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万怀芝 回忆童年周恩来

junshiboji 2010-12-10 18:11:03 卢再彬 邢熙坤 总第007期 放大 缩小

万怀芝女士是周恩来十三舅万富之的女儿、周恩来童年时代同窗读书的表妹。万怀芝告诉我们,周恩来是她姑妈——万氏十二姑的长子,比她长一岁,是她的表哥。她听长辈讲过,她的祖父,即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生前长期做官,积聚了大宗财产,不但拥有大小99间房屋的“万公馆”,而且娶了两房太太。正房李氏,偏房张氏。李氏早在恩来出世前就去世了。张氏就是恩来的嫡亲外婆,她比李氏小十几岁,在她的女儿十二姑病故时,她的身板依然硬朗。她是一个穷人家出身的乡下女子,因年轻时长得灵秀漂亮,是被万青选买回来做姨太太的。在万府,她的地位并不显赫,只是表面上仍然被尊为一家之长——老祖宗。

光绪三十年(1904年)初,恩来的生父周贻能出于好奇,和恩来的十八舅(小舅父)万立鉁合伙买了一张彩票,居然中了个头彩,二人合得了一万元。精明的十二姑有了这意外的五千元收入,便重新安排了今后的生活。她决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清江浦娘家去住。并动员少女时代的邻居好友、而今她长子恩来的过继母亲、孤苦妯妹陈氏三姑一起去。因为清江浦还有陈氏本家亲属和祖辈遗留的旧房老屋,结果陈三姑也就同意了。

就在这年中秋节后,6岁的恩来和他娘(过继母亲陈三姑),跟随他的干爸干妈(即亲生父母)从淮安乘木帆船来到清江浦外祖母家——万公馆,并在万府家塾就读。第二年(1905年)重阳节后,因恩来没向圣人牌位磕头跪拜,引起了一场风波。原来,在万府家塾里,多少年来形成一个规矩,那就是平日学生上学、放学,都要向“学堂”龛子内供奉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的牌位拱手三拜;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学生一早进门,还得向孔子牌位磕头。那天是农历九月十五日,恩来没有磕头,与恩来一同进门的万叙生(万怀芝哥哥——磕过头,小声地问:“大鸾(恩来小名)弟,你怎不向圣人磕头敬拜的呀?”恩来说,这木牌子,有什么值得敬拜的。此事被恩来的另一位表哥看在眼里,他立即禀报了先生。先生因此大发雷霆,指责恩来:“犯上作乱,如何了得!”这样便惊动了万家大院。

恩来的生母和过继母向塾师陪了不是,先生倒也罢了。可是那个凭着丈夫的权势,在万家以“主管”自居的舅母却大动肝火,与姑子拌起嘴来,说什么“养不教,父之过。儿子犯上作乱,全是大人惯出来的。”她还特别奚落陈三姑,指责她尽让儿子看“坏书”。她气势汹汹的叫喊着,“我是这儿的主人,你们不治,我来治。今日里非叫这个目无王法的小子,在圣人牌前跪上半天不可。否则,就别进这个学堂门!”

由于恩来的嫡亲外婆张氏是“偏房”,恩来的亲生母亲十二姑是“庶出”,恩来的过继母亲陈三姑是“寄人篱下”,两位母亲心中早就有数,她们在万家是受人歧视的。昔日的种种无谓的纠纷,皆是由这一点引发的。因此,她们妯娌俩发了狠,便从“万公馆”搬到“陈家花园”去了。

陈家花园,就在万公馆对面,只隔一条不足一丈宽的石板街道。这是陈氏三姑娘家祖上的府邸,就地盘而言,比万公馆还要大,但人丁不及万家兴旺。它东起郭家巷,西至裤子巷,南靠大运河,北临石板大街。东、南、西三面是坚实的青砖围墙,北边临街是一长排二层楼的房舍。原先的许多精美建筑是在捻军经过淮阴时被大火烧了。后来这座花园住宅中的一支,迁居到宝应城里,那就是陈三姑的父辈这一房。幸存的一些未被毁坏的园林、房屋,经过修复,由一道南北走向的花墙一分为二。东院的南半部为荷花池,池中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假山,并有曲径小桥通向北边那个别致的“草厅”。西院为住宅,高门楼内第一进院子里是一片梅园,那里有三间楠木结构的“梅花厅”;第二进院子的院墙上有一腰门,门楣上方镶着砖刻的“憩园”二字。第三进院门上方镌刻着“竹圃”二字,院内便是一片竹林。北边临街的二层楼,居住着陈三姑的本家亲属。底层的门面房大多关闭,只开了一个小小的中药铺。在西北角背靠裤子巷有一个小院落,十三四间房子,由于狭窄而又偏僻,长久废置,无人居住。恩来的两位母亲经过一番打扫整理之后,便住了进去。

童年恩来自此再也不去万府念书了。他在过继母亲的指点下,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和小说,间或教弟弟恩溥念“出门一去二三里,走过沿村四五家”之类的方块字。两位母亲由于摆脱了万家某些人的歧视、嫉妒和纠葛,心境好多了。而陈三姑的本家亲戚对她们妯娌俩也很关心,特别是对三姑孤儿寡母更为关切。因而,她们的日子过得自在多了。几个月后,也就是在农历元宵节(1906年)后,恩来过继母亲陈三姑委托表兄龚荫孙从淮安城里请了一位姓赵的塾师,在陈家花园那个偏僻的小院里自立了家塾馆。这样,恩来、恩溥兄弟俩就在自己的家塾里念书了。

Image

这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是恩来的八岁生日。恩来的十三舅妈带着女儿万怀芝,十八舅妈带着女儿万芳贞前来祝贺。家塾馆这天破例放了假,恩来带着两个表妹和弟弟一起在书房里玩。恩来说,小妹妹你们俩和恩溥同年,都六岁了怎不上学呢?她俩告诉恩来,老祖宗说,丫头中不了状元,当不了官,学个绣花就行了。家里的塾馆女孩子连门都不让进的,到哪里上学呀!恩来说,那就到我家来好了,我给娘说说准行。第二天,恩来娘亲自给家塾先生做了交待,她们就与恩来兄弟俩同窗就读了。可是不几天老祖宗知道了,很生气。她说败坏了家风,说男孩子是泥心,女孩子是水心,男女共读,水心就把泥心冲迷糊了,男孩子书就念不好了。还说女孩子是泼出去的水,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恩来气乎乎地说,那算什么家风呀。想想嘛,我你她不都是人嘛,怎么是泥呀水呀的,不统统是瞎说嘛!要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念书明理,有才有德,岂不更好。我娘(过继母亲)小时候就念了不少书,还会画画,还会赋诗呢。最后,他说,小妹妹你们别怕,往后照样来上学,我们一起来破除这个骗人的家风。就这样,万怀芝、万芳贞就和恩来、恩溥成了同窗学友了。

一天,周恩来读了《说岳全传》后,对精忠报国的岳飞产生了深深的敬慕。其实,他早就听娘讲过岳飞的英雄事迹。还听娘说,淮阴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在清江浦为他建造了一座岳王庙。因此,恩来要娘带他去拜谒岳王庙。农历五月初一,陈三姑带着恩来、恩溥、叙生、怀芝、芳贞,出了陈家花园,穿大街、过小巷,左拐右转,到了岳王庙前。恩来第一个跨过高门槛步入正殿,他面对着头戴盔帽,身穿铠甲,手执宝剑,怒目直视远方的威武高大的岳飞塑像,肃然起敬。恩来娘将香烛恭恭敬敬地点燃供上,然后磕头敬拜。接着,恩来他们五个孩儿也一一跪下向岳飞像礼拜。拜毕,恩来走到塑像旁边,默默地读起了刻在砖墙上的诗碑。片刻,他对娘说,这是一首为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鸣不平的诗,孩儿字字句句都铭刻在心了……

万怀芝记忆中的“万公馆”、“陈家花园”,还有那座“岳王庙”,先后毁于频繁的战乱中,而今已荡然无存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为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周恩来童年的读书生涯,学习周恩来刻苦攻读,求索真理的精神,1979年原中共清江市委、清江市人民政府,在石板大街西头、“万公馆”遗址西边、“陈家花园”遗址西北角上,利用现存的与“万公馆”、“陈家花园”同时代建造的十几间老式旧屋,作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供中外宾朋、人民群众前往瞻仰。
在“读书处”,陈列着1916年4月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敬业》杂志上发表的《飞飞漫笔》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记录了童年在清江浦岳王庙中看到的那首题咏岳飞的诗:

一自金牌颁十二,常教热泪洒英雄。

奇冤不恨埋三字,和虏终惭失两宫。

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

低徊往事成千古,祠宇空余夕照红。

这不但证明周恩来小时候有着很好的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证明他在学习中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