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2009欧亚经济论坛的四大诉求

tebiebaodao 2010-12-10 18:11:04 □ 本刊记者 白晓霞 总第087期 放大 缩小

2009欧亚经济论坛的高端性出乎很多人包括主办方的意料。尽管在开幕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透漏有国家级高官出席开幕式,但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出席仍然令人振奋。就连欧亚经济论坛秘 书长张广德先生也说,参会嘉宾规格、知名演讲人层次、论坛期间的会议活动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预期目标。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以“携手合作,促进经济复苏”为主题,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峰会和政府首脑会议共识为宗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符合欧亚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必将对凝聚共识、增强信心、深化合作、战胜危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本次欧亚经济论坛实质性的海关与商界合作、能源合作、金融合作、教育合作四个分会,议题涵盖了欧亚各国经济发展共同关注的问题,所关注的话题令人瞩目。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论坛上表达了不同的诉求,以期得到想要的答案。

教育:

寻求金融危机之下合作新途径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收入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但危机也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巧,这可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比利时前副首相何塞德马赫在欧亚经济论坛期间表示。

在2009亚洲教育论坛暨欧亚教育合作会议上,各国代表围绕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就业、教育慈善等议题展开讨论。

“教育合作已经成为国家间增进了解和加深友谊的桥梁。”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捷列先科说。2003年,哈萨克斯坦学生开始小规模到中国留学,目前已经有超过2万名哈萨克斯坦学生在中国大学学习汉语、建筑、地质等专业。

捷列先科说,旨在促进国家间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哈萨克斯坦国立一体化基金会也已与中国的陕西、上海、甘肃、河北等地部分院校签订了协议,促进双边合作交流和人才交流。

欧亚各国间的教育合作一直有良好的基础,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各国也开始寻求教育合作的新途径。韩国前总理李寿成说:“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教育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一部分。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方面,技术教育和实用教育不容忽视。”

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传播系终身教授贾文山认为,可以参考中欧商学院的成功范例,由欧亚地区各国联合成立一所欧亚跨国大学。他说:“欧亚各国政府可以联合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运作事宜,这样的跨国大学可以为欧亚地区培养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虽然欧亚各国教育合作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瓶颈。捷列先科认为,在国家间的教育合作中,还应该得到更多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并为交流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及统一的录取、考核标准。

能源

呼吁建设能源“丝绸之路”

出席欧亚论坛能源合作论坛的官员、学者呼吁,作为世界能源富集区和消费区,欧亚各国应努力消除各种政策壁垒和利益分歧,创造能源合作多赢局面,复兴当年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盛况。

中国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均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安全和多样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欧亚各国既有能源生产国,又有能源消费国,还有能源输出国,加强区域内的能源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建立对话合作机制潜力很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说,欧亚地区能源消费市场巨大,同时,这一地区资源蕴藏丰富,但地理分布不均衡,这就要求发展跨地区能源贸易,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能源合作。

他认为,在欧亚地区中,中东已经充分融入国际能源市场,而俄罗斯、中亚和沿里海地区将成为未来欧亚能源合作新的增长点。

然而,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合作优势,目前欧亚地区仍然缺乏全面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冯玉军说,现有的国际能源署、欧佩克、欧亚经济共同体能源政策委员会等能源合作机制,成员不同、职责各异,难以形成有效的整合。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利益各异,能源合作规则之争十分激烈。

尽管面临重重障碍,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发展能源合作是解决欧亚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欧亚各国各界的共识。俄罗斯、中亚与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能源合作正迅速发展,资源国出口多元化和消费国进口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p#副标题#e#

中国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说,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努力实现能源来源供应多元化,积极开展能源国际贸易。他同时还欢迎世界各国能源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他说:“大批国际能源企业在中国进行能源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和回报,积累了在中国经营的成功经验。”

 伊朗石油部第一副部长贾山萨兹也表示,有深度的国际合作有助于伊朗能源产业的发展,伊朗将加大石油开采,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发挥作用。目前,伊朗的石油开采量正在以每年增加12%-18%的规模进行,但是目前还缺乏资金,希望各方加大对伊朗石油开采的投资。

伊朗石油部副部长贾山萨兹、韩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任朴镛德建议,加强合作以促进区域能源安全,短期内可建立各国政府间有效的对话渠道,鼓励贸易往来,建立信息交流及共享机制;从长远考虑,应当创建多边区域合作及融资等长效机制。

欧亚:

期待借鉴中国经验经济复苏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需求明显萎缩,对欧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和严峻挑战。

“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成功保持发展的经验,我想我们需要学习这些经验并加以借鉴。”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捷列先科在欧亚经济论坛期间表示。

哈萨克斯坦经营农产品的AS Group集团3年前与中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集团总经理阿姆泽·阿奔别科夫说:“中国具有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而哈萨克斯坦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双方合作潜力巨大。目前,我们正与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区洽谈,准备邀请中方专家赴哈考察土质,以引进中国的优质品种,提高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产量。”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困境后进入恢复性发展阶段,将对周边国家经济复苏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一位参会的学者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将大大增加,而中亚国家恰恰以出口这类产品为主,对这些国家而言,中国将是一个稳定的、有潜力的市场。为了克服危机,各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明显加快。

出席论坛的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认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双边合作,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

西安:

意在成为西部金融中心

在11月17日上午举行的欧亚经济论坛金融合作分论坛上,西安市市长助理黄海清在回答与会代表的提问时指出,2008年西安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6.5%,高于重庆、成都等西部城市。按照相关评定指标,5%是衡量一个产业是否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的标准,可以说,金融业已经成为西安的优势产业,这也是西安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前提。

黄海清介绍,西安市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从国家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提出的重要目标,虽然西安在城市发展、金融业发展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但是,西安作为欧亚大陆桥的一个重要城市,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金融集聚和辐射能力。据了解,到2009年底,西安市的金融储量将接近8000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大概会位列第六或第七。今年前9个月,西安市的GDP占全国的0.7%,而信贷增量则占全国的1.4%,超过了东部一些发达城市的增长比例。目前,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都在研究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金融基础构造和优势产业的打造上给予支持,鼓励西安建立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在该论坛上,陕西省副省长赵正永建议,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巩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推动区域金融公共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协调机制的建立;加强区域金融稳定体系的合作,建立跨区域的金融监管、风险预警、风险救助等一系列合作措施;加快西安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构建欧亚金融合作平台。

《西安日报》的一篇报道称,浐灞生态区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相关项目在区内聚集,并在财政、税收等领域出台诸多优惠政策,香港中新集团、新加坡盛邦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浐灞金融商务区。预计到2020年,浐灞金融商务区将聚集100-150家金融机构、60-80家较大规模的总部机构、数千家中小型商贸及服务机构,使之成为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总部基地。

可见,西安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指向已十分明显。

“论坛必须强化对欧亚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政治问题的反应灵敏度,讨论反映地区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新趋势的主题和议题。”欧亚经济论坛秘书长张德广在论坛理事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可谓一语中的。只有切中发展中的要害问题,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讨论结果,欧亚经济论坛才能逐步成长为继博鳌论坛之后,又一个世界瞩目的政经话语舞台,在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道路上,成功地赢得亚洲乃至世界的信任与肯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