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走不出历史的土楼

kejiaoshequ 2010-12-10 18:11:04 何宇光 总第050期 放大 缩小

进入闽西南山区

厦门至龙岩的公路在群山里蜿蜒着,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龙岩市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而这里离我要前往的目的地——土楼的发源地永定,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于是当晚就在龙岩这个闽西首府住了下来。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我提着摄影袋再次来到长途汽车站,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中巴车停在了著名的振城楼前。

这天正下着毛毛细雨,浓雾笼罩着山谷,雾里若隐若现的那一幢飞碟般的巨大建筑更多了几分神秘色彩,我知道眼前这梦境般的景物就是我此次要探访的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并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它与闽西南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上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除了客观上出于抵御外敌和倭寇的需要外,也源于对传统汉文化的归属。客家围屋建筑的向心性、对称性以及族人按血缘性聚居等特征,正是儒家文化和宗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土楼以有形的石块,围出了客家人团结向上的人文气息,围出了客家人独特丰富的人情味。

 永定的土楼以湖坑跟下洋两地的土楼群为代表,而振城楼又是湖坑土楼群的代表作之一。振城楼属于围寨结构,其建筑之精美堪称土楼里的代表作,但由于这里已成为游客必到的景点,原有的客家民俗气息已被冲淡,剩下的则是一间间售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因此我更喜欢较偏远南溪村的衍香楼、环极楼。那里的建筑虽无振城楼精美,但却多了几分客家原始生活气息。

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

当我走进环极楼,楼里的两位老人热情地拉着我四处参观,穿过门厅是宽阔的天井,中间则是一口水井。在一层的正中是祖堂,也就是族人祭祀、婚丧、议事的场所,土楼内的居民都以一层为厨房和客厅;二层则是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的禾仓;三层以上才是卧室,卧室有一个个小孔般的窗户,所有的房间均由一条畅通无阻的环形走廊紧密相连。在参观过土楼内部后,老人们邀我坐下,沏一杯闽南铁观音茶,给我慢慢地详尽介绍着土楼的建筑特征及客家的文化和历史。

据介绍,这里的土楼最早建于唐代,而现存的还是以清朝康熙年间至上世纪70年代所建的土楼为主。而永定则是土楼的发源地,后建的南靖土楼群,据说也是永定的师傅所建。

永定的土楼主要以圆寨和方楼为主,而圆寨在建筑学上是最具代表性、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在崇山峻岭之间,圆寨宛如一天外来物,突兀眼前。巨大的圆形恍惚与天穹呼应,朴实的黄土墙又如此贴近大地。而建筑上圆寨巧妙地利用其圆筒状结构均匀传递载荷,墙体之中埋有竹片木条等韧性物料,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至今仍未有土楼因地震而倒塌的记录。圆寨土楼还利用其厚达一米的土墙体,在圆寨内部形成一个小气候带,既能保证冬暖夏凉,又能保持寨内的湿度。

当然圆寨最重要的作用还数抵御外敌,在历史的长河里,这里曾属于赣闽粤三不管的地带,客家人经常遭到土匪、倭寇的袭击,且不同姓氏间的家族武装冲突也经常发生,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客家人要建造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聚族而居,以保性命,客家土楼也因此诞生。因此一谈起抵御外敌,老人们总有说不完的“敌人久攻不下,土楼安然无恙”之类的故事。

除此之外,老人们最为自豪的就是客家人自创的在红土壤中加入红糖、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饭作建筑材料建造厚实的土墙,据说这为的是进一步加强泥土的黏性,以加固墙体。

听罢老人们一席话,恍惚回到了客家人的历史长河里,细细品味着千年来的客家建筑艺术和生活文化,这在离开环极、衍香二楼后心情仍久久未能平静。

游走在南靖

离开湖坑,我雇了辆摩托车取道高头村进入南靖的书洋,前往田螺坑土楼群及下坂村的裕昌楼等地。

在离南溪村约10公里外的高头村,就是号称“圆楼王”的承启楼的所在,承启楼之所以被称为圆楼王是因为它的直径是当地土楼里最长的,规模也是最大的,站在楼前,你能感受到它的气势恢弘。而在承启楼的旁边是一圆一方的两幢土楼,跑在附近的小山岗上俯瞰承启楼群,无比壮观。可惜这里也慢慢地成了如振城楼般的旅游区,客家的民族风味也渐渐地远去。

田螺坑土楼群也是游南靖土楼必到之地,因其名声在外,因此售票处要收取20元的门票,这里最棒的景观当属到观景台俯瞰田螺坑土楼群,土楼虽无永定的古朴,但其建筑气势却一点也不比永定的土楼差,而且这里没有永定土楼“闻名遐迩”,因此在游客较少的独特条件下游览南靖土楼比在永定更多一份浓郁的味道。

下坂村的裕昌楼,又被称作“东倒西歪楼”,走进楼内,你会发现回廊的全部支柱都是倾斜的,最大的倾斜角度据说达到15度,六百多年来都是如此,堪称是建筑学上的一大奇迹。

从南靖取道漳州回厦门的路上,那一幢幢奇迹般的建筑,那一段段耐人回味的客家人的历史和现代故事,这短短两天所见所闻不断涌上脑海。在坚实的土墙和闽西客家人精神世界之间仿佛存在着一条不可断裂的纽带,土楼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是他们精神的家园,也是一方文化的象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