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小石匠耗资 千万制“石鼓阵”警示后人

fengyanfengyu 2010-12-10 18:11:03 李雅民 总第029期 放大 缩小

石鼓阵,卢沟桥畔撼人心灵

在卢沟桥畔,宛城城墙上,当年侵华日军攻城时枪炮炸出的弹痕依然大量存在,就在弹痕的下面,紧贴墙根的一溜草地上,卧着一大片黑不溜秋的“石墩”,“石墩”1米多高,圆形,远望像似坟墓。

2007年7月3日上午,在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就在这墙根儿下,笔者看到4辆“大客”开到这里,200多名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欢快地下车,老师本想让学生们观看墙上的弹痕,不想孩子们却被草丛中的“石墩”吸引。孩子们围上去观看,见上面刻有好看的书法,有人轻轻地念出声来:

“民国卅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日本军侵占临沂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被刀割、活埋、打活靶、挖眼、砍足、奸后刺死的男女老幼达3000人——山东《临沂文史资料》,第7辑,第146页。

“民国廿七年四月十二日:早晨,日本军冲进松隐,疯狂烧杀,还把未及逃避的几十名老百姓,用刺刀在锁骨上捅洞,再用铁丝三五个一串,推入火堆活活烧死——上海《金山县志》,第732页。

“民国廿七年六月中旬:日本军在杞县东将1000余名妇女驱于庙内,裸体聚于一处,任意奸淫——《侵华日军在河南的暴行》”。

所有的“石墩”上,全都记载着这样的一段文字。孩子们的脸上顿时全都没了笑容。

有孩子抬头问老师:“这上面写的全是真的吗?”

老师大声回答:“是真的,你们看。”老师指着墙上累累的弹痕,说:“真实得就和它们一样。”

 那震惊了孩子们的“石墩”,就是蔡学仕创作出来的集书法和史料为一体的石鼓。叫它石鼓,是因为“石墩”里面是空的,敲之咚咚有声。类似这样的石鼓,宛城墙外一步之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的“世纪林”里还有数百个,全都肃穆地隐现在草丛中。置身其间,记者默默地阅读,心灵不由震颤,这石鼓群把人的思绪与感觉,一下子推回到60年前。

小“石匠”,怀才不露的奇人

记者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会议室里采访蔡学仕的。

蔡学仕,1963年生于广东省澄海县莲下镇程洋岗村,自小好读古文,爱学书画,10岁时,已能熟背古文近百篇,唐诗宋词更是不在话下。

12岁时,蔡学仕开始迷上篆刻。后来,蔡学仕运用石刻技术研习木刻,不久便又无师自通地掌握了雕花家具的制作,小小年纪成了一个善做雕花家具的细木匠,后来又成了水平很高的漆匠。

1981年,18岁的他闯到了北京,在天安门前的石狮肚子底下刻章卖钱。

天安门前生意不错,蔡学仕刻戳儿既快又好,进钱很快,几个局长的工资不敌他一个月的收入。挣钱后,蔡学仕进书店,特别是古籍书店,疯狂购买古文、字帖、碑刻之类的书籍,然后拿到他租赁的小屋里研读。这时他已开始钻研甲骨文,并尝试用古人的手法篆刻甲骨文。

在北京3年,蔡学仕学到许多东西,赚到很多钱,还淘到不少难得的书籍和珍贵的名人书画以及一些难得的古董。3年后蔡学仕离开北京,开始像僧人一样云游四海。在云游四方的日子里,蔡学仕还在不少地方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下一些房产,后来,这个毫不起眼的小“石匠”就是靠变卖收藏和房产成了一个拥有数千万家财的富翁。

千金散尽,制成石鼓阵

1987年,蔡学仕24岁,这位小“石匠”要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一件大事,那就是创作人们在卢沟桥畔所看到的那些石鼓。

至于“石鼓文”的题材,蔡学仕先后想出了七八类,但哪一类都难以让他满意。一日,蔡学仕在郑州市文联附近一家小书店里,发现一本由中国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日军侵华暴行纪实日记》,此书记录了数千条侵华日军在中国的罪行。蔡学仕如获至宝,当即决定把他将要创作的“石鼓文”命名为《日军侵华暴行纪实日记》。

资料选好后,1987年夏天,蔡学仕开始动手创作石鼓。为此他在家乡澄海县城租下一块地,作为制作石鼓的工场;收下一帮徒弟,准备大干一场,工厂最多时拥有80多名工人。

故宫古石鼓千年不毁,是因为选取了陕西陈仓的青石。蔡学仕制鼓,同样也去陕西陈仓取石。

到陈仓之后,1米见方的石材,蔡学仕开口就要3800个,每块石材700元,运到山下200元,拉到广东澄海再加500多元。一车车青石源源不断地运往澄海,蔡学仕多年积攒起来的钱财也开始不断地花出去。

石材一到,蔡学仕开始创作石鼓。他先把1米见方的石料打制成壁厚15公分、外壁直径将近100公分、类似缸形的石鼓。然后挑一段侵华日军的罪行,选用一种书法写好,放大了贴在鼓帮上。最后施以精细的雕工,制成精致的石鼓。最初的几只石鼓,制作全是蔡学仕亲自动手,他反复告诫徒弟们说:“这些石鼓是要给全国的人看、给全世界的人看的,而且千年不蚀,到时候全是文物,所以一定要精心。”与此同时,蔡学仕还以每条400元的稿费征集到了3800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他不仅把书法家们的作品刻制在鼓上,还要花钱将内容翻译成不同的文字,然后镌刻在同一只鼓上。结果,除汉字之外,其他民族、包括外国的30多种文字也分别出现在不同的石鼓上,成百上千的石鼓又成了荟萃不同文字的百花园。

到1999年,3800个鼓坯全部制作完毕,其中彻底完工的精品已有600多个。

做好的石鼓放于何处?蔡学仕早就想好了,北京卢沟桥畔是这些石鼓最好的去处。那里是中国军民最先抗战的地方,那里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记录日军罪行的石鼓摆放在那里,最容易让人触景生情。但是,蔡学仕不认识北京市政府方面的人,他只能先在澄海找一片景色不错的地方,建立了一座立有400余只石鼓、有花草树木陪衬的石鼓园。然后于2000年大年三十晚上写了两封书信,一封给中央某位领导,一封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信中蔡学仕陈述了石鼓摆在卢沟桥畔的四大意义:一、传播历史事实;二、回击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三、建立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让世界人民了解当年日本侵华日军的暴行。同时还附加了大量的图片。

信件寄出之后,蔡学仕静等北京来人。蔡学仕坚信石鼓的魅力。

果不其然,刚过正月十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主任孙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北京市委宣传部一位处长和北京丰台区委宣传部部长一同赶到澄海,直接与蔡学仕谈判。

北京的客人实地考察了石鼓,对其技艺和造型、特别是它所记录的内容十分满意。北京的客人想要买下这批石鼓。那些石鼓摆在雕塑园里、摆在宛城城根儿最合适。

然而,让北京客人没想到的是,蔡学仕居然说一分钱也不要,只要能把他的3800个石鼓放在宛城卢沟桥附近就行。那些石鼓,每只成本7000元,加起来蔡学仕的投资将有几千万元,他居然说“一分钱不要”?这位年轻人的爱国心当即感动了4位北京客人。

随后,以孙涛为首的洽谈小组又两次赶到澄海,与蔡学仕商谈合作的问题。2001年年底,由雕塑园出资,2700只石鼓被一次性运进北京。其中业已完工的800多只石鼓,除少数安置在宛城城根儿处,其余大部分按照双方的约定,非常艺术地分布在雕塑园中的“世纪林”里。蔡学仕本人,也被以专家学者的身份请进了北京,不仅给安排了住房,还委以雕塑园艺术总监之职,长期在雕塑园里办公。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