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怎样看待大学生就业难

kejiaoshequ 2010-12-10 18:11:04 文/李培林 总第075期 放大 缩小

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从来都不缺人,缺的是人才。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个原则没有错。一家人全力以赴,将精力和财力倾注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学成之后,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前景,这种期待也没有错。而现实是,在这个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国家,众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却并不容易。

为什么?怎么办?所有关心这个问题的人,最关心的其实就是这六个字。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此,在思考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基础上探讨“怎么办”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就业难,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太多了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热点甚至难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在加速、社会在转型,“中国制造”特点突出,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难是否有其客观性?

中国的就业市场,从其特点来看,还是一个分割的市场。比如农民工竞争的就业市场和大学生竞争的就业市场并不是一个市场,二者之间难以替代。在这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技工的就业市场,往往是大学生不愿意做而农民工还做不了的工作。我国经济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升级阶段以后,这三个就业市场都面临新的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其实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与城市化紧密相连。但我们的增长方式是工业占主导,工业产出占GDP的比例之高,在世界各国中少有。而城市化又滞后于工业化,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是职位供给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的快速增长。

那是不是我们大学生数量过多了?有人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批评大学扩招的政策。但问题不在这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增长,要求孩子上大学,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基本需求,我们应努力满足这个需求,而不是抑制这个需求。何况谁也抑制不了这个需求。另外,经过这么多年的扩招,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也才达到23%。中等收入国家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一般都在40%以上,发达国家至少在60%以上。所以必须从就业供给上想办法。

就业形势越严峻,越应该提升劳动力素质

比较观察,世界上已经走过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当年是否也遇到过大学生就业问题,他们的做法如何,能否给我们以有益启示?

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些差别,其一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虽然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已经很低,但每年净增的人口还有700多万,新生劳动力数量很多,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的数量也还很多,所以就业需求还比较大。另一个差异是城乡差别大,发展方式还不是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一般来说,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更强。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两方面:一是国家要坚定不移地在教育上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教育体系也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调整,主要为就业服务。每个家庭为子女进行人力资本的投入,自然期望有比较好的收益,教育不能无视这种预期。二是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时候,要注意就业的需求。因为很多发达国家出现劳动力短缺,所以转变发展方式是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而我们在很长一个阶段还不可能有技术和资本的比较优势,优势还是在劳动力上。只不过过去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随着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要把这种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劳动力素质上,要通过劳动力从成本到素质的转变来保持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大学教育要有前瞻性,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创造”将逐渐突出,社会必然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

现在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很快,而大学的师资力量结构、课程设置结构和教材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教育不能无视现实的变化,大学教育更要有前瞻性,适应现实和将来变化的需要。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深刻影响,危机也孕育着新的机会。在振兴经济的同时,要把振兴就业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非常时期有非常之举,实施大规模的就业振兴计划。

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这方面需要广开渠道。比如可以设想实施大规模的社区服务志愿活动。我国目前有60多万个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8万多个以居委会为单位的城镇社区,专业化的社区工作需要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去从事。如果能够动员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同时给予他们恰当的生活待遇,应该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当然,这还要有配套的措施跟进与完善。

就业,不妨从普通劳动者开始

日前媒体报道的两组数据颇为引人关注:一是美国某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发现,80%的受访者认为,“首先是要有活可干”,“找工作应该是有活就干”。二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一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大体是20%到30%。

在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如何尽快找到一份工作,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成为大学应届毕业生离开母校、步入社会之前最大的人生考验。国外大学生在就业面临困境时,采用“有活就干”的务实择业态度,值得细细品味。

我国的高等教育几年前就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就业观念却并没能实现同步转变。当前,在一些大学生脑海中,精英就业观念仍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毕业后不能到大城市、沿海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能找到热门的、高薪的、体面的工作,就是自己人生的失败。而社会也对大学生初次就业抱有高期许,在一些人看来,社会职业有着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只有坐高级写字楼当“白领”、“金领”,在机关上班捧“金饭碗”,才不是“大材小用”。

这种大众教育和“精英就业”之间的落差和碰撞,引发的社会后果是:不少大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这一“金饭碗”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做“国考炮灰”也不愿考虑从事其他社会职业。大学生当保姆、研究生卖猪肉等就业途径,常常会引来社会热议。而那些一时难以接受社会现实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选择他们所认为的“低下”职业,更有甚者干脆选择在家“闭门不出”。

当然,要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对他们而言,确实会经历一个“痛苦抉择”的过程。但这却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社会现实。因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伴随的必然是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将不得不在“非精英”岗位上就业。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教育层次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自然也会促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进入“普通劳动者”序列。这必然要求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

普通劳动者不一定全部能成为精英,但精英肯定出自普通劳动者。对我国的大多数毕业生而言,与其沉浸在“精英情结”中不能自拔,不如冷静分析当下形势,明确就业定位,做好职业规划,先“有活就干”,求得“生存”后再谋“发展”。这,或许才是他们成为社会精英的真正路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