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粤北中心镇 和谐新农村

tupianzhongguo 2010-12-10 18:11:03 见 村 曾建红 总第010期 放大 缩小

在粤北山区韶关西部有一个地方,附近有桥头岭、元岗墩岭、双头岭、石岭、二狮岭等五座山峰,形态酷似五条戏水蛟龙游弋在江湾河、续源河、乳源河等三条河流的崇山峻岭之间,而且龙头都指向一个中心。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龙归。龙,是中华民族象征吉祥如意和富贵安康的图腾。千百年来,龙归寓意“五龙戏珠”,“五龙归位”,寄托了人们祈望太平祥和,风调雨顺和对幸福美满新生活的无限憧憬。

武江区龙归镇位于广东省韶关市西部,是广东省首批确定的中心镇之一。全镇辖15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万人,面积237平方公里。近年来,龙归镇委、镇政府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问题,走出了一条“引资,兴工,促农,旺商,富镇”的发展之路。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9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77亿元,镇财政收入1650万元,三项经济指标分别比2001年翻一番。如今的龙归镇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经济活跃,到处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文明祥和的新气象。

日前,龙归镇委书记张朝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近几年,龙归镇委、镇政府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重点抓了哪些工作?

张朝新:从2001年开始,龙归镇委,镇政府确定了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为目标和以民营经济、小城镇经济、农村经济为战略重点的发展思路。

我们主要抓了“八大工程”建设:

Image 一、固本强基工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工作的基础。我们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牢基石”的指导思想,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切实抓好村级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选好农民带头人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我们重点考察和选拔在部队锻炼过的退伍军人,有事业心、责任心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有志在农村建功立业的年轻人担任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2005年村级换届后,全镇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有2名是退伍军人,有10名是本镇致富能手,有5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专业知识。今年36岁的退伍军人刘维裕担任凤田村委会主任以后,办事公开、公平、公正,迅速改变了该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工作的落后面貌,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同时,对于带领农民增产增收也有独到的见解,思路清晰。通过多次奔走,他从湖南湘潭引进客商,投资100多万元在村里开发种植药材1000多亩。为协助村里落实政策和工作,我们还从镇机关选派15名文化素质高,协调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党员干部到各村担任党建联络员,有利地推动了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工程。我镇以省、市、区加大扶持中心镇建设力度为契机,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城镇发展方针,加速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一是突出思维创新,强化组织领导。引进外资1500多万元投入旧城改造工程建设,形成了集居住、饮食和商业于一体的河滨新街。镇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完善3条主要街道及龙归至社主西线公路的美化、亮化、绿化设施。进一步拉大了城镇框架,增加了城镇人口,发展了城镇经济,提高了城镇品位。二是突出规划龙头,强化城镇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邀请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全程对我镇进行概念性规划,城镇面积从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张到5平方公里,实现以规划吸引投资,以投资带动建设,以建设推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小水电开发建设工程。龙归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小水电资源优势,奔流不息的续源河、江湾河与乳源河交汇于镇区,可供开发的小水电资源蕴藏量达4万千瓦。自从第一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的续源电站于1978年建成以来,我镇的小水电建设事业已经走过了27年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金入股等形式,掀起了新一轮小水电建设高潮。全镇新建小水电站5座,新增装机容量5000千瓦。目前,全镇共建成小水电站31座,总装机容量超过3万千瓦。通过小水电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我镇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田灌溉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每年还为镇、村增加经济收入300多万元。

四、农民安居工程与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农村奔小康,关键看住房”。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改善和提高农民居住条件这个关键,结合省级中心镇建设,坚持一手抓文明新村建设,一手抓分散农户住房改造。住房建设是百年大计。我们坚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等三个统一,在通水、通电、通路等方面加大政府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民住房,努力为进城农民营造一个良好便捷的生活环境。全镇现已建成10条文明新村,每村居住农户都在50户以上。完成分散农户住房改造4000多户,全镇60%以上的农户直接受益。在农村推广沼气建设与使用过程中,我们坚持沼气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龙归相结合,与文明新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推广节约增效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与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积极开展“百名镇机关党员扶持百户贫困户建沼气池”活动,切实推进全镇沼气建设。2005年,全镇推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多户。通过农村沼气建设,农民生活条件、农村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沼气用户积极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沼气农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龙安村一叶姓村民修建3口沼气池,饲养100多头猪,种植1000多亩果树,鱼塘养鱼300多亩水面,一年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他说,是沼气让他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循环。我们将动员更多的农户修建沼气池,争取在未来3-5年,让全镇70%以上的农民用上沼气。

五、镇村道路硬底化工程。龙归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但多年以来,村一级道路建设却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镇村经济发展。今年,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利镇利民的基础工程。2005年,全镇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完成镇村道路硬底化建设31.8公里。至此,全镇境内的65公里村级道路已全部硬底化,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工作得到了全镇村民的大力支持,仅后坪一个村,就有12户农民主动拆迁了位于道路红线内的近千平方米住房,而且不要一分钱补偿。为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相关村的村民还自愿主动捐资人均100元。道路条件的改善,结束了边远山区农产品运输长期以来肩挑手提的历史,为村民铺就了致富之路,开启了村民的幸福生活。过去,因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后坪、矿塘两村是远近有名的后进村和光棍村,近亲结婚,族内通婚现象十分普遍。道路修好后,仅2005年,这两个村就有12个大龄男青年娶上了外地媳妇,过上了幸福生活。

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城市为依托,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规模农业,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镇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龙安村的千亩淮山基地,坳头村的千亩茨菇基地、千亩马蹄基地,山前村、奇石村的千亩粉葛基地,留村的500亩甜玉米基地,冲下村的千亩甜蔗基地,后坪村的山姜基地等均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地方特色品牌和农业拳头产品,并成为我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龙安村仅淮山种植一项,每年可为该村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而且因为质量好,品质高,龙安淮山已占有韶关市市场份额的80%以上。养殖业方面,在继续抓好三元杂交和优质鱼三角舫、光倒刺鲅的基础上,还引进外商在寺前村投资300多万元发展娃娃鱼养殖。

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02年以来,我镇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改造基本农田,兴建主、干渠道20多公里,维修、加固山塘15口,改善基本农田灌溉面积5000多亩,解决农村饮水困难3000多人。

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农村教育影响广泛,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我们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象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撤并13所“麻雀”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投入600多万元用于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的改善提高和教育功能、教育环境的优化升级。我镇中心小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幽雅,是全区农村最好的学校之一。多年以来,龙归镇中心小学、龙归镇中学、龙归镇二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多次受到区(县)、市嘉奖,我镇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记者:为加快省级中心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龙归镇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招商引资效果如何?

张朝新:我们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凸显,距韶关市区10公里,距曲江区城13公里,距乳源县城14公里。京珠、韶赣两条高速公路在镇内纵横交错,京珠高速公路还在我镇设有出口,武广客运快速铁路也从镇区通过。二是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境内有极其丰富的小水电资源,石材、锑、银等矿藏十分丰富。三是土地资源丰厚,目前全镇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达40000多亩。四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五是治安环境良好,通过我们的努力,全镇形成了以镇、村、组干部为骨干力量的镇村治安联防网络。在镇区,我们每年斥资10多万元聘请8名退伍军人担任治安联防队员,全天候值班巡逻,有效地防范和杜绝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六是法制宣传深入人心。我镇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达到一定水平。2005年3月,欧山村与潘屋村因小水电资源分配引起山林纠纷,经镇司法所,区林业局,区政府等机构调解,未能令双方满意,最后起诉至法院。两个村都请了律师代理应诉,法院判决生效后,双方均表示尊重法院判决。自始至终,双方都一直在法律框架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过激行为。

招商引资工作势头很好,为我镇经济发展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截止2005年底,我镇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1家,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创税收1000多万元。外来投资在我镇小水电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龙凤电站、龙安电站、龙归电站等外资电站总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总装机容量均超过1000千瓦。湛江客商投资3000万元,占地250亩的韶关韶新工业开发公司每年税收达100万元。我们引进外资1500多万元参与旧城改造和街道建设,修建了5座商住大楼,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建设街道1.5公里,修建防洪堤坝1000多米,同时,投资5000万元的“一河两岸”开发建设工程正在启动,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省级中心镇建设,提高了城镇化水平,提升了小城镇品位,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前不久,韶关市武江区与广州市番禺区大港镇已经签订协议,规划在我镇建设一个占地1万亩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已有10余家企业有意进入,其中一家服装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人民币。目前,首期4000亩用地规划已经完成并已进入报批、征地阶段。

记者:作为主要决策者,你认为你们工作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张朝新:龙归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镇、村工作卓有成效,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农民安居乐业。我个人有这么几点体会:首先,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以前的曲江县委县政府,现在的武江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同时,我们还得到了上级政府乃至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龙归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肖扬首席大法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过问龙归的变化和工作情况,这对于我们是莫大的鞭策,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二,成绩的取得是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三,农村工作必须坚持党委、政府的核心领导。作为一级基层政权,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充分发扬务实为民、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带领全镇人民发展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第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落实工作措施的关键。我们建立健全了“干部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镇、村干部队伍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曾经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浮夸风、吃喝风、走读风、麻将风等不良风气被刹住,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受到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近几年,全镇有10名干部因工作业绩突出,受到上级组织提拔重用。

记者:请介绍一下龙归镇“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张朝新:今后五年,我镇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大统筹镇村发展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镇带村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我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镇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建设稳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进一步坚持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以村党支部建设为中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优化党员结构,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解决好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为建设和谐农村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不断优化“一村一品”种植格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三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务农收益。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四是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统筹镇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创建文明村和文明家庭为载体,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五是加强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镇村规划,把规划延伸到村。以推广沼气利用为纽带,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厕、改灶和改善农民以住房为重点的生活条件,加强垃圾、污水等污染源处理,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赃、乱、差”问题,改变农村面貌。改革农村社会管理方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有龙归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