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香港电影“北上”带来的文化冲击和交融

wenhuazhongguo 2010-12-10 18:11:05 (文/白瀛 查云 编辑/晨雨) 总第096期 放大 缩小

2009—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贺岁档是中国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片数量最多、票房收入最高、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档期,然而虽然华丽的数字让国人惊呼“黄金十年”即将到来,却掩藏不了背后巨大的隐忧。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就是内地电影的香港化。”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日前在京参加2009—2010年贺岁片和贺岁档研讨会时指出。

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的统计,2009—2010年贺岁档历时4个月,票房过千万的国产片为16部,港片就占据了12个席位,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市场的声势不断壮大。

“我们进入产业化以来,正好是香港电影把生意点全部转向内地的时期。”郑洞天说,港片抢滩内地市场的势头越来越迅猛,从2003年起,港片的制作开始向“北”倾斜,《十面埋伏》《赤壁》《叶问》,以及今年贺岁档的《十月围城》《大兵小将》《锦衣卫》等都是合拍片。

贺岁片的概念源于香港。15年前,成龙挥舞着拳脚带着《红番区》把贺岁片第一次介绍到内地,而现在香港电影的市场不断萎缩,大量的香港电影人把目光转向了内地市场,“北上”成为了一个流行的话题。

2009—2010年贺岁档42部中外影片进入市场,统计票房超过3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8亿元翻了一番。票房的增长并没有让学者们看到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好莱坞大片占据半壁江山、港片的扎堆挤入,让2010年贺岁片蒙上了一层“尴尬”的阴影。

清华大学影视传媒中心主任尹鸿说,今年贺岁档电影题材的重复、明星效应、搞笑等因素被高度放大。“同质化的倾向和商业元素的拼凑越来越明显,它就像是一个个做出来的秀,它的所有爆发点都是人为设置的,而不是来自于叙事,不是对观众内心自然产生的”。

郑洞天说,香港电影产业市场的运作当中,有很合理的一面,但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比如投资的无序性、演员的无度使用,其实是不利于电影发展的。

既然香港电影“北上”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内地和香港的合作从一定程度来说是“双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认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对原来比较统一的面目改正修整,显示了中国电影的多样化,是一件好事。

“内港电影结出了厚实的果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说,内地和香港电影实现区域融汇,相当于中国电影的血脉,他们共同构成中国电影持续发展的两个显著标注,对中国电影未来走向很有意义。

他认为,不仅香港电影人自觉吸纳内地电影的元素,内地电影人也在积极吸纳香港电影的通俗和商业元素。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形成双向交融,大大化解了内地电影和香港电影之间存在的鸿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