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县域经济:“五化”挑战下的抉择

wenhuazhongguo 2010-12-10 18:11:04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 周金 总第069期 放大 缩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分析和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五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这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新形势下,“五化”的深入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创造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扎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是县域经济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应当担负的重任。就县域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情况来看,的确存在诸多同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存在一样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可以肯定地说,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压力巨大,挑战严峻。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些矛盾、压力、挑战主要反映在:

 一、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县一级表现尤为突出

我国特别是中西部的很多县(市),工业化初期的任务尚未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佳,经济增长效益不高。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约合2460美元,而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600美元左右,不少贫困地区的县只有800美元左右。尽管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但与此同时,我国不少县信息化水平不高,开放程度低,不少县都存在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高峰,特别是农民工下岗返乡带来的就业困难的新矛盾,还有日益严重并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严峻的环境污染以及急剧恶化的自然生态等问题。

二、人口总量庞大,县域内人口素质较低

2007年,我国有13.17亿人口,其中县域人口9.2亿左右。县域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低,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的人不少;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城市,特别是科技文化知识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农村4亿多成年劳动力中文盲占了40%以上,而直接参与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的农民工达1.4亿。由于我国人口生育率急剧、长期非意愿下降,导致人口结构出现性别结构失调和养老结构失衡,农村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就业、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压力增长,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资源禀赋状况差,影响发展的瓶颈制约严重

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均值的1/2;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水和耕地,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3;森林资源为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县域范围内人多、水少、油少的矛盾也表现得较为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方式,引发了交通瓶颈、原材料瓶颈、能源瓶颈、粮食瓶颈等问题的出现,信息、技术及标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和贸易壁垒以及摩擦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和制约,使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困难不少,矛盾重重。

四、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统筹协调发展矛盾多难度大

我国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达874万平方公里(2004年),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4%,全国县域平均人口、GDP、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差别大。据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底我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为45.8万人;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51.4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2.06亿元。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别加剧,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70元,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70.1%,其中人均在5500元以下的县市不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的100个县域的17.5倍。另外县域内中小企业较多,企业素质不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不如城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压力大,应对加入WTO后带来的各种挑战能力较弱。

新机遇面前,县域经济应对“五化”挑战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这种发展环境、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如何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做好保护生态环境这篇大文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为突破口,把县域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口红利优势;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契机,着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科学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实施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科技战略创新,从根本上克服制约工业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不仅关乎县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还关乎应对“五化”挑战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按照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又好又快地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是任何一个县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加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乃至信息化的总体战略中,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无疑处在战略核心地位。把工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内容,必须科学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丰富内涵和主要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对于实施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具有导向性的战略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围绕“高、好、少、低、优”五个字来做文章。科技含量高,就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快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县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经济效益好,就是要强化内涵式发展,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低,就是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结合各县实际,切实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为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在县域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走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GDP发展路子,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利用县域富余农村劳动力多的优势,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全面提高县域劳动者素质,妥善处理好县域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为农民工进入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创造条件,为下岗返乡农民工就业开辟新领域、新途径。

二、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运用信息化的新成果,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从经济与信息化的关联来看,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知识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是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推动社会进步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代每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所追求的首要目标。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新的产业革命,使经济持续增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发达县加速信息化的实践效果来看,信息化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为:其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二,信息化能为县域内加快知识积累的速度,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提供载体。其三,信息化大大推动了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县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四,信息化大大促进了县乡政府和企业等体制改革,如电子政务等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消除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建设现代化,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和超常规发展,必须按照国家的整体战略部署,加快县域内信息化建设,努力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信息发布与传输、信息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办实事,以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根据我国城镇化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县制宜,推动县域城镇化的科学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也会推动人们对住房、农产品消费等需求的扩张和结构升级。发展小城镇,要按照区域布局“差别化”推进城镇化的方略,打破城乡人口管理二元体制,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坚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城镇的潜力,发挥规模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益,防止乱占耕地和破坏生态环境。在城镇数量布局、城镇规模的把握、城镇功能的定位上,要严格按规划办事,不能遍地开花,盲目铺摊子,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把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切实降低城镇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推动县域城镇化的科学协调发展。

四、把握市场化的新特点新规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县域经济的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是指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要根据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起到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特点,特别是要根据目前我国国内要素市场市场化程度还较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等适应市场化程度还有距离,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行政壁垒等妨碍公平竞争和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事情常有发生的实际,按照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实现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对接的要求,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形成或融入区域内已经建立起来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要素市场,围绕实现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构建符合县域实际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既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收统支”,也不是以邻为壑的“诸侯经济”、“鸟笼经济”,而是开放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基于县域经济要素禀赋的特色经济。要根据县域内大型企业比较少,中小企业比较多的实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对中小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形成现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按照国际化的要求,抓住县域经济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遵守世界贸易组织游戏规则将成为一种义务。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开放相联系程度的加深,必然对国内改革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中国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规则加速“磨合”,增强县域经济的“规则意识”以及“融入”全球化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是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敢于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规制和法律。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把握国际市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县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县域新型工业,在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强化经营管理、环境管理、组织管理和过程管理,大胆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学会“洋为中用”,做到有备无患,避其锋芒,借势发展,尽量减轻“入世”后国际市场对县域经济主体的冲击,为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开放度、外向度,不断加深县域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