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当代艺术:双栖化的动物

lvyoulansheng 2010-12-10 18:11:04 总第045期 放大 缩小

大房子的诱惑

投资市场的繁荣,画作动辄上百万的售价,对于那些已经成名的画家,其中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

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艺术品创作是其生活水准提高的最终来源,但是,如何摆正好艺术追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天平,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果说为了追求房子的尺寸大一点,再大一点,而在艺术创作上重量不重质,无疑可以被称之为背叛艺术的不齿行为。为了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多出作品,艺术劳动演化为体力劳动,生活体验不再是艺术灵感的来源,争分夺秒的闭门造车才是最关键的,于是艺术家们离生活越来越远,离交通便捷犬马声色的城市中心越来越近。

也有所谓的体验生活,一种完全被金钱主导的体验。天灾人祸、弱势群体、西部开发,什么题材有市场潜力就去体验什么样的生活,顺应政府的号召,为了画展的需要进行命题式的创作。

艺术品过分商业化的结果,使得许多艺术家忽视了艺术技艺、艺术修养的磨练,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单位面积中的劳动投入量,其结果是艺术质量的普遍下降。

艺术沦为工具

目前,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很多的投资者认可的是艺术家而非艺术品,这导致艺术圈中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成名的恨不得把自己榨干,默默无闻的想尽办法让自己先出名。

热衷于社交而非创作,艺术家们找到了成名的捷径。出现在各种展览的开幕式,混迹于有机会结识各色人等的聚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保持很高的出场率。在所谓的圈子里混个脸熟,开拓了所谓的关系网,接着开始打响作品的名号。

朱昱通过吃死婴这种哗众取宠,甚至是挑战伦理观念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到一些当代艺术家的成名历程时,经常将其归结为出奇制胜的故事。

这部分所谓的当代艺术家把当代艺术当成一个争名夺利的竞技场,他们认为通过常规的创作轨道,将永无出头之日。于是为了创造或者巩固知名度,形成一种病态的创作逻辑,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挑战人们的认知习惯,因此,道德成了陪葬品。

既然艺术成了成名的工具,其内在的价值与存在的合法性也完全失去了,这使相当多的人视当代艺术如洪水猛兽。而在当代艺术不断市场化的今天,这样的现象正在增加。

画廊的功能缺失

画廊作为艺术市场中的一级市场和基本环节,至关重要。而目前国内拍卖行和画廊的角色是错位的,而且很严重。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成为最热门的艺术品集散地,原本属于画廊的生意被掠夺,大部分的画廊生存岌岌可危。

艺术品成功地转化为商品需要靠画廊有规划有远见的悉心运作,画廊的职能仅仅是将艺术品转化为商品的流通渠道。出于商业上短线的利益,部分画廊奉行的经营原则是商学大于美学,即根据市场的需要规定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创作出的只能被称为商品而非艺术品。

画廊这样做不是通过科学的商业运作方式为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功创造有利的环境,而是把艺术家直接带入商业的路子,从而有可能会断送一些很有前途的艺术家的未来发展之路。

这种杀鸡取卵的运营方式,让艺术成了商业的附带品,不仅毁了画家,也终将毁了画廊自己,这样的风气一旦盛行,甚至对整个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也是危害极大的。

展览、批评、研讨会全面商业化

整个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绝对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商业化是一条必经之路,然而,目前国内的趋势是商业因素的过分参与,如此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会有喧宾夺主的趋势。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展览,艺术是在被欣赏被批评的过程中日渐成熟的。现在国内的各式各样艺术展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而这些名目繁杂的展览中,真正有艺术性、文化性的却不多。

办展览的门槛大大降低,付得起场租成了决定性条件。艺术展成了社交场所,艺术家通过一次展览结交巩固圈内外的关系,为下一次的展览埋下伏笔。展览中的领导、嘉宾,名人剪彩,花篮都成为了本末倒置的更吸引人的景观。艺术的展示和欣赏反而退居次席。

与此同时,艺术批评也开始成为商品,行业内出现专家拿薪酬的现象,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负责任的吹捧,批评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文化品位。所谓的艺术研讨会也成了一种应酬,很少能够真正研讨出什么艺术问题。

经济是双刃剑,在现阶段,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艺术健康发展的拦路虎,的确也是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步骤。目前,艺术品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市场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市场必然会有成熟的一天,那时,艺术家的创作不用盲目地向市场妥协。但是,在市场成熟以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却是不得不去正视的。 (编辑:晨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