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放情长白唱大风

lvyoulansheng 2010-12-10 18:11:03 于成锴 总第013期 放大 缩小

2006年5月22日下午1 时许,备受吉林人民尊敬的我国著名书画家黄秋实老师因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驾鹤西去。黄老师生前是一位对长白山有着眷恋与讴歌、德艺双磬的老艺术家。

黄秋实先生,是我国北派山水画家,号关东山樵,生于一九二八年,祖籍赤峰,吉林省画院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会员、石涛艺术学会顾问、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诗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乡村田园画会名誉主席、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吉林省画院名誉院长、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黄老少年时代受家庭影响,八岁从师高仞九老画家习书学画,给他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探索打下了良好的传统的基础。一九四八年,投笔从戎,军旅未停习画,后转业到《吉林日报》社、《吉林画报》社任美术编辑。他的前半生可说是丰富多彩,对他后来的专业创作是极大的补益。一九七九年担任吉林省美术创作室主任,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五日改建为吉林省画院,第一任副院长,主持工作直至离休。

五十年代黄老潜心研讨中国人物画创作,这期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吉林日报》等发表数千幅作品,代表作品有《潇湘夜雨》、《百年长恨》、《种花老人》等。从七十年代初黄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山水画的创作和探索,决意创建北方山水画派。时至今日,其代表作品有《长白山颂》(中国美术馆收藏)、《长白山风口》(中国对外友协选送法国展出)、《东方红》(中南海收藏)、《泼墨写幽抱》、《泉声》、《长白瑞雪》、《长白之秋》、《长白飞瀑》等数十幅作品先后分别在加拿大、日本、法国、韩国、朝鲜、俄罗斯、雅加达、香港等地展出与交流。《岳桦飞瀑》参加日本(87)全国精选秋季第20回纪念现代水墨画展获优秀作品奖,许多作品分别出版和发表在《美术》、《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画》、《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迎春花》、《香港文汇报美洲版》、《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集》、《吉林省画院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等。《中国书画报》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为题专文作了评价,上海《朵云》、《吉林画报》、《文艺时报》都曾著文介绍。简介被编入《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当代书画家篆刻家辞典》。

Image

长白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是东北最为壮丽的山脉。1956年起黄老深入长白山写生,立志以长白山为主题,自号“关东山樵”“塞外山樵”。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变革,为他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大舞台。从此他告别了过去的纯传统风味与重墨抒情的格调,转为对长白山雄浑、跌宕、苍茫和沉郁的大写意。在他的笔端,即使是表现长白山原始韵味的荒寂,也都呈现出某种苍凉深沉的意蕴,表现出坐拥环宇、荡气回肠那样的一种审美境界。他主张自己的画“一是东方的;二是中华民族的;三是北方的;四是自己的。”他还提出画作要是四性“一是民族性;二是地域性;三是时代性;最后才能有世界性。”国画中的写意就是以画抒情,以画达意,通过一幅作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说明一个哲理或体现一种精神。特别是大写意山水画更是如此。

黄老对长白山之神奇可谓情有独钟,他倾其全力对自然生命进行破译与开发。他多次带领我登上长白山,沿着三江源头寻觅探访。站在长白山山巅呼吸可通帝座、伸手可拱星辰。把人与自然交融在一起,进入“众妙之门”与“玄之又玄”的“天、道、气、神”贯通为一,把自由对生命或生命自由的表现作为艺术真谛来追寻,胸襟也自然地融入宇宙自然之中。

1991年黄老离休后患上脑血栓行动受阻,老人家拖着病重的身体坚持不懈的进行创作。其绘画特征与风格表现为“意态多样、技法精湛”,他用笔如同风驰电掣、纵横挥毫、上下洒墨,作画时把他驰骤奋突的情感,通过用笔极大的倾泻出来,使画家的主观作用更加鲜明而强烈,具有一股动人心魄的震撼力。用墨讲究倾泼而下,任意涂抹,可谓“用墨如泼云”达到了淋淳尽致的地步,使人感到他的艺术是真挚而坦率的,即生动活泼、又富有生命力。几十年的奋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其说老人家是在作画,不如说是在放情歌唱,歌唱的情感充溢着关东大地、关东山水、关东风情、关东文化,以关东风骨为底蕴的关东画派的崛起成为了必然性。凝聚了黄老师的画面上的心血、汗水、生命。老人家大胆的闯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北方画派即关东画派、凭借笔墨无拘无束的驰骋想象、抒发情怀;既写实又浪漫的精神,是他画风最显著的特点。

1998年2月16日,古稀之年的他又开始创作《长白山领》,在这期间老人家不顾病魔缠身举步艰难又三次登上长白山,早出看晨曦,晚归看霞天,登高观水势,林海听涛吼,不辞辛劳,实地写生。历时三年,一幅长150米高2米的长卷力作便创作完成。在创作这幅长卷期间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和对艺术的探索与追求。这幅长卷就是老人家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描绘而成的辽阔、壮美的长白山水景色,是绘画史上代表关东风情的罕见的长篇巨制。《长白山颂》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神韵,喻情喻志,抒情颂扬人世间的真、善、美。“不仅能人之所能,也能人之所不能”,显示出他独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黑白的使用上,让人观后感到“气骨古雅、神韵秀逸,使笔无痕,用墨精彩,布局变化,设色高华”。色彩在写意画中的渲染,他在作品中讲究“色不耐墨、墨不耐色、用色彩是弥补笔墨之不足,也显笔墨之妙画之气韵”。这是老人家在“无笔墨处生画,以熟中带生乱中带整为胜”。这就不难理解黄老作画之良苦用心。笔墨在写意画上一般讲究“起倒顺逆、印仰循迟酣畅淋漓”。老人家常强调:“在有的作品中有笔不应起而起,这就起到了从无意中取意,从无形中取形而起的有别于人。在应用既起到了顺而逆出之”。用墨则有“浓破淡,淡破浓。忽浓、忽淡、忽干、忽湿。有特然一下处、渐渐积成处、浓郁沉浸处、淡荡虚无处具此可九朽一霸、化腐朽为神奇。因势利导善于从偶然中引出绝妙佳境来。”创作《长白山颂》这三年中,老人家在画面上反映的长白山高耸入云,四周群峰环抱天池,铲岩幽谷之间衬映白银鸣泉,岳桦梦错综复杂,积雪覆盖山川一望无际,美人松婀娜多姿、婆裟起舞,茫茫林海绵亘千里、充满着生机。整个画面井然有序而不失自然,即严密紧凑又疏落有致,既从各个不同角度展示长白雄姿、又使其连缀不断。

黄老创作上的态度一丝不苟,所画的长白山、珍珠屏、云涛、幽谷、林海雪原都历历在目。人立画前如同欣赏一部规模浩大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交响乐,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坦荡的大自然意境中。

我的老师非常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山山水水没有一处不留下他老人家的足迹,到了古稀之年更加眷恋长白山,他用自己的心声唱出了:老夫酣墨如酣酒,泼得白山浮云走。颢入天池结海楼,云吞万能睿松涛吼。“的震撼人心的壮丽诗篇。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