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治乱世用重典

junshiboji 2010-12-10 18:11:03 田久川 总第027期 放大 缩小

自公元874年唐末农民战争爆发至979年北汉国降归宋朝,中国又经历了一个百余年大乱之世,其中最乱的是五代十国时期(907-960)。统治者穷凶极恶压榨搜刮,老百姓揭竿而起拼死反抗,军阀们“干功立业”割据争雄,战火连绵,生灵涂炭,就像诗人曹松在《己亥岁》诗中哀叹的那样: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幸而到后周世宗皇帝在位时(954-959)奋起整顿改革,南征北战,天下才有了生机。

郭雀儿养子初露锋芒

唐朝灭亡后,中原相继有后梁、唐、晋、汉、周五朝乍兴乍灭,最短的后汉仅4年,最长的后梁也不过17年,五朝总计才53年。同时,南方又出现南唐、吴越等九国,西北则有北汉一国,与五朝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发展,其建立者都是独揽一方军政大权的节度使一类“藩镇”。数十年间,竟有55个帝王,真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旋转不定走马灯”!不过,其中也有一位大有作为的周世宗柴荣(921-959)。柴荣是富家大族子弟,其姑为后唐庄宗妃子。庄宗被杀后,继任的明宗将年轻的柴妃放还本家,半路上父母来迎,不巧碰上连雨天,滞留旅店。某日,柴妃偶见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却穿着破衣烂衫的青年走过店门,感到十分惊讶,忙问:“他是谁?”旅店老板说:“是小军官郭雀儿。”又告诉她这人叫郭威,幼年父母双亡,18岁当兵,曾被判黥刑,脖子上刺了一只飞雀,人称“郭雀儿”。柴妃即表示要嫁给郭雀儿,父母大怒道:“你是皇帝身边人,应当嫁给大官大将大鹏鸟,怎能嫁给小雀儿!”柴妃态度坚决,说:“这是个大贵人,不能当面错失机会!我的金银珍宝分一半给二老,剩下一半归我。”父母无奈,勉强同意,于是在旅店里为他们成了婚。事后,郭雀儿时来运转,越飞越高,后来竟然一飞冲天,变成了后周开国皇帝周太祖!

周太祖原有二子已死,柴氏也未生子,便以柴荣为养子。柴荣精明强干又勤谨宽厚,大事小情都干得干净利落,出任地方官则“为政清肃,盗不犯境”,以功封王爵,掌管军政。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太祖病死,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北汉国主刘旻闻讯,立即勾结契丹,大举南犯,企图一鼓灭周。世宗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与敌军大战于高平(今山西东南部)。“敌骑四五万,来势汹汹,周将樊爱能、何徽望风而逃,其部下也叛变投敌了。情况万分危急,世宗“乃自率亲骑,临阵督战”,“先犯其锋,战士皆奋命争先”,一以当百,大败敌军。敌方只剩下十来个亲兵跟着刘旻狼狈逃回太原,刘旻悔恨交加,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郭雀儿养子锋芒初露便威震天下,不仅打得北方强敌一败涂地,而且也使中原政权由乱向治,柴荣的声望顿时大长。

治乱世,用重典

《周礼》说:“刑乱国用重典。”后来演化出“治乱世用重典”这一古训,意为治理乱世要从严从重。周世宗与那些乱世争雄的武夫和处乱不醒的昏君有天壤之别,他通经史,明大道,以拨乱反正、统一天下为己任,司马光称赞他“知为天道”。唐末以来,军阀横行,豺狼当道,骄将悍卒为所欲为,贪官污吏无法无天,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世宗认定欲治如此乱世,必须挥起铁拳用重典,重罚重奖,否则一切都是白扯。

高平之战刚结束,世宗立即按军法将临阵脱逃的樊、何两员大将及其部将70余人统统斩首;重赏超拔全体有功将士,张永德等4人被任命为封疆大吏,赵匡胤等3人被授予军政要职,其他得到升赏者多达数十人,更有不少普通士兵一下子被破格提拔为将领。“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

周世宗对害民贪官切齿痛恨,严惩不贷,而对爱民奉公的清官则敬重提拔。皇帝亲军高级将领、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纵容下属扰民,额外强征蒿税(禾杆实物税),世宗即将孟“赐死”,并说:“就是要杀一儆百!”后梁以来,皇帝亲军“累朝相承,务求姑息”,结果各种废物越积越多,骄悍殃民,遇敌则不逃即降,梁唐晋汉四朝“所以失国,亦多由此”。世宗认为无用官兵白穿白吃百姓衣食,耗费国家大量钱财,其坏作用与贪官污吏没啥差别,他说:“兵在精不在多。现在一百个农民都供不起一个兵,我们岂能大刮民脂民膏来养活废物!”于是下令大裁冗兵冗员,选练精锐忠勇之士,“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屠狗出身的地方官唐景思,“赤心为国”,居官清正,一尘不染,后汉时却遭诬告入狱,释放后也未得重用。世宗擢用他为将领,后又按其功勋提拔他为地方高官。其他如王饶、薛仁谦等清正廉明之士也都得到重用。

针对长期以来科举中权钱交易、照顾官僚子弟等恶弊,周世宗亲自调查研究,亲自阅卷。显德二年(955),他在阅过礼部录取的16名新科进士的试卷后,发现只有4人合格,其余12人都是混子,于是颁诏痛批科场之弊,将12个混子统统“勾落”,又严责主考官刘温叟失职并罢其官。针对长期以来刑狱冤滥的恶弊,世宗亲自覆核案件,平反积年冤狱,“人服其神”,那些渎职贪钱而乱判案或不作为的官吏个个胆破,再也不敢胡来了。

总之,周世宗“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腐恶之气一扫而光,清新之风吹遍四方,气象焕然一新。

神武雄略,一代英主

 周世宗明白: 一个人再有本事也绝不可能全知全能,天子治天下要靠集中天下人的聪明才智。他以唐太宗为榜样,广开言路,求谏纳谏,即位后就下诏说:“所有官员有意见建议都要及时上书进谏——指正我的过失要言无不尽,揭露时政弊端要毫不留情。我要的是实话实说,不要官样文章;不求文笔怎么好,意思说明白就行;即使言辞偏激冒犯,也没关系。”又规定“奉公切直者”必予赏拔,“临事蓄缩者”必予罚黜。又诏令群臣自撰《开边策》和《为君难为臣不易》论文各一篇,比部郎中(财务官员)王朴在《开边策》中痛陈后唐、后晋弃边失地之由都在于“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天下离心,人不用命”。指出要想结束分裂、统一天下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选贤任能、恩信号令、赏功罚罪、恭俭节用、轻徭薄赋,顺民心而合天意,时机成熟及时攻取。统一步骤应是先取国富兵弱的南唐,夺占江北,顺势收复江南、巴蜀,则北方幽、燕必望风归服;至于北汉,自高平战后已不成大患,不必为它分散精力,将来随时可以消灭它。

世宗看罢,正中下怀,随即擢用王朴为谏议大夫、开封府知事(首都市长),治国和统一方略全都遵循王朴之策。朝臣窦俨上书说:“治国之本在人才,特别是宰相人选。唐末以来封相太滥,助长了官迷。人人争当宰相,当了宰相就谋私利捞钱财,哪有什么治国之心!请对群臣来一次普遍荐举和考察,优者用,劣者汰,……”世宗采纳其议,选用德才兼备的王溥、范质、李谷、魏仁浦、王朴等为相,又以战功卓著的张永德、李唐进、韩令坤、赵匡胤等为将,“文武参用”,君臣一体,共创大业。

周世宗是一位敢做善为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军事家,他在短时间内推行了政治、军事、法律、财政经济等制度的全面而又深入的改革,诸如:改革科举,从品、学、能三方面考选人才,不论身世资历;规定地方文武官员各司其职,不得擅兼;删定刑法,颁布《大周刑统》;改革税法,废除一切苛捐杂税,查实田亩(仅在开封即查出逃税田亩四万顷),均定赋税;将唐初以来就有的课户、俸户(为政府放债取息以补经费的特殊民户)统统归入普通民籍,公务经费统由国家拨给,以杜绝官吏盘剥,解除民户之苦;召民垦荒,兴修水利等等。

乱离之世,民生痛苦,大量人口(有的还连同土地)流入寺院,坐享免役免赋待遇,寺院地主经济恶性膨胀,缩小了国家赋役之源。周世宗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保留6万余人);规定僧尼出家的年龄限制等条件和受戒地点,严禁私自剃度;毁弃寺庙数万所(保留约2700所);毁铜佛像以铸钱币。结果使国家财源兵源得到保证,也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钱荒”问题。周世宗“毁佛”完全是为国为民,又很讲政策,所以司马光赞美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后周迅速崛起,国富兵强,攻取后蜀、南唐、契丹之地21州,为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史称周世宗“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8岁,否则他必为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大周天子”。真是大业垂成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