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世界遗产”不是摇钱树

lvyoulansheng 2010-12-10 18:11:04 □ 本刊编辑部策划组稿 总第083期 放大 缩小

近日,有媒体曝出贵州省荔波县于两年前因申遗而欠下2亿多元的债务,而据官方资料显示,荔波县每年一般预算可用财力仅仅为2.89亿元。显然,不惜血本的荔波看中的是后续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文物史迹和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鲜为人知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古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身价陡增。“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是一张在国际上畅通无阻的“世界名片”。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作为无形资产,其潜在价值难以估算。于是,各地蜂拥而起,都对申报“世界遗产”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不少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申报,更多的地方则是跃跃欲试,这股热潮方兴未艾。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向。

“申遗”成功后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让一些正在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的地方看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可能性,一些地方纷纷标榜,有条件的一定要“申遗”,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申遗”。

在“世遗”这块招牌下,以往并不起眼的一些东西突然变得熠熠生辉,这自然唤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珍视与崇拜,而“申遗”本应该是更好地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可在一些地方把世界遗产看成了“摇钱树”,而不是去考虑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其实,真正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在全民族树立保护文化资源的意识,才是目前最紧要的事情。所以,各地政府是不是应该把“申遗”热变成“保护”热呢?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