、受贡、赏赐和进行官方贸易,俗称“官市”。有了“官市”,自然就有“民市”,距镇北台西南方向约800米的“易马城”,就是民间“和平互市”的重要体现,就是专供民间自由贸易的场所。

中华瑰宝——红石峡摩崖石刻

与长城镇北台遥相呼应,红石峡摩崖石刻作为一处秀美瑰丽的风景,世间罕见,更为人所瞩目。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东西对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的红石峡。《榆林府志》记载: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呷”。所以来此观光的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蓬莱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积成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庙门在峡南,内有石台阶。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约十多个。有“天门”、“地门”各一,都是隧道。“天门”从寺通至峡顶,中间有一阁叫“翠然阁”。从石崖内登台阶而上,站在峡顶俯视寺内广泽渠,只见水圃成荫、宛然如画。“地门”从寺内通到峡底榆溪河岸边,人们通行时须弯腰行走。寺内有石刻佛像,工艺精巧。峡两岸普渡桥飞架东西,势若长虹。峡内树木青翠,群花争艳,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西照时,如红霞冉冉升起,故名“红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

因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 ,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到,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大夏国都——统万城

  

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靖边县北端无定河上游支流红柳河的北岸,屹立着一座赫赫有名的古城遗址,它就是我国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高原建立的“大夏国”都城——统万城。统万城建造于公元413年,毁弃于公元994年。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的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

那屹立于沙区之上的皇城雄姿,历经沧桑而坚如磐石的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建筑方法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画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统万城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及各类珍贵文物,使其成为研究五世纪草原民族建筑艺术,探讨从大夏到西夏延续5个世纪之间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一处考古旅游胜地。

统万城作为大夏国都的历史仅10年多,但作为北方军事重镇,它像层层沙海中搁浅的一艘巨轮,永远停泊在毛乌素大漠中。统万城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各类珍贵文物,正在处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进程中。

闯王故里——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南麓,是我国惟一现存的一座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行宫。

这座行宫依山据险而构筑,主体由乐楼、梅花楼、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等七处主要建筑所组成。乐楼两厢原为看台,一高一低。捧圣楼共三层,高约17米,为梨形楼顶。第二层有圣像残迹,壁画依稀可见。拾级而上,一石刻牌楼首当其冲,上书“冶世亥武”四个篆字。再登便是二天门,这里是整个建筑的咽喉,经此前行,即到达启祥正殿。纵观行宫,楼台叠峙,亭殿交错,廊腰缦回,气势非凡。

据《米脂县志》记载,盘龙山原名马鞍山,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陕西省西安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即派侄儿李过回米脂。李过见这里群山环抱,龙盘虎踞,气势雄伟,便建议李自成在此建行宫,以备闯王返乡时使用。此山亦改名为盘龙山。

清王朝建立后,下令将李自成的遗址全部铲除,惟独这座行宫完整地保存下来。据说,明崇祯九年李自成第一次带领军队回乡,为使家乡免遭战火而没有攻城,并留下白银三万两,赐令县令修文庙、兴义学。不料李自成走后,米脂县令不但不修庙兴学,反而刨了李自成的祖坟。李闯王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大肆屠杀李氏家族,米脂城内血流成河。米脂百姓为了保行宫,在启祥殿内塑起真武祖师像,把行宫伪饰成真武祖师庙,这样才使其幸免于难。今天,气势非凡的李自成行宫游人四时不绝。

杨家将故居——杨家城

在神木县东北约20公里处,据史料记载,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杨家将祖籍就在麟州。五代时期,后晋石敬塘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麟州靠近契丹占领区,为了对抗契丹贵族,杨宏信就自立为麟州刺史。据欧阳修撰写的《杨琪墓志》记载,杨继业是杨宏信的次子,杨延昭是继业的儿子,“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杨家三代镇守麟州,杨继业父子三世抗辽,都是北宋世代名将,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金、元、明历代改徙,杨家城时兴时废。明正统八年(1443)今治神木县兴建后,遂废弃再未沿用。

这座古城遗址为长方形,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长300米左右。原分内、外两城。内城居中,有南、北二门,外城周长约4公里,城墙无定形,皆倚山势踞险而筑,蜿蜒跌宕,巍峨险峻,有东、南、北三门,西为绝壁,高陡无门,下临滚滚西南流向的窟野河。远远看去,万里长城从西南方向逶迤而来,穿过古城遗址,又向东北而去。一座座高耸的烽火墩台远近错落,如同一个个威武的哨兵矗立在山头。城东南,相传原有松树三棵,枝柯相连,粗可二三人合抱,人称“神松”,神木一名由此而来。现松树早已不存,但在神木县栏杆堡镇尚有一株千年油松王,堪称奇迹,游览的人们到了这里仍抱着“欲寻神木识根由”的愿望。城址今已残毁,原来迹象还可考究。城周景致幽美,有诗云:“一径开溪畔,孤村仅几家。山花常带雨,野柳暗藏鸦。路曲分樵牧,冰澌咽石沙。相看不倦处,前路暮云遮”。

呜咽泉边的忠义碑——扶苏墓

扶苏墓位于绥德城中心的疏属山上。墓呈长方形,长约三十米,宽六米,高约八米,墓旁原立一石碑,上刻“秦太子扶苏墓”六字。此碑在文革中已被破坏, 1978年文物部门重新立碑。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只有扶苏贤良明达,颇负重望。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直言相谏,被秦始皇一怒之下贬到上郡来作蒙恬的监军。

绥德在秦代就是秦都咸阳的北部门户,属古上郡。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逼戎狄,收河南(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挑,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五原之间),透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因病重无治,死于原赵国的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临死前曾遗诏扶苏,让他回咸阳参加葬礼。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趁机勾结左丞相李斯及始皇幼子胡亥,秘不发丧,假造诏书,废掉了太子扶苏,立胡亥为太子,并把始皇临终前命扶苏“与丧会咸阳”的遗嘱进行篡改:“朕巡天下祷饲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帅数十万为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就这样,以一纸伪诏逼死了公子扶苏。如今,疏属山巅,静静地躺着扶苏的坟墓。

绥德民间有许多关于扶苏的传说。人们说当年扶苏接到诏书后深信不疑,为父皇的绝情而悲愤痛绝,便来到城东南四里的卢家湾石崖下面对苍天泪如泉涌,呜咽硬塞,泣不成声,然后就一头碰死在石崖上。突然,石崖缝里竟流出一股泉水来,汩汩作响,仿佛也为他的不幸而死哀怨呜咽不已。因此人们便把此泉名作“呜咽泉”,把此地也叫作“杀子谷”,并把他的尸骨埋在对面的疏属山上,让这位不幸的灵魂永留边关。历代文人在此有许多挽诗题咏,向长眠在这里的这位二千多年前的冤魂致悼。唐代诗人胡曾有《杀子谷》一诗,诗云: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  

绥德县城大理河西岸,距扶苏墓约二里地外的绥德一中校园内,大将蒙恬墓与扶苏墓隔河遥遥相望。他的墓传说是部下将士用战袍掬土堆成的。这座方圆占地二亩的大土丘,高高耸立,巍然如昔。

相传扶苏死后,胡亥等人怕蒙恬不服,在边关造反,便设计把他锁进了阳周狱中。据《史记•蒙恬列传》载,蒙恬临终时说:“吾先人及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击其势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在胡亥的再三逼令下,终于服毒自尽,结束了他功勋昭著的英雄一生。后人有诗叹曰:

墓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

西北道教传奇名山——白云山

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处黄河之滨,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庙观,这就是被人称为“西部神山”的白云山。

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明万历四十六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亲颁圣旨一道,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从此白云山声名大震。

白云山典型的庙观文化,供奉着200多尊神祗。它把传统的儒家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有机地熔于一炉,不失为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

由黄河滩直达山顶的庙路由六百多级石阶组成,坡度陡峭,人行其上,有陡生腾空之感,惊心动魄,古有“神路”之称。五龙宫为白云观底层建筑,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等组成,富丽堂皇。五龙宫往上依次建有四道天门,再往上的真武殿是白云观主体建筑,面宽五间,屋宇高大。真武殿前左右分别建有钟、鼓楼,钟鼓嘹亮清脆,隔河对岸山西境内也清晰可闻,“白云晨钟”被誉为佳县八景之一。围绕真武殿,各种建筑星罗棋布。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等。凡是能修建的地方,都筑起了大大小小的房屋,楼阁参天,回廊相接。远望山顶,松柏掩映之中,庙宇重叠,金碧辉煌,好似飘浮于白云之中的仙宫,因此有“白云胜景”之誉。

庙内还有一千五百余幅彩色壁画,内容以道教故事、佛教经变故事为主,也有山水人物,色彩绚丽,构图匀称,是古代陕北民间艺术佳作。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为白云山庙会日,庙会期间,内蒙、河南、山西、陕酉、甘肃、宁夏等地各族人民纷纷来此朝山、旅游和进行交易,最多时一天达十万余人。

此外,白云山道观还是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大小庙宇殿堂鳞次栉比,大处看雄伟壮观,小处看精美绝伦。在白云山道观上还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白云山在近代史上也是赫赫有名,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来到佳县,曾两次登游白云山,并游览了白云山庙会,兴致勃勃地与老乡们同乐。毛泽东曾一度提出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所以伫立于天地间的白云山,得益于毛泽东的钟爱,幸免于“文革”之浩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一大旅游胜地和文物宝地。

边塞江南,豪迈婉约——红碱淖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接地带,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原流水,又有大漠沙海。榆林有“边塞江南”之称,是因其拥有以无定河湿地、晋陕峡谷、神木红碱淖等为代表的水色风光。以万里长城为背景,黄土、丘壑、大漠、黄沙、荒草、红石、黄河、绿洲、沃野、古树、碧水、蓝天等,多种不同风格禀赋的景观高度并存、云集,织就一幅幅鲜活靓丽、极具江南风情的边塞图画,于沧桑中透出的葱笼婉约,令人叹为观止。

在陕西省最北端的神木县境内,有一个著名的沙漠湖泊--红碱淖。红碱淖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堪称“大漠奇观”。

“淖”是蒙古语,意思是水泊、湖泊。红碱淖地状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湖岸线长43.7公里,平均水深8.2米,水最深处10.5米,湖面海拔高为1200米,属高原性内陆湖泊,四周有7条季节河注入,水源补给量与水分蒸发量平衡,水位稳定,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红碱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高原气候,形成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烟波浩淼的湖水,一望无际的草原,起伏连绵的沙丘,清爽宜人的气候,成为周边三省区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每逢夏秋,远近游客纷至沓来。冬季的冰雕,更是一个神奇的冰雪世界。红碱淖盛产10多种淡水鱼,年产量在20万公斤以上。湖的岸边有一个红石岛,最窄处仅有200米与陆地相连。岛屿上和湖边还栖息着30多种野生禽类,尤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和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弥足珍贵,春秋时节数万只遗鸥和白天鹅来此栖息,群起群落,引人入胜。不远处有尔林兔草原,大可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塞上小北京——榆林卫城

榆林一直有个外号叫“塞外小北京”,这一称号又是从何得来的呢?

榆林古城属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称榆阳,雅称驼城。古城标志性建筑的布局独具匠心,即在同一中轴线上呈现“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格局,这些建筑高低错落,遥相呼应,展显传统建筑讲究的和谐对称。此外,城池依山傍水,城墙宽厚高大,又现一座塞上古城在军事上的雄伟。以上特点在我国明清古代城市建设中也是独一无二,被誉为全国最具特色的古城之一。

榆林古城城墙,从始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榆林古城之被誉为“小北京”,就源于古城内那些长街短巷青砖铺就、纵横连缀的一个个四合院落,这些院落源自明、清两代驻边大员对于京城生活环境的留恋,所以对京都建筑加以复制。其他地方官员、商贾等也纷纷效仿,一般居民也自然跟随。时长日久,在这塞外边地,就有了这样一座独具特色,让人惊讶的古城。老舍为其所吸引而写出了《绿树清泉的榆林》,直至离开榆林,老舍还意犹未尽,其长诗《剑北篇》的《清涧——榆林》,又回味了对榆林的留恋。

榆林古城,至今尚有明、清特色的长街——六楼骑街。街面青砖灰瓦店铺相连,数百条小巷内,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建筑有700余座;房屋保存较完整的200多栋。这些民宅多为砖木结构,在形式上有独式四合院、两院式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等。

在今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榆林市又新增了8处:石峁遗址、麟州故城、石摞摞山遗址、李家崖城址、吴堡石城、榆林卫城、盘龙山古建筑群、姜氏庄园名列其中。

据榆林市旅游局雷亚星局长介绍,未来,榆林将针对黄河沿线、长城沿线进行新的开发,形成两条不同特色的精品带,有效整合、活化各种旅游资源,拉开榆林旅游生产力布局。其中,长城沿线将充分展现边塞风情,形成斜贯榆林的黄金旅游通道;黄河沿线将展现晋陕黄河峡谷风情,串起系列古城。

如果在榆林游玩,榆林特色小吃不可错过:用精细荞麦制成的羊肉饸饹,配榆林远近闻名的羊肉汤,味道鲜美可口;用软米和大枣油炸成的陕北油糕,味道香甜,令人垂涎;还有榆林的豆腐,传说清康熙皇帝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并作诗一首:

传得驼城术最佳,皮肤腿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割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万户与千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