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蓝色盐田 绘就文化旅游蓝图

kejiaoshequ 2010-12-10 18:11:03 娟丽 总第022期 放大 缩小

来到盐田,不拥抱海洋绝对是个遗憾,因为,在海洋中,你会听见自己与它的心跳声。面对清澈到完全透明的海,你恨不能做尾鱼,游在它的心里;或者是一片叶子,任意在海上飘;再或,做一粒沙子也行,懒懒地躺在像粉一样又细又软的沙滩上一天又一天。

沿着盐田近20公里的海岸线行走,一段一段电影般的景致扑面而来,似乎每一分钟都会有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那么风格独特,迥然不同。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明思克航母世界、盐田港区、三洲田森林公园、大梅沙海滨公园、东部华侨城生态旅游区、小梅沙旅游度假中心和海洋世界……. 充满生机的蔚蓝色,构筑了一条激情浪漫、魅力无限的“黄金海岸”。青山绿树,蓝天大海,白沙细浪,你会突然感到,原来人是如此容易被真正的美所震撼、所陶醉,哪怕是那些早已被灯红酒绿所麻木的心灵。

在盐田,你除了可以感受到大自然最慷慨的恩赐,扑面而来的还有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梅沙地区的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和沙丘考古成果展现了祖先们的生活痕迹;“一街两制”的“中英街”记录了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盛况;发生在三洲田的庚子首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丰富的山海景观、厚重的文化遗产给深圳市盐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盐田区委、区政府正按照盐田区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文化立区”战略和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特色提升战略,努力将盐田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港口物流枢纽城区、优美的滨海旅游城区、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区”,依靠山海岸港等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高品位的滨海文化旅游生态城区。

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深圳市盐田区位于深圳特区东部,北靠珠三角最高峰梧桐山、东濒浩瀚大鹏湾、南与香港山水相连、西连深圳中心城区,属于美丽的大鹏半岛一角,山海风光极为优美。盐田区主要景点2005年接待游客达907.62万人次,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盐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盐田区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都对文化旅游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描绘出了美好前景。

一、构建“黄金海岸、蓝色盐田”景区文化风格

深圳的旅游业在全国是小有名气的,尤其是主题公园的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华侨城三大主题公园在国内闻名遐迩。由于特区西部的土地资源限制,深圳的旅游业开始向具有山海资源优势的东部地区转移和拓展,盐田区已逐步成为深圳东部旅游业的龙头和集散基地,东部华侨城的建设标志着深圳旅游业的重心已转向东部。

盐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圳八景”盐田就占了三景(一国两制、梅沙踏浪、梧桐烟云)。盐田已形成由中英街历史文化街区、明思克航母军事主题公园、海洋世界主题公园、梧桐山森林公园景区、盐田港海鲜街、三洲田森林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大梅沙海滨公园、小梅沙旅游中心等景区景点组成的“黄金海岸”旅游大景区,文化旅游业初具规模。随着东部华侨城项目、三洲田庚子首义雕塑公园、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大鹏湾海滨栈道、梅沙旅游码头、万科国际会议中心、京基喜来登五星级酒店等旅游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东部旅游业的结构和配套设施,提升盐田旅游业的规模档次和接待能力。大鹏半岛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也为东部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机会。根据深圳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盐田的大梅沙将形成每日2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和集散能力,成为东部旅游业发展的服务基地。

二、加大投入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景点

Image

在旅游资源中,文化景点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盐田区正在建设一批新的文化景区和景点,以丰富东部旅游的内容,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档次和能力,增强盐田旅游的吸引力,使来深游客和市民多一些假日好去处,同时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盐田的文化旅游业除了强调海滨风情、山地观光、主题公园外,还将逐步增加休闲、体育方面的内容,以构建深圳的“休闲之都”、“体育胜地”。努力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具有浓郁海滨风情和生态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包括东部华城项目、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孙中山庚子首义雕塑公园、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小梅沙高尚旅游度假区、盐田港海员文化娱乐区、大梅沙湖心岛酒吧街、三洲田盐田体育公园等文化旅游体育休闲项目。

三、培育与扶持一批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提起兵马俑,人们就会想到古城西安;说到雨花台,人们就会想到南京城;提到乌蓬船、乌毡帽,人们就想起绍兴……从某种意义上讲,兵马俑、雨花台、咸亨酒店就是代表其相应地方的特色文化品牌,在旅游资源由起着不可替代的“标识”作用。立足于盐田区的地方资源特色,要紧紧抓住“山”、“海”两块金字招牌,使“黄金海岸、蓝色盐田”、“文化生态、休闲胜地”成为盐田旅游的文化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将山海生态资源优势和文化品牌优势贯穿于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当中,犹如彩练穿珠,形成一系列盐田特色文化品牌:

社区文化品牌。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一街一品建设成果初具,沙头角街道“‘五心工程’文化月”、海山街道“海山文化节”、盐田街道“军警民文化”、梅沙街道“‘金秋梅沙’艺术活动月”等街道文化品牌的建设已然形成。田东社区等文化体育特色社区不断涌现,一年一度的“社区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两届,通过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了各社区的文化建设。

广场文化品牌。文化部门利用新落成的行政文化中心广场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创设了“广场文化周”、“广场电影周”、“周末广场音乐会”、“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品牌,尤其是“广场文化周”已成为我市群众文化的知名品牌,每年至少举办五次活动达数十场。此外,我们通过“周末广场音乐会”提升盐田的文化品位,通过“广场电影周”活动推动“百场电影进社区”活动。随着街道和社区文化广场建设的完善,广场文化已逐步深入到各个社区。

图书馆服务品牌。通过每年一届“深圳读书月”活动,推动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围绕盐田滨海新城的特点,打造海洋图书馆、少儿玩具图书馆等特色服务品牌,开展了“你看书,我买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书香满海山”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图书馆服务品牌活动。

文化节庆品牌。一年一度的“黄金海岸旅游节”已举办五届,是盐田区打造滨海旅游城区的重要节庆品牌,去年的“黄金海岸旅游节”还推出了“沙滩音乐节”活动,中国知名的音乐人齐齐汇聚梅沙海滨,海涛声与音乐融为一体,极具诗意。现在“沙滩音乐节”已被市文化局列为全市性重点文化节庆活动,深圳将通过努力争取打造中国流行音乐之都。我们还将利用盐田文化旅游的优势争取将全市的重阳节“梧桐山登高节”移师盐田举办,与“黄金海岸旅游节”一起形成一山一海两大文化节庆品牌,以突出盐田的地域特色。

“三海”文化品牌。盐田区利用20公里长的优美海岸线,发展高品位的“三海”文化(即海港文化、海洋文化和海岸文化),将成为盐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海港文化要真正具有国际性,海洋文化题材要广泛,海岸文化应体现对自然的回归,体现观光、度假、休闲、体育产业的特色。通过“三海”文化建设将盐田区建成高品位的滨海文化城区。

爱国主义教育品牌。“中英街3·18警示日”经过五年来持续不断地推动,已成为深圳市首屈一指的爱国主义教育品牌。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沙头角勘界日,香港新界从此被强租给英国,才有了今天的“一街两制”。2000年,盐田区将3月18日定为中英街警示日,连续5年举办了纪念活动,号召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庚子革命首义也是发生在盐田区的一大历史事件,打响了我国资产阶级武装革命的第一枪,盐田为此建设了“庚子首义雕塑公园”和中山纪念学校,“庚子首义纪念活动”将成为盐田区又一爱国主义教育品牌。

四、挖掘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民间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村落、民间工艺品等,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民风、节庆仪式、宗教礼仪、民间文学等等。盐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比较丰富,除了天后宫、东和墟、三洲田、古沙丘等有形的历史文化遗存外,还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有影响有沙头角鱼灯舞、客家山歌、盐田渔歌、水上迎亲、哭嫁歌、麒麟舞等,盐田区现正大力发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民间文化来丰富盐田旅游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人到盐田区观光旅游。

全面普查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和保护,组织了一批熟悉本地文化的普查员开展辖区民间文化资源确的普查工作,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项资金。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沙头角“鱼灯舞”是盐田区的重点民间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保护和扶持,已被授予国家级和省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5年“鱼灯舞”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成立区民间文艺协会加强挖掘保护工作。通过民间文艺协会吸纳一批民间文化专业人才,通过他们加强对盐田渔歌、客家山歌、水上迎亲等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挖掘争取申报一批省级和国家级遗产名录。

组织传统文化精品创作演出。将流传盐田区300多年的鱼灯舞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除传统的表演模式外,计划重金打造鱼灯舞艺术精品,已聘请民间文化和舞蹈艺术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编排鱼灯舞的三种版本:原始版、广场活动版、舞台精品版,将鱼灯舞和客家山歌、盐田渔歌、水上迎亲等一起打造成盐田区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向前来盐田旅游的游客表演,参加各类文化比赛和活动,多层面展示盐田区的传统文化风情。

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争取将“中英街界碑”申报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保护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结合回归广场的改造,加强天后宫、吴氏宗祠的保护和开放,建成“中英街”历史文化街区。

五、规划开发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着身心的放松,崇尚回归自然,这也是旅游热点逐渐趋向于“山野之趣,自然之趣,休闲之趣”的重要原因。盐田纯朴天然的山海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给开发规划特色旅游项目创造了绝佳条件。

(一)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建成现代化海港旅游城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形成空间结构合理、主导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三大功能片区协调发展的格局,将盐田打造成深圳的城市新名片。建成三大功能片区:

以沙头角海山为中心的行政商务区:开发和建设区行政文化中心南广场,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老工业区功能提升改造,促进商贸业的发展,建成盐田的行政、文化、商务和娱乐核心功能区。

以盐田片区为中心的港口物流枢纽区:围绕港口规划建设,发挥“区港联动”优势,完善疏港通道,加快建设以盐田港及其后方陆域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运作高效的深圳东部物流园区。

以梅沙三洲田为中心的旅游度假区:以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加强梅沙腹地建设力度,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把三洲田片区建设成为贴近自然、休闲娱乐的生态旅游佳境。构建以大、小梅沙和三洲田为依托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二)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发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发挥盐田区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博旅游,丰富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提升其文化品味,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最具盐田特色的文化产业。围绕盐田区“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实施区“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建成“中英街一国两制观光园”和“三洲田庚子首义纪念园”,利用滨海资源优势建设“大梅沙人类水上运动博览园”,利用盐田港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建设“盐田港海员文化娱乐园”,利用行政文化中心区的文化场馆资源优势建设“海山广场群众文化园”,利用少儿竞技体育项目优势建设“盐田少儿足球培训园”共六大文化园区。加快东部华侨城、海鲜街、酒吧岛、体育公园等主题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丰富文化旅游的内容和形式,既有海洋文化,又有山地文化;既有军事文化,又有娱乐文化;既有休闲酒吧街,又有健身登山活动;既有现代化的游乐设施,又有文物古迹和传统民间文化;既有山海自然风光,又有酒店度假设施。着力将中英街打造成深圳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探索和论证联合香港共同开发“新界”的山海、海岛旅游资源,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边境文化、海洋文化和中西文化融为一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发展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争取建成深港跨境旅游区。

(三)开发运动休闲项目,规划山海特色项目。进行山海一体化规划设计,可加大盐田区山海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山与海的联动性,增强山海资源叠加的吸引力。既可登山观海,又可玩海登山,夏天开展海上旅游项目搞夏令营,冬天可以开展山地旅游项目搞冬令营,避免出现旅游“夏热冬冷”现象。登山健身已日渐成为时尚的休闲潮流,盐田背靠深圳最高峰梧桐山,加上三洲田、马峦山等丰富的山地资源,可以在山地休闲健身方面做大文章,通过引导和提倡,渐渐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引到休闲运动健身等文化消费上来。加快盐田体育公园和东部华侨城山地体育公园等设施的建设,做大盐田区体育休闲产业。

(四)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鼓励社会投资文化旅游业。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如东部华侨城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政府的作用重在导向上。应该保持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对开发的强度要有所限制,以防止过度开发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盐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来说,传统文化产业物化不应该是主要形式,应对高品位文化城区的战略定位进行文化提升:以文化为标杆过滤产业介入,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引导产业发展,以文化为灵魂提升产业的品质。

高品位文化生态城区轮廓初现

“十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将实施《南粤锦绣工程》列入了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规划,提出了“努力发展和繁荣具有鲜明的旅游海港城区特色的文化事业,力争在2003年至2004年创建“广东省文化先进区”,然后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的目标。2003年,区委、区政府在区第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行“文化立区”之策,把盐田建设成为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区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今天的盐田,富裕要借文化之力,文明要靠文化之功。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争创全省、全国文化先进区。制订了《盐田区文化发展五年规划》,为盐田区未来的文化发展绘就了蓝图。

成立了创建文化先进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共同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制,成员由区有关部门和四个街道办事处一把手组成,实施创建“一把手”工程,不遗余力地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投入2亿元发展文化事业,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于2004年正式通过“南粤锦绣工程”验收,成功创建“广东省文化先进区”。

至今,“文化立区”战略已成为盐田人的共识,文化设施建设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固本强基”工程,文化事业已成为“民生事业”,文化活动已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载体。近年来,盐田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区”、广东省教育强区、深圳市“好班子”、深圳市文明区等。

盐田区现已形成了以业余文艺团队为主体,民营、企业文艺团队为辅助的区、街道、社区三级艺术创作演出网络。早在建区之初,盐田区就成立了业余的区艺术团,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60人左右,全区的重大文化活动以及“送戏下乡”的任务基本上都由这支队伍承担。分布在基层的业余文艺团体,如教育系统的小浪花艺术团、沙头角街道的军民情艺术团等,都非常活跃,创作的不少精品还获得了国家、省、市文艺比赛的大奖。各街道和社区都建立了多支业余文艺队伍,如舞蹈队、秧歌队、龙狮队、合唱团等,全区共有近百支业余文艺队伍。区政府每年拿出财政专款用于扶持重点文艺社团,使他们多出精品,为繁荣盐田文化出力。

近几年来,盐田区每年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近百项。区文化馆组织创作和排演的当代舞《砚说》获得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音乐创作金奖、编导银奖和表演优秀奖,填补了广东省和深圳市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群舞《桅杆上的凉帽》获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金奖;客家五句板《二月春风》获第十一届“群星奖”曲艺类铜奖;男声表演唱《情系故乡》获全国表演唱大赛银奖;少儿舞蹈《绿茵小子》获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校园春节文艺晚会征选全国一等奖;小品《换位》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第四届戏剧花会决赛获金奖;舞蹈《军训前夜》获省第一届学校艺术展演金奖。

全区形成了以区文化馆为主导,各街道文化站为支柱,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为基础的三级群众文化活动网络。盐田区文化馆和沙头角文化站、盐田文化站、梅沙文化站都建有高标准的场馆设施,都通过了省特级馆、站的评估验收。沙头角文化站还是广东省第一批“十佳特级文化站”。新设立的海山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文化站,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街道文化中心今年将建成。全区18个社区大都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区里还投资50多万元为4个街道文化站分别配备了活动舞台,广场文化得到蓬勃开展,50多支社区文艺队伍活跃在各社区文化广场上。

各街道文化站开展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大大活跃了基层的文化生活,形成了沙头角街道的“五心工程”艺术月、海山街道的“海山文化节”、盐田街道的“军警民文化”系列文化活动、梅沙街道的“金秋梅沙”艺术活动月四大文化品牌。

区政府投资购置了200多万元的户外活动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其中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区市民广场由于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得颇具特色,被评为深圳“十佳文化广场”。

港资企业积美集团于成立积美艺术雅苑,收集了一大批名人书画作品和艺术品,成为深圳市第一家外资企业的艺术博物馆。百多尔服装公司扎根盐田10多年,通过建设文化阵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被市宣传文化部门授予“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文化拥军是盐田双拥工作的重头戏。区委、区政府每年都给各部队送图书、电脑,并为部队培养有用人才。区文化馆派专业人员为特检站轮训队训练了一支50人的军乐队,使之成为活跃在盐田军地舞台上的一支特色文艺队伍和盐田文艺界的一道风景。

沙头角街道经过多年努力,对流传在民间的渔灯舞进行了加工、整理、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化活动,2002年底,沙头角街道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三级公共图书馆网络已形成。盐田区17个社区建有高标准的图书室,藏书都在1万册以上,于2002年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全部通过了市文化局组织的达标验收。区图书馆新馆拥有10000多平方米的面积,投资约3000万元,拥有10余个功能室,现正准备迎接省一级图书馆的验收。区图书馆还与深圳书城合作开办了书城盐田店。区图书馆还配合市文化局搞好每年的“深圳读书月”活动,形成了“书香满盐田”、“好书伴我成长”等一系列具有盐田特色的读书月活动的品牌。凡是持有区图书馆借书证的读者,在盐田书城购书时,如遇到自己想阅读而区图书馆尚未有馆藏的图书,可由区图书馆出资,为读者买下,读者阅完后归还区图书馆,因此又称为“你买书,我埋单”活动。此举为全国首创,得到广大读者和省市文化部门等的高度评价。此外,沙头角街道还拥有全国惟一一家有正式事业编制(6个)并被列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街道图书馆(科级)。

电影放映网络得到巩固。建成了功能设施较完善的区影剧院,可基本满足辖区居民,特别是外来青工看电影的需要。区文化部门还建立了“流动电影队”,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开展“百场电影进社区”活动,每周都深入各广场、社区和工业区、部队等地,为当地居民、外来劳务工和部队官兵们免费放映电影,每年100场次以上,较好地满足居民和外来青工看电影的需求。

文物博物网络特色鲜明。盐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文博旅游资源。该区较早就成立了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并形成了以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三洲田雕塑园、天后宫、梅沙古人类文化遗址为主的文物博物网络。中英街作为一个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地点,由区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已成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馆9年来,接待了数百万的参观者和游客,并形成了“3·18”警示日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大梅沙古人类沙丘遗址得到发掘和保护;投资150多万元完善了中英街博物馆的馆藏和陈列;三洲田作为孙中山庚子首义的地点,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投资1000多万元的三洲田庚子首义雕塑园将于年底竣工;区里还投资300多万元完善了中英街博物馆的馆藏和陈列。

文化市场网络管理有序。区文化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打黄扫非专项整治,确保了盐田海上和全国扫黄打非重点区域中英街没有出现政治性非法出版物问题。每年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近百次。

盐田区重点扶持了大梅沙片区高档星级酒店和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同时,利用文博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博旅游。主办或承办了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深圳(大梅沙)沙滩音乐节、亚洲帆板锦标赛、深圳(盐田)铁人三项邀请赛、大梅沙国际沙雕节等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促进了盐田区旅游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被誉为东部旅游业龙头项目的三洲田华侨城盐田综合旅游项目已动工,该项目占地近9平方公里,投资30多亿元,计划5年内全部建成,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12亿元,今年建成开放。该项目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体育、娱乐为主题。项目内容包括:大侠谷、茶溪谷、云海谷和茵特拉根小镇等,将成为深圳最大的文化旅游龙头项目。

盐田区一直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适当开展一些“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实践的效果是保证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区文化馆、图书馆与市中华职业学校、书城培训中心等有关培训机构合作,开办了钢琴培训、电脑培训、自学考试等多种培训班,为本区居民的培训、学习和深造提供了较好条件。沙头角文化站也与企业合作开办了钢琴培训中心等,盐田文化站开办了文化培训项目。区文化馆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中央音乐学院培训中心深圳培训部,主要开展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培训,是深圳东部最大的艺术培训机构。

从大小梅沙到三洲田,从“中英街”到明思克航母……第二届文博会开幕之后,不少海内外文化宾客游览黄金海岸,感受到蓝色盐田的神奇魅力。盐田,正在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盐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依托辖区独特的山海资源和文化遗产,不断加大文化投入,提出了建设“高品位文化生态城区”的目标。盐田区委书记陈治华、区长袁宝成表示,“十一五”期间,盐田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辖区独特的山海资源和文化遗产,精心营造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盐田区文化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产业集聚度、高商业附加值、高国际竞争力的“五高”方向发展。

文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文化旅游资源独具优势的盐田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机遇。盐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出台,提出将盐田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盐田文化产业的品牌群和产业链。

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静表示,在未来五年,盐田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盐田文化产业,精心打造大小梅沙文化休闲产业、三洲田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盐田港文化娱乐产业、沙头角“一国两制”文化观光产业、文化进出口贸易加工产业等五大产业集聚区,实现“一年定格局,三年上规模,五年大跨越”,使盐田成为先进文化的示范城区,实力雄厚的产业集聚区,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和谐发展的人居社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