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 化“危”为“机”再启航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4 编辑组稿/燕云 总第086期 放大 缩小

四川德阳市城郊,占地2600多亩、投资约50亿元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新厂址经过一年的建设已经成形,车间明亮,机器轰鸣。

“昔日地震损毁,今又重生。”在忙碌的生产叶片车间现场,东汽公司副总经理肖珉说,扩大内需政策加快了厂房建设进程。“虽然大部分厂房还未彻底完工,但一些车间已提前开始生产。东汽今年逆势而上,产值有望实现50%的增长。”

一年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及时出台一揽子计划,投资4万亿元扩内需的举措“重拳出击”,在危机之中担当了保增长、保民生的重任。

强力促增长:扩内需成经济增长“主推器”

在成都市郊,成昆铁路货车外绕线工程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架梁,一名员工介绍说,只要天气允许,他们24小时轮班作业。这条53公里长的铁路线投资22.5亿元,计划明年2月通车。

“一揽子计划的出台,灾后重建的推进,直接推动了一系列铁路项目的加速上马。这样的工程以往要干3年,现在14个月就要完工。”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副总经理张庆军说。受益于一揽子计划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今年集团业务量增加了三成。

在国家增投资、扩内需政策的带动下,一年来,一批重点工程纷纷上马,成为保增长的最重要力量。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投资额达到15.5多万亿,同比增长33.4%,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额同比增长50.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个百分点,为中国经济进入下一轮增长周期提供更好的平台。

以铁路为例,2009年,中国铁路全年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安排新开工项目70项,投资规模达1.5万亿元,总计约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投资只是一揽子计划的一个方面,多策并举刺激和扩大消费,才是政策的着力点。特别是在“家电下乡”、汽车和农机具补贴等促进农村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下,巨大的农村市场正加速启动。比如,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等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相当一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生产经营困难。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融资政策。仅在浙江宁波,今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新增银行贷款就超过700亿元。充裕的资金支持,增强了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后劲。

“今年逐季递增的中国经济让世界瞩目。如果一年来中央没有出这么重的‘拳头’,包括两年4万亿投资、地震灾后重建以及前三季度8.67万亿元的新增信贷支撑,中国经济不可能有现在回升向好的趋势。”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

民生得“实惠”:扩内需更重民生工程

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达县的普光气田,气井林立、管道纵横,工人们正在为年底的正式送气做最后的检查调试。投资627亿元、全长2200多公里的川气东送工程将以这里为起点,直达长三角地区。

在一揽子计划中,大量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和民生领域,让百姓切实享受到了扩大内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今年上半年,在已分四批下达的中央投资中,保障性住房建设375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1043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871亿元,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573亿元。这些投资正在逐步发挥效应。

灾后恢复重建,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震灾区北川县新址,一座新城在无数钢筋、脚手架中初现轮廓。作为援建省份,山东计划拿出100亿元用于北川新城建设。在重建工地现场忙碌的日照市北川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董建华说,该市负责施工的北川县市政道路工程进展顺利,年底将完成90%的工程量。

大量投资进入卫生、社保、住房等民生领域。继去年投入330亿元之后,陕西省今年又将投入400亿元用于加快建设“民生八大工程”,并计划在5年时间里,投资1118亿元整体推进教育、就业、公共卫生、社保、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等8个方面的民生工程。

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前三季度,光德阳市邮储银行代发的家电下乡补贴就达1640万元,直接拉动1.3亿元的家电销售。”德阳市邮政局金融业务部主任刘海涛说。

“对民生工程的大量投资,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的历史欠账,还能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目的,是一个双赢政策。”张其佐说。

#p#副标题#e#

调整结构增活力:企业抢抓先机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必要途径。金融危机下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不但牢牢把住了手中的“一亩三分地”,同时还加大了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的投入。

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仿真壁炉。针对金融危机中订单的减少,公司对传统的燃木壁炉和燃气壁炉进行了创新,研发出一种宽屏燃木颗粒壁炉。“这是生物质能源,属于零碳排放,既符合国家政策也符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就算美国要收碳关税,也照样能打进美国市场。”董事长朱宏锋自信地说。

与传统制造业企业相比,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本次危机中就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一些企业依托研发优势在全球市场调整和资源配置中获得了更多的商机。

坐落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别人的企业四处寻找订单之时,它却在选择合作伙伴。“科研就是企业的生命,没有创新就很难维持生存。公司每年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上千万美元,占到所有新投入的近1/2。”董事长王晓川博士说,“依靠公司人才和高端产品的优势,企业成长非常快。今年来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公司明显增多,有时候一天就有5批客人来谈合作,应接不暇。”。

民营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中央政策的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环境。国家连续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众多民营外贸企业也是巨大的“福音”。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民营企业敏锐的政策把握能力和寻找商机的能力是许多其他企业的典范。“它们更善于从政府政策和市场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商机和经营模式。”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民营经济同比增长12.9%,快于全省经济增速1.2个百分点。而在民营经济最为集中的浙江省,到今年9月底,全省在册企业71.7万户,其中民营企业66.9万户;新设内资企业注册资本的98.47%为民营企业所投。

调研中发现,众多企业家津津乐道的还不是如何克服金融危机,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在后危机时代加快发展。

“不停步、不松气”: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从一季度经济增长3.1%到三季度9.8%——上海这座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保增长收到了明显成效,然而,这并不能让上海松一口气。

“上海面临双重考验: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与上海自身发展转型的内在挑战。”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翁华建说,上海经济社会已进入发展转型的“阵痛期”。就好比新生儿待产,如果能顺利渡过这一困难时期,发展水平就能迈上新台阶;如果过不了这道“坎”,就会进入一蹶不振的低速徘徊期。

各地在保增长日见成效的同时,对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和新近凸显出来的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深度下滑的出口,近来降幅明显收窄,但国际需求依然不稳定。更值得警惕的是,经济形势稍好,一些行业原本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再度膨胀。已有和在建产能已过7亿吨的钢铁产能仍在扩张,一些企业在并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盲目上马风电和太阳能项目……

此外,通胀预期再度凸显,给未来宏观调控增添了新的变数。价格大起大落,对企业的危害是致命的。在危机冲击最为严重时,铜价每吨从4万多元掉到了2万多元,玉环县水暖阀门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库存遭受了惨痛的损失。

“在危机时期我们采取了非常规的措施,增长的最低点已经过去了,但是最复杂的局面不一定过去了。明年情况复杂性会提高,最近中央已经提出了要处理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管理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

内需再发力:民间投资消费待挖掘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7%。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回稳向好的首要原因;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而受外需萎缩的影响,出口则拖累了中国经济3.6个百分点。

“外需萎缩在短时间内不会根本改变,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逐步稳定外需的情况下,还要继续牢牢立足于扩大内需。”张其佐说:“中国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表明,以往的出口、投资驱动,已转为投资和消费驱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民间投资和消费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启动。”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继续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力量。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注册中小企业970万户,创造的GDP占全国的60%,税收占50%,提供的就业占80%。今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超过2603亿元,增长1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1%以上。在东部,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更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目前仍然面临不少瓶颈制约,资金难等老问题依然存在,这是制约民间投资的一个原因。”德阳市中小企业局局长黄琦说。德阳市不久前对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有14.8%的企业从没在银行贷过款,靠亲朋借贷甚至高利贷维持企业运转,部分企业民间借贷的月息高达5%,公司生存发展艰难。

黄琦表示:“只有中小企业日子好过了,民间投资才能有效启动;只有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活跃起来,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广阔的农村市场存在巨大的内需潜力,但目前启动仍然有限。在甘肃,虽然农村消费增速8年来首次超过城市,但绝对数额还不到城市的1/3。

在西安市新民街,推着小车卖水果的来晓辉说,虽然现在比以前挣钱多些了,但看病、小孩上学、伺候老人都要用钱,算计这些花销,挣得还是太少,不敢怎么花。“负担还是很重,心里没底!”

“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民间投资和消费能力;而社保体系尚未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缺乏充分保障,这是老百姓不敢花钱的关键原因。”西安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专家李永泉说:“必须有效破解这些深层次矛盾,让企业负担减轻、老百姓敢花钱,内需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p#副标题#e#

“结构调整”成重点:更加重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逐步进入“后危机时代”,“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结构调整”将成为今后的主抓重点。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已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陕西鼓风机集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将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放弃,交由市场去配套,同时向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到工程总包等的高附加值服务。企业不增加产能,却创造了全行业40%以上的利润。

结构调整,不单纯是向高精尖的调整,也是对原有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是高不可攀,其实就在身边。即便是在传统产业里,创新也是无限的。袜子出厂价有几毛钱的,也有几十块的,关键看你的工艺和设计。”浙江省义乌市帮扶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办公室主任贾贵南说。

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结构调整也需要痛下决心。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山西省对煤炭行业开展大规模兼并重组。全省煤矿数量将减少60%以上,将从根本上改变多年困扰山西发展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和经济大起大落的窘况。

“危机更加强烈地告诉我们,中国要改变生产方式和结构。要变制造为创造,要变第二产业‘单兵突进’为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

新兴产业乘势而上:为新的经济繁荣周期积蓄力量

60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里,0.2毫米厚的正方形硅片,在传输带上流水传送,不同流程的机械抓手准确地抓起硅片,依次进行制绒、扩散、蚀刻、烧结等工序。幽蓝的硅片,就这样被赋予了光电转化的神奇生命力。

这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的一个车间里的场景。如同中电电气一样,当前不少新一代企业正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摆脱低水平重复建设桎梏,紧跟国际新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暖的浪潮,大幅拓展未来发展的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归根结底在上一轮经济增长的科技动力已消耗殆尽。而要真正从危机中复苏,一定要寻找新的科技基础。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谋划发展新兴产业,力求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占得先机。按照国家的部署,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近期工作安排。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真正过去,新的全球竞争烽烟再起。中国的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承载着重塑经济竞争力、寻求新的增长点的重任,扬帆再启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前行航程,已愈发清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