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漫议“二人转”

lvyoulansheng 2010-12-10 18:11:04 □ 文/蔡体良  总第076期 放大 缩小

 时下,什么活动、什么产品,什么治疗,都冠以“绿色”为时尚,连舞台演出也打出“绿色”的旗号。这当然是十分美好的愿望。例如,演艺圈中“二人转”的舞台,近年来也纷纷敷上“绿色”标签。

然而,这个有着独特口味的艺术,也有着独特人气的舞台,是否真正能达到如此美妙的境地,我持保留态度。近一个时期,有幸在京和关外的省城,观赏了几台“二人转”的演出。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演出水准,无疑面对了不同的观众群体,这就给我留下了对当代“二人转”舞台的一个比较整体性印象。在这个印象中,其中就包括演出者提出的“绿色”的口号。在这些演出中,看得到演出者们在做这样或那样的努力,或回避、或消解、或重构以往传统演出中的、已经习以为常的那种色块,并在一些演出者们的身上,已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收获。但是,仍让我产生一些质疑,仍有 一些话题需要探讨。这不是苛求,不是拿别的演出门类作标杆,进行横向的比较和衡量,而是它有碍于对“绿色”的解读。

先就台上说。“二人转”以其拙朴的生命力,以其纯朴的人缘,堂堂正正走进了大城市演出空间,是无可非议的,也是一种可喜的舞台现象。然而,舞台上频频出现作秀扮酷的场面,有所收敛的淫秽台词,过分模仿残疾人的动作,甚至拿侏儒作态献“艺”等等,也就是说将身边生活中残缺、扭曲、丑陋的一些现象,缺乏一定的筛选,搬上今天的舞台,是有所偏颇的。有人可能会说,“二人转”不是“阳春白雪”,它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原汁原味的“二人转”,之所以能贴近平头百姓,就是展示这些东西,抽去这些,那还叫“二人转”吗?我认为这里需要重新疏理一下常识性的创作观念。

任何艺术反映或表现生活,还是要用我们常说那句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十分廉价的、“原汁原味”的“贴近”生活,既成不了艺术,更说不上创作,是毫无价值的。鲁迅先生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有过精辟的论述:“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二人转”舞台也不会例外。它要登上艺术的殿堂(那怕是在穷乡僻壤的小小舞台),必须对生活有所取舍,有所扬弃,换句话说,也得改造自己。虽不必要求洗心革面,大动手术,但披着“贴近”或“绿色”外衣,偷换概念,依然滞留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或者更早时期的模式上,是难以合上我们时代节拍的。

每一个艺术品种,不可能寻求同一的观赏价值,用一个尺子来衡量。“二人转”舞台,当然有自己的艺术定位、自己的价值标准。但这个“定位”和“标准”,针对不同的演出环境和观众对象,就需要调整。在村头坑上弄几段“二人转”,与在城里、在舞台上演“二人转”,是大不相同的。不能将自己停留在越土气越粗俗越好的台阶上。不是所有的东西是“绿色”就有生命力,不是所有的“贴近”就会成为精品。一个民族或地域群体的人文素质整体性的提高,如果一味地沉醉在种种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生存的原因,而滞留、自赏仍旧较为原始的、蒙昧的艺术生态里,不能自省、自拔,反而引以自豪,我认为是可悲的。

再拿台下说。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演出环境的改善,是不可逆转的。可是我看到的几台“二人转”的舞台演出,颇有“返璞归真”之感:观众可以喝酒,可以抽烟,可以饮茶,可以嗑瓜子。当然还可以随时呼唤应侍者,可以大声的呐喊,可以投掷赏物,等等。这种刻意营造的“生活”氛围,钩沉“怀旧”的情结,而且竟然出现在大的剧场里,是会令人惶然乍舌的。这种人为的矫情,迎合媚俗的情趣,不是一句“走向文化市场”所能解释的。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如果说,“二人转”演出场所有过这样那般历史痕迹,那是由于贫困、落后乃至愚昧的生活情状、历史的局限所造成的,是不必羞涩的。可是,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文明熏陶,也逐渐有了一定物质条件的今天,难道有必要再去拣回这些陋习吗?无论从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视角,“创造”这个“意境”,无疑是不值得倡导的。

作为一种鲜活的、被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二人转”舞台,需要增强自律自省的意识,也需要作一定的文化导向,艺术导向。不是借用一下“绿色”或披上“泛绿”的外衣,就万事大吉,有时候会成为误导观众的陷阱,误读“贴近”的本义。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原汁原味”,就是最好的佐餐品,就富有营养价值,更不是所有的“原汁原味”就能与艺术创造的成功划上等号。因而,我认为还是要在技艺上添加审美的分量和优化的演出环境。我相信未来的“二人转”舞台,将寻找到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