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开源聚财 兴利“三农”

renwu 2010-12-10 18:11:04 □ 本刊记者 李丽 朱华斌 王沫楠 总第081期 放大 缩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的提法,既是对邓小平提出的“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论断的发展,又紧密结合了 我国目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突出了农村金融在新形势下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证明,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金融工作的配合和支持,金融工作的改革发展更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并且,金融改革发展本来就是中国改革发展的组成部分。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早已深明此意。而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市,对农村金融的实施与探索,似乎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透析。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可靠保障。针对农村发展资金匮乏的实际,信阳市委、市政府着力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把分散的民间资金集成起来,促使更多的资金注入农村,服务农民,支持农业,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资金瓶颈制约。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信阳市执政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建好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首先是要解读金融改革问题,突破资金制约,大胆探索‘钱从哪儿来’的路子。资金问题突破了,农村改革就会有一个好的环境、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信阳市委书记王铁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动情感言。

为此,信阳政府推行的具体做法为:

一是积极创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针对信用缺失、金融机构有钱贷不出、农民想钱贷不着等问题,信阳市委、市政府支持金融部门积极探索创建新型担保体系和担保方式,采取多户联保、“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财政担保等形式,加大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平桥农村信用联社在积极推广“十大信贷品牌”和小额农贷服务的同时,先后创新和完善了大额农户联保贷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林场、动产抵押贷款等十余种贷款新品种,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信阳市调整金融支农模式,积极走“信用社+农户+基地+协会”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地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信阳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5.9亿元。

二是信阳市大力创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如固始县先后成立了全省第二家村镇银行——天骄村镇银行、全省第二家农村合作银行——固始农村合作银行,目前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500万元和26亿元,对扶持农村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者,信阳市着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信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有相当规模的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手中掌握着大量资金。信阳市各县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民办公助、贷款担保等方式,引导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p#副标题#e#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信阳市外出农民工返乡累计投资100多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投入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信阳市各县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资料显示,在信阳市已兴建的3400处民营水利中,民间投入的水利建设资金就达2.2亿元。如潢川县农民张道强去年投资130万元整修万方大塘,开挖土方8.5万立方米,蓄水16万立方米,灌溉5个村民组1800亩农田,年增产粮食54万公斤。民间资本进入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对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铁书记对记者说:“近年来,信阳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得益于金融机构的支持。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八篇文章”,实现“六个突破”,首先就是要突破资金制约,搞活资金。资金活了就一活百活。”

采访中,王铁书记多次向记者提及罗山县的农村资金投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他说:“这在信阳市是极具有代表性的。”

罗山县现有人口73.6万人,耕地面积129.15万亩,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亿元,财政总支出9.89亿元,其中用于农村投入的5.4亿元,占总支出的54.6%;现有各类金融单位7家,涉农金融机构有4家(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亿元,各项贷款24.7亿元,存贷比40.19%,涉农金融机构全年累计发放贷款7.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1.1%。

据统计,2008年,信阳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财政总支出119.5亿元,其中用于农村投入46.4亿元,占总支出的38.8%;现有各类金融单位19家,涉农金融机构有15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8亿元,各项贷款350亿元,存贷比55.7%,涉农金融机构全年累计发放贷款25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2%。

信阳市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促进“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迫切要求。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体制既是基础、是保障,更是重点、是关键环节,为此,信阳人民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农村资金投入问题,而且信阳市政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激活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这有利地推动了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完)

结 语

30年前中国改革从农村破题;30年后的今天,中国改革同样从农村突围。30年前把土地交给农民,农民的创业潜能得以充分释放;30年后,把金融交给农民,农民的创业精神才有用武之地。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信阳紧紧围绕中央2009年的“三农”工作来展开,始终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这对稳定信阳市乃至全国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正是这种大好局面的开创,才使本刊此次采访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一则,可以感受到不为困难矛盾所惧、不为条条框框所限、不为地域思维所惑的信阳人民奔赴改革的热切心情;二则,可以把信阳人民在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的成果向全国进行推广、比照和共享。

胜利,是阶段性的;圆满,才是必然的!改革的道路仍在延伸着!今天,信阳已经迈上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阔历史舞台,正如分管农业的张继敬副市长所言:“进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我们正在奋勇开拓、不懈努力,唱响唱好这台大戏,并且让它精彩纷呈、好戏连台!”

回顾这次实地深入的采访,我们也坚信,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信阳人民一定能够奋力向前,把农村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抒写出农村改革“三十年前看凤阳、三十年后看信阳”的壮美篇章!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