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 建设和谐富裕新楚州

tebiebaodao 2010-12-10 18:11:03 《瞭望》 总第007期 放大 缩小

江苏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提出全省在今后五年要“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不动摇,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围绕这一发展思路,楚州区明确提出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以大力推进工业和城市化为主攻点,全力打造工业型、创新型、富裕型、和谐型楚州”的指导思想,这对于实现楚州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楚州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一方面要突破传统的模式,推进工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同时以提升城市建设和经济外向化水平促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突破就工业抓工业的模式。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增强新型工业化的“双轮”驱动力。

一、要确立以产业集群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楚州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根子扎在工业落后上。目前楚州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工业总量低、贡献份额小是制约楚州加快发展、财政增收和群众致富的核心问题,关键是缺少大项目、大企业、大的产业集群。要想在工业上求得新突破,就必须要在建设大载体、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形成大集群上有实着子、硬措施。联系楚州实际,首先必须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要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全力抓好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区、盐化工产业区和中心镇加工小区建设,为承接外部产业转移,打造战略性载体,形成功能配套、优势互补、“四区”联动的发展格局。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先行、集约优先原则,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大产出、高效益经营园区,尤其要按照新城区的定位建好区经济开发区。五年内,经济开发区及精细化工区基础设施投入要达8亿元,建设面积要达20平方公里,项目总投入量要达到80亿元。化工产业区要努力建成市级化工集中区,要充分利用我区岩盐资源优势,在渠南各乡镇兴建市级盐化工产业区,重点实施带动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大中型盐化工项目,打造国家级盐化工产业基地,使其成为楚州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2006年力争新增“七通一平”5000亩,新开工项目80个,其中经济开发区新开工65个、精细化工区15个。同时加快盐化工产业规划和论证工作,尽快实施2平方公里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对进园项目要严格把关、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区级园区进园项目固定资产投入要达到2000万元以上。其次要切实加大工业投入。要把加大投入作为发展工业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迅速扩大工业总量,增强发展后劲。五年内工业投入要达240亿元,建设亿元项目60个。要通过引进外资、激活民资、内部挖潜等多种途径,推动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要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不断完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困难。第三要大力培植优势项目和企业。实施“项目兴区”战略,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效益转,把培育财政支撑力强、就业人数多的大企业、大集团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狠抓重点项目、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促进社会资本和资源向针纺织、盐化工、机电、造纸、农产品加工等楚州优势产业集聚,力争五年内销售超亿元企业达40家,2006年新增销售过亿元企业4户、入库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2户,净增列统企业40户。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专人挂钩服务和定期协调会议等制度,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要全力以赴、重点重抓、责任落实,确保按期竣工、达产达效。

Image

二、要确立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城市化是工业型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工业化是城市建设的发动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是工业化的加速器。城市建设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甚至超过工业化的速度,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按照楚州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必须相应地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水平。如果不乘势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不仅制约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势必拖住现代化的后腿。因此,要积极应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功能配套,进而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进一步制定、修编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规划、新区规划及交通等专项规划。把规划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龙头,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努力提高规划水平,拓展规划编制深度,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放大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以科学规划引导新城区建设,向规划要速度、要空间、要效益。严格依法编制和变更规划,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坚决制止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二是坚持提高城市品位。在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楚州城市化的重点是:两城互动、三级齐动。两城互动,即新城老城同时开发。老城重在保护性开发和提升,重点围绕“一镇(河下古镇)二府(漕运总督府、淮安府衙)三湖(月湖、勺湖、萧湖)”做足旅游、商业、地产文章;新城重在拓展和提速,以“一环(外环线)四道(翔宇大道、楚州大道、城西大道、铁云大道)两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以路网配套为重点,以行政中心、商业设施、房地产为拉动力,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将楚州真正建设成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工贸新区、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三级齐动,即区乡镇三级城镇建设协同推进,在做大做美城市的同时,加快推进重点集镇和中心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推进工业向园区、土地向大户、农民向城镇集中,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落户在城镇。“五年后”,城市人口要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三是坚持科学管理经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方式,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推进城市管理。把握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规律,做好土地经营文章。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全面提升科学经营城市水平,使城市土地受益最大化,有效突破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瓶劲制约。四是坚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路网和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楚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乡村道路网络。合理利用区域内的航道资源,有序建设港口、码头。建立稳定的电力保障体系和高标准的城区防洪保安体系。2006年要投入15亿元,重点实施新城路网改造、老城改造、新城拉动、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社会事业、美化亮化等八大工程72个项目。

三、要确立以经济外向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经济外向化是工业型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外向化的核心是扩大开放,实质是招商引资。一要突出专业招商。转变人海战术的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成立招商公司,选聘有专长、有关系的招商人员,实行绩效挂钩;利用中介、代理、网络等现代招商手段,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成效。进一步强化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选派高素质、高层次的专职招商小分队,进驻重点地区,紧盯大客商、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充分利用在楚投资客商这一有利的招商资源,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以商引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淮投资兴业,形成招商引资的连锁效应和群体效应。二要突出产业招商。在突出工业招商的同时,加大服务业、农业、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招商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围绕盐化工、针纺织、机电、纸业、农产品等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的配套延伸和开发利用,有针对性地加大招商力度,吸引配套的企业来楚投资,拉长产业链,发挥联动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三要突出集约招商。进一步明确导向,统筹考虑项目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和投资速度,在坚持一二三产业齐抓、大中小项目并举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好的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对新进园区的项目门槛不能降低,对已进园区的项目要通过增资扩股、“腾笼换鸟”、二次开发等途径提高投资强度。四要突出外资招商。重点瞄准港澳台、日韩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外资密集地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走出去,捕捉商机,寻求合作。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投,做大做强。2006年要新增外资企业15家,全年直接利用外资增长30%。五要突出环境招商。认真做好楚州文化名城品牌的策划和推介,加大外宣工作力度,提高楚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注重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创造集聚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的有利条件。继续在全区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增强楚州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认真落实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和失职追究等项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依法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及时严肃查处破坏投资环境的不法行为。

四、要确立以服务现代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制造业的延伸,要想调整楚州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满足全面建设小康型社会生活多样化需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要优化商贸业布局,建好镇淮楼商业圈,发展中心商业区、特色商业街。加强流通经营网点规划,提高中心商业圈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错位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项目。要加快淮安国际商城、国际大酒店等建设进度,兴办一批富有特色和规模档次的针纺织、汽配、建材和农副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超前规划好新城区商贸业布局,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商贸服务中心、货物配送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加强园区功能配套。主动策应淮扬美食文化节,打造一批餐饮龙头企业,推进淮扬菜产业化。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狠抓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旅游设施、旅行社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水文化旅游和美食文化旅游”四大主题,建成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水上枢纽等5个4A级景区,加快淮安府衙、“一镇三湖”、绿草荡等景点开发,打造“旅游名城”。同时,围绕“吃、住、行、玩、购、游”,包装一批旅游项目向外宣传推介,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区支柱产业。狠抓房地产业。加强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合理布局房地产开发项目。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推进物业管理新体制,努力实现全区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对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作用。狠抓中介服务业。重点发展新兴行业、优势行业和与世贸规则相关领域的行业协会和商会,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狠抓社区服务业。以社会建设和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开发就业岗位,增强服务功能,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狠抓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构纽和重点经济区,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汽车站建设,提升火车站功能。

经过五年新型工业化发展期,楚州将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地产生产总值达180亿元,财政收入达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初步建成实力强、群众富、城市美、社会稳定的和谐型新楚州。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