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精心耕耘谱写统计新篇章

renwu 2010-12-10 18:11:03 宋治良 曾建斌 吴志超 总第020期 放大 缩小

5年来,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统计局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提质量,四年出成果,五年创品牌”的目标,带领全区统计系统人员,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区委、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优质服务,开创了罗湖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抓住体制改革机遇 建立健全统计机构

要开展统计工作,拓展统计事业,必须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构。2002年5月,按照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罗湖区成立统计局,7月正式运作。局领导配置为一正、两副局长,一个调研员;局内设一室三科,分别是办公室、综合核算科、经济统计科、社会统计科;人员编制共14名,其中13人为公务员编制,1人为附属编制;科级干部6名。2003年1月,罗湖区试行在地统计,统计对象由原区属126个单位增加到辖区近5万个单位(包括个体户),工作量突增380多倍。针对覆盖面广、任务重、工作量大、人员少的实际情况,2003年4月,区委、区政府批准增设局下属事业单位——区统计中心、区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人员编制分别为11个和4个。按照《罗湖区在地统计实施方案》要求,10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统计站(属科级事业单位,编制属街道办事处),各配置2名统计员,共20名;在115个社区居委会各设置1名助理统计员(属临聘人员)。自此,罗湖区建立和健全了统计机构,建立起区三级统计队伍和包括统计对象在内的四级统计网络。

提高综合素质 建设统计队伍

要搞好统计工作,队伍是关键。围绕着建立一支“思想好,水平高,业务精,作风硬,业绩佳”统计队伍的目标,罗湖区统计局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提升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抓好队伍建设。

——制订规章制度。区统计局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科学设置机构,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了会议、文件管理、办公等19项制度,编印成册,发给统计人员人手一册,用制度管人、管事;公开统计工作程序和投诉电话,实行政务、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在车辆购置、办公室装修、统计信息系统建设、接待费开支等方面,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和财务制度,没有任何违法乱纪行为;加强对统计人员管理,办公桌摆名字标识牌,每人胸前挂工作证,办公室书籍、资料、花木摆放统一规范,营造了整洁、有序的环境。

——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学、自学、研讨会、下基层锻炼等方式,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区、街道两级在编统计人员培训,由市统计局专家讲授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法规、统计基础实务、计算机操作等课程。经过考试,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部合格,取得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统计上岗证》;选派业务骨干到西安统计学院短期学习,拓宽视野;建立局领导、各科室与街道办事处统计站联系挂钩制度,组织统计人员参加基层统计工作,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提高统计工作能力。

Image

——培养过硬作风。区统计局对全区统计人员提出了要“内强素质,外树形像”和“多学习,多思考,多干事,多出成果及脑勤,嘴勤,脚勤,手勤”的“四多,四勤”要求,组织统计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央、省、市、区指示、文件,参观革命老区西柏坡、东江纵队纪念馆,瞻仰小平铜像,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家干好统计工作的自觉性,以“不出假数”、“真实可信”为准则,确保数据质量。

——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个走在前面”的排头兵实践活动。区统计局党支部按区委的部署,制定《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学习指定教材,观看影视片,上党课;通过召开会议、设立“先进性教育意见箱”、发出书面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突出“改”字,重在取得实效,党支部“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的满意度为100%。扎实开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走在前面”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成立了区统计局排头兵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把三个排头兵实践活动贯穿落实到思想认识、统计工作的策划、统计创新发展、基层基础建设、党建创新发展、建设节约型机关等6项工作中。区机关排头兵实践活动简报刊登了区统计局的经验做法。此外,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及“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强化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提高了干部的政治素质,坚定了理想信念,振作了精神,达到了以学习促进统计优质服务、争创统计工作品牌的目的。几年来,培养吸收了3名优秀者入党。

创新统计方法 提高服务质量

几年来,罗湖区统计局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改革创新统计方法制度,不断提高统计服务质量。

——全面实施在地统计。区统计局根据《深圳市统计改革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了《罗湖区在地统计实施方案》,培训人员,核实辖区统计单位,建立名录库,搞好动态维护工作。经过2003年试行,2004年全面实施在地统计,辖区内规模以上统计单位的报表抄报率达到100%。

——大力推进方法制度改革。一是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改革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计算方法;二是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要求,实行GDP下算一级制度,做好统计数据监控,动态跟踪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时状况;三是建立统计数据逐级清查、审核制度,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四是建立快速应急机制,提高对突发性重大经济、社会事件的快速统计分析反应能力;五是建立统计数据预测模型,加强相关产业、行业的走势分析;六是探索建立“效益罗湖”统计指标体系,实行两套并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罗湖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益。

——努力做好为党政决策服务。几年来,区统计局不断开展区情民意的统计调查分析,努力做好为党政决策服务。一是密切关注辖区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每月上旬提供数据翔实、分析深刻、观点鲜明、有对策建议的统计分析报告;二是组织开展辖区金融、商贸、物流、文化、信息、旅游、中介、珠宝等八大行业和笋岗物流园区、黄金珠宝集聚地、东门步行街区等片区的统计调查,撰写的中介服务、笋岗物流园区、辖区汽车市场、黄金珠宝集聚地、东门步行街区的调查分析,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肯定,特别是受到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做好城市住户调查工作,先后完成城调样本数扩张、户籍与非户籍比例倒置变换等工作,同时完成了30多项国家、省、市下达的一次性快速问卷调查任务;四是先后完成了“净畅宁”及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等16项统计调查。与区有关部门合作,建立了辖区物业统计调查制度;五是完成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开发工作,撰写了一批有份量的分析文章。

——创造《罗湖统计》10个统计产品,打造“罗湖统计”品牌。区统计局结合罗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大力组织统计调查分析,每周、每月、每季在《罗湖统计》刊物刊发统计分析文章,给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打造了“罗湖统计”品牌。为拓宽统计数据公布渠道,提高罗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创办《罗湖统计》周刊、《月分析》、《罗湖统计》季刊、《罗湖统计年鉴》、《罗湖统计工作者文集》、《<罗湖统计>(周刊)合订本》、《<罗湖统计>(季刊)合订本》的基础上,2006年又增加了月报小册子、月报卡片、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季报小册子等3个统计产品,发给区领导、各街道办事处、区各部委办局、人大和政协工委及各中小学、社区工作站,同时还送市统计局及各处、室、中心、队,与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进行交换,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展示罗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受到好评。几年来,区统计局刊发《罗湖统计》103期、《罗湖统计》季刊4期,出版了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统计年鉴》,公开出版统计工作文集《统计探索》、《统计思考》、《统计求是》。

——坚持依法统计。一是与区有关部门联合,将《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列入公务员培训课程,规范区政府各部门的统计行为。采取设专栏、张贴标语、挂横幅、刊播文章、开流动宣传车、在区和各街道人流多的地方开展统计法规宣传咨询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二是按《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清理了“向辖区外商投资企业制发统计调查表”等6项行政许可,终止了实施多年的《统计证》年审,减轻了统计单位的负担;三是制定《罗湖统计局依法行政责任制》和《罗湖区统计局统计执法约谈暂行办法》,明确统计执法的依据、程序、权限、执法责任、处理程序,严格依法行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期间,组成统计执法检查组,重点整治瞒报、迟报、拒报等行为,对严重抗拒普查的企业,依法按程序发出《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书》,课以罚款,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统计的权威,收到了明显效果;四是创新载体,2006年初,区统计局在派发传单、挂横幅、出板报等传统宣传方式开展统计法律宣传的基础上,将统计法制教育融入楼道文化,制作生动形象表达统计法律法规内容的漫画、图像共14幅,连续一个月在区委大楼7部电梯上张贴展示,同时将漫画复制10套下发各街道办事处统计站组织巡展。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几年来,区统计局组织举办关于依法统计的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了1万多人次,派发统计宣传资料10万多份(册),统计人员、统计对象的依法统计意识不断得到加强。

建设统计信息系统 不断改进统计手段

随着统计对象的增加和统计协调难度的增大,为了应对发展着的形势,罗湖区统计局不断改进统计手段,充分地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及时准确地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建设在地统计信息直报系统。

——瞄准新目标。区统计局提出统计信息化建设要与统计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按照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实施方案的技术要求,配置相应的设施,形成统一的网络化数据处理和统计数据直报系统,实现统计数据的上报和信息反馈由磁介质向高效的网络传输方式转变,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统计手段。该系统列入罗湖区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列入政府预算。经过公开招标和专家评定,确定了研发单位。

——深度研究开发。一是组织“罗湖区统计信息系统”专家研讨会,来自广东省统计局、深圳市统计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大学的多位计算机、统计专家,从资金规模、系统功能、系统开发平台、数据标准和接口、设备和数据库选型、系统安全问题等多方面进行研讨,确定了项目建设思路和技术框架,并对各软件开发商的实力、技术方案进行评审;二是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实施范围、时间要求、人力资源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等,对项目的立项授权、需求分析、软硬件评估选择等实施的全面管理和控制,按工程建设的要求全面实行目标管理;三是建立例会制度,通报工程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项目实施进行阶段性小结和评估,使项目建设严格按计划进行。

——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关,抓好每个建设环节。该系统以网络应用为核心,以数据仓库为重点,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把Sarp、Excel和Word等多种应用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进行身份认证,实现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个层次的统计信息采集、录入、审核、汇总上报、查询分析、预警预测及统计催报等功能,还可进行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既有实用性又有先进性,既有开放性又有兼容性。该系统的技术处于国内同类产品中较为领先的水平。

——严格维护和管理。2005年5月26日,区统计信息系统举行开通仪式。区统计局通过加强人员培训、组织推广运用、改进和完善系统功能、实施数据安全管理等工作,确保系统管得好、用得活,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仓库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按“精品工程”进行管理和维护该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罗湖区统计局部分荣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国家级先进集体、 全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统计系统先进单位、 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先进集体、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广东省依法统计先进单位、 1个街道办事处统计站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3个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省级“统计标兵”、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 区、街道两级统计干部多人被评为国家级。

罗湖区统计局部分学术成果:公开出版发行了《统计探索》、《统计思考》、《统计研究》、《统计年鉴》和《罗湖区人口普查资料汇编》; 全系统干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宋治良撰写的“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开拓统计工作新局面”的文章获得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建设现代服务强区”征文特等奖,并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区统计局撰写的一些统计分析报告被广东省统计局评为一等奖,连续4年获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统计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