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新医改带来新期盼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4 文/林凌 总第071期 放大 缩小

“就跟小火车似的,咚咚咚咚咚,我激动得不行,都流眼泪了。” 说起第一次在检查的时候听到肚子里的宝宝胎心跳动的声音,27岁的邓小凡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邓小凡家住北京一个幽静的小区里,平时总是去北京的一家著名妇产医院做检查。在她怀孕12周的时候,曾有过先兆流产的迹象。当时,她选择了家附近的社区医院里打保胎针。那次的经历让她对社区医院产生了好感。 邓小凡说,“我跟她说这针打得特别疼,她会跟我说站着打比较舒服,她让我站着,踮起一只脚,反正她会想办法尽量缓解我的不适。”

但是,邓小凡在怀孕期间主要还是去大型的妇产专科医院检查。言谈之间,她一直在强调,社区医院的服务态度不错,医生的水平却差强人意。如果社区医院的条件好一点的话,她也用不着挺着大肚子到离家很远的大医院。

邓小凡的困惑暴露了中国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上的不足。虽然中国政府早已提出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但是一些地方在执行时的投入过少,也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在新的医改方案中,中国政府提出要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至于具体怎么做,71岁的陈兰女士给出了个主意。“比如各个科室派把一些水平高的医生,轮流地分散到社区去服务,这样就能把看病的人分散到各个小区,大医院也不会这么拥挤。社区医生的资历上本来就差一些,越没接触相关病例,水平越差。所以把大医院比较好的医生加一些进去,这样也能带动他们的工作。”

近五年来,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一直在约4%的低水平徘徊。为了了维持运营,公立医疗机构出现了过度市场化倾向。一些医院靠贷款、融资购买高级医疗设备、修建病房大楼,其中相当一部分要靠患者负担的医疗费用来偿还。

患有糖尿病的陈兰经常要到医院化验检查,让她感到不满的是,检查费用总是很高。 陈兰说,“设备是你行医的工具,为什么让患者给你掏钱?设备通过使用、收费,经过一定的年数,你也能把成本收回来。

根据新医改方案,中国各级政府将在三年内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医改,其中近7成用于患者。此外,还将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这意味着,医生能够得到与其专业技能相称的回报,而陈兰这样的患者在拿到收费明细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因为医疗设备使用费用高而抱怨了。从更长远来看,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通过技术劳务性的服务收入和政府的补助来解决,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仍将有所依托。

蒲军从报纸上知道,根据新颁布的医改方案,如果他在城市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就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如果他回家乡,也可以在当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也将提高。听说在三年内家乡每个村都会建成卫生室,蒲军挺高兴,因为在老家的父母有个头疼脑热的再也不用跑到乡里的医院去了。

同样来自农村的朱义忠希望新医改方案为他这样的低收入者解决医疗费用负担问题。朱义忠在城里做建筑工,一次因公摔伤后,大腿神经始终有压迫感,近一年来一直在进行治疗。虽然他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医疗费用还是大大超出了报销比例。 朱义忠说,“我这是施工摔的,花了将近4万,工伤事故。我希望对生活特别困难的患者,国家能立个方案,给一些补贴。”

类似朱义忠这样的问题有望通过新医改方案而得到妥善地解决。新医改方案提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覆盖到中国所有困难家庭,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

从今年起,中国将逐步在全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前面提到的准妈妈邓小凡说,她没想过肚子里的孩子将来能成名成家,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她就很开心。健康,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望。中国此次启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是要让基本医疗服务成为人人享有的公共产品,让健康真正成为13亿人享有的公平权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